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觀點:如何抓住Facebook天秤幣的機會

2019年6月18日,擁有27億用戶的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 1984-)公開宣布,天秤座(Libra)項目官網(https://libra.org)上線,白皮書正式發布。這距離中本聰發明的比特幣主網上線剛剛過去十年時間。 和不久前摩根大通發行的“不是貨幣”的JPMCoin摩根幣不同,Facebook大方、坦誠地在白皮書裡赫然在目、明明白白地指出,Libra就是(要成為一種)貨幣。 一夜之間,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從一個被主流社會嗤之以鼻的犄角旮旯忽然登堂入室,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很多人這才開始認真審視比特幣以及區塊鏈行業,並愕然發現比特幣已經悄然突破了1萬美元的價位。畢竟,擁有27億數字居民的Facebook實力不容小覷,其聯合一流企業發行非國家貨幣的開創性的嘗試,也將載入史冊。 很多人把天秤幣看作是繼比特幣十年之後,區塊鏈歷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自此宣告,人類進入後美元時代。各種分析、想象、預測層出不窮,人類貨幣金融全球格局必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革。 面對這樣一個歷史大事件,宏觀雄文已為各家寫盡。本文獨辟蹊徑,著眼小處,接地氣地給各位讀者分析一下,如何才能抓住天秤幣的這樣一個大機會、大機遇呢? 有人說,等天秤幣2020年正式上線了,是不是可以買一些來投資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白皮書裡寫了,天秤幣是穩定幣,而且持有是沒有利息的,所以直接購買天秤幣肯定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方法。 那麽有哪些可以投資的機會和方法呢?教鏈(公眾號:blockcoach)告訴大家三種方法: 1、方法一,加盟Libra協會。本方法適用於符合要求的機構。 這是享受權益最直接的方法,也是門檻最高的方法。按照Libra白皮書裡寫的,“理事會成員共同對網絡和儲備的治理制定決策”,並作為“生態系統啟動初期的投資者”享受“儲備資產的利息”所支付的“分紅”收益。 加盟門檻[1]: 如果天秤座計劃能夠成功,那麽Facebook顯然是最大的贏家之一。達不到加入天秤幣協會的標準,可以轉而到美股市場上購買Facebook公司(或者其他享有分紅權的Libra協會成員)的股票,也可以間接分享到Libra的紅利。 3、方法三,購買並持有比特幣。本方法適用於全球普羅大眾。 如果說中本聰是哥倫布,比特幣開辟了美洲新大陸,那麽天秤幣就是通往美洲新大陸的五月花號。 想成為這艘船的股東門檻很高,想買張船票也需要有美股账戶和美元,那麽對於全世界各地的普通老百姓,還有一個最低門檻、最容易把握的分享天秤幣紅利的方法,那就是購買比特幣。 感謝中本聰的遠見卓識,在10年前就準確預見了今日互聯網支付的蓬勃興起,並提前布局,為全世界的普羅大眾準備了一種真正屬於平民的加密資產——比特幣。 顯而易見的是,天秤幣會為比特幣帶來兩重直接利好:第一重利好,扭轉了大眾對於加密貨幣的認知,擴大了比特幣的知名度;第二重利好,天秤幣打通了加密世界和普通世界,把比特幣的觸達用戶群體從3、4千萬擴大到了幾億人。 三十年古典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一言以蔽之:流量變現。 無論是門戶和媒體的CPM,搜索引擎的CPC,電商的CPC/CPS,抑或社交到遊戲的CPM/CPC/CPA,都是花錢拉人頭,收集用戶隱私大數據,精準廣告定向,流量變營收。這其中,權衡的是盈利和道德,博弈的是KPI和用戶體驗,難以割捨的是對用戶隱私數據的貪婪收集。 這正是Facebook親身經歷的切膚之痛。要提供免費服務,就要打廣告。要把廣告打好,就必須侵犯用戶隱私。當Facebook創始人祖克柏在國會聽證會戰戰兢兢地接受長達數十個小時的問詢之後,他就下定決心要突破古典互聯網的這種有缺陷的商業模式。 他找到了區塊鏈。 在Libra的白皮書裡,非常坦誠地交代了Libra的盈利模式,絲毫沒有故弄玄虛。不像有些專家推測Libra需要靠收取手續費賺錢,其實Libra的盈利模式非常明確——靠儲備資產增值賺錢。 Libra是一個無需承兌的穩定幣。與比特幣這種具有波動性的貨幣不同,穩定幣是不具備從市場波動中吸收價值增長的能力的。換句話說,穩定幣沒有內在的價值成長性。 當用戶使用手中具有購買力的貨幣(比如美元)換取Libra時,相當於把購買力轉移給了Libra協會。Libra協會便可以拿著從用戶手中“免費”換來的購買力去全世界“買買買”,收購優質資產。而這些優質資產的增值,則一分錢都不會回饋給Libra的持幣者,而完全由Libra協會成員,或者說Investment token的持有者,分享了。 這是一個超越世界首富巴菲特的商業模式。 作為長期價值投資者的成功典範,巴菲特的模式在於通過再保險業務,以承諾承擔保險賠償義務為交換條件,換取了被保險人巨額的浮存金,也就是暫時未產生理賠需求的錢。這些錢可以認為是在未來可能要用於理賠的——如果風險發生,但是此刻,卻是可以由巴菲特支配的。於是巴菲特便可以用這些天量的資金去“買買買”,收購優質的公司,堅持長期持有,獲取巨大的複利回報。為什麽巴菲特能夠長期持有,是因為他的錢是非常長期的保險金。 回過頭來對比Libra。第一,巴菲特為了得到錢還得付出保險承諾,Libra則連承兌都不需要承諾,誰更賺是一目了然的;第二,巴菲特的浮存金是有生命周期的,因為持續發生的風險導致的理賠需求會不斷侵蝕這些錢,而Libra只要保持生態內的流動性,則其對資產的持有期限可以無限長,誰的複利能力更強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明白了,巴菲特的模式都已經如此賺錢了,Libra只會賺更多的錢。這些錢會多到不僅可以完全支撐系統的運營,而且可以讓Facebook完全擺脫廣告收入模式,以後信息服務免費還沒有廣告,金融服務比如跨境轉账全免費,等等。 古典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以及古典互聯網公司將受到來自區塊鏈數字貨幣賦能的商業模式的降維打擊。 這是Libra給互聯網創業者帶來的啟示和實戰示範。區塊鏈所帶來的金融賦能,將會是下一代互聯網創業人得以超越古典互聯網巨頭的有力武器。 如果我們稍稍深入研究一下Libra的技術白皮書以及其開源代碼,就會發現其實Libra雖然自稱為區塊鏈數字貨幣,但是它的技術底層並非區塊鏈。 正如比特幣布道者Andreas Antonopoulos所評論的那樣:Libra不是區塊鏈,也不是密碼貨幣。 在中本聰發明比特幣之後的第一個十年,非常多的人希望能夠運用區塊鏈技術做出一些不同於比特幣的創新。於是人們做出了一些裁減: 1、裁減幣; 2、裁減去中心化(抗審查、隱私、不可逆等); 3、裁減鏈; 在所有的嘗試中,有很多人試圖裁減掉幣和去中心化,但是他們無一例外都失敗了。所有人都失望的發現,沒有了幣,區塊鏈只是一個性能極差、靈活性極低、功能極其單調的“數據庫”而已。在這些解決方案裡,把區塊鏈替代為傳統數據庫往往能夠提升系統的性能而不損失什麽其他顯著的優點。 Facebook顯然是非常務實的。對於Libra這樣的聯盟鏈系統而言,幣,以及可編程特性(Libra新發明的智能合約語言Move),是最重要的。在此之下,只需要用BFT(拜佔庭容錯)算法來做一個多主體參與的分布式數據庫就可以了。 這是Libra給區塊鏈從業者所帶來的啟示——區塊鏈唯一重要的、不可裁減的其實是幣。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執迷不悟,浪費生命了。 很多企業級區塊鏈應用場景都是更接近聯盟鏈範式而不是公鏈範式的。 公鏈是完全的開放網絡,無準入許可門檻(permissionless),人人可以自由參與的。聯盟鏈則是半開放的網絡,服務節點是有準入許可的,就像Libra協會的成員節點,而被服務的廣大用戶則可以免費享受服務。 以前實施聯盟鏈,要麽選擇專門定位聯盟鏈的開源軟體,比如Hyperledger,要麽選擇公鏈代碼並進行定製化二次開發,比如常見的基於以太坊進行修改。 現在,我們有了一個也許更符合聯盟鏈範式和應用場景的基礎設施的開源代碼,Libra源碼,讓我們能夠更快更好地落地聯盟鏈應用,推動聯盟鏈在各行各業的落地。 這也許會大大降低整個行業的聯盟鏈實施成本,進而釋放行業發展潛力。對於聯盟鏈企業而言,抓緊研究Libra的源碼,也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住行業發展的紅利。 一旦Libra得以普及,誰會受到衝擊甚至顛覆? 跨境支付服務提供商,銀行,法幣不穩的弱國,甚至,長期來看,主導全球金融秩序幾十年的美元霸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的衝擊。 後美元時代,美元霸權撤退留下的貨幣權力真空,誰來填充?候選者三: 1、他國強勢法幣——傳統世界。你看好誰? 2、數字貨幣穩定幣——連接傳統世界和加密世界。會是Libra嗎? 3、加密貨幣本位幣——加密世界。比特幣。 減持甚至做空那注定衰落的,增持和做多那有機會取而代之的,便是投資未來的最好辦法。 東漢末年,隨著皇室的日漸式微,一時之間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狼煙遍地,血染疆場,你方唱罷我登場,此起彼伏,民不聊生。有曹、劉、孫三者,起於亂世,敗敵四野,名達天下,終成三足鼎立之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