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媲美安塞腰鼓的乾縣蛟龍轉鼓,展現了西北人的精神風貌和文化積澱

蛟龍轉鼓是流傳於我省西部的一種民間鼓舞,在乾縣尤為盛行。因鼓腔上繪有“蛟龍”,所以又稱蛟龍轉鼓。蛟龍轉鼓氣勢恢巨集,體現了關中西部人民的精神風貌和鄉土文化。

蛟龍轉鼓一般在元宵節表演,屬集體樂舞藝術,由15人到50人組成,也有百人參加的壯闊場面。蛟龍轉鼓在表演形式上分“座鼓”和“轉鼓”。

表演“座鼓”時,鼓行前排,鑼插其間,鐃鈸置後,號手兩邊,鼓隻敲而不轉,“轉鼓”顧名思義就是鼓圍成一個大圓圈或幾個小圓圈,指揮居中,號手兩側,在鼓轉的過程中鼓槌高舉一擊,鐃鈸呈弧形圍於大圈之外。

號一般是開始奏鳴的引子,蛟龍轉鼓的擊鼓者是表演的中心,在或公轉或自轉的過程中,隨鼓點翩翩起舞,可稱“舞步一絕”。根據不同的表演方式鼓隊有“月牙形”、“一字形”等。

蛟龍轉鼓沒有腳本樂譜,舞蹈、曲牌、鼓點僅靠藝人們的口述或記憶流傳至今,在流傳的過程中藝人們不斷加工、整理,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形式和強大的藝術魅力。蛟龍轉鼓以其傳統性、民族性、藝術性,成為鼓樂和舞蹈藝術結合的一枝民間鼓舞奇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