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AT都有了小程式,創業者應該選擇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微信訂閱號“互聯網指北”(hlwzhibei),鈦媒體經授權轉載。

應用體量更輕、配置要求更低、使用路徑更短、流量和場景更貼合,這些特點讓人們相信小程式就是未來接入移動互聯網服務的最佳入口。而隨著7月4日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宣布“百度小程式”正式上線,來自互聯網行業第一梯隊的全方位支持,也正在讓判斷加速成為現實。

然而小程式也有一個很大的變量,那就是其本身的依附性

作為本質上某款應用整個WEB體系之下構建的子集,小程式的絕大部分功能的實現都是建立在原有應用生態內的。在進入運營階段後,小程式還要先和母應用共享用戶群像和市場定位,再來引導用戶進入自己設定的精準場景內。

當然這個變量對於已有獨立App運營的產品來說影響並不大,畢竟在擁有自己的“流量根據地”之前,此時小程式的意義更像是對外宣傳的視窗,而這種定位也直觀地影響了普通用戶對於小程式的使用習慣:

根據阿拉丁《2018上半年小程式生態白皮書》,小程式訪問場景分布前三的入口分別是群聊、最近使用的小程式、App分享消息卡片——幾乎少有用戶選擇精準直達。

但作為小程式生態內最有價值的核心用戶群,也就是將小程式作為基礎產品形態的創業者來說,這個變量帶來的“影響”顯然是致命的,這也決定了他們啟動的第一步是尋找與產品定位相契合的平台。

微信小程式:在社交基因的入口處徘徊

上個月我在《被訂閱號反將一軍的小程式,還有創業機會嗎》這篇文章裡曾經引用過一項數據,即在阿拉丁小程式統計平台發布的4月份Top100榜單中,去年年底才剛剛開放的遊戲品類小程式拿下了超過30%份額。

這個數據無疑契合了2017年中國手遊市場滲透率達76.1%的大趨勢,側面證明了已經擁有接近10億用戶體量的微信生態,已經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中國互聯網環境的整體生態。

然而如果將這Top100當中的小遊戲再進行精細化分類,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微信生態仍然隱性地保留著對外入口所設定的門檻:

根據騰訊互娛3月底公布的數據,最先實現單月數千萬元收入規模的兩款小遊戲分別是《歡樂鬥地主》和《全民大亂鬥》,頭部小遊戲與全部17款騰訊自研小遊戲之間的DAU差異則來到了200萬-1000萬這個區間。

具體到《歡樂鬥地主》的產品層面,遊戲主界面大概有6個入口可以接入用戶的個人社交關係中,分別是:

簡而言之,小程式已經用出色的數據證明了自己具備獲得規模收入的能力,收入方式和獲客管道也已經有了官方親自示範的“成熟模板”,但另一方面即使是人民已經喜聞樂見的遊戲產品,仍然在微信生態內深受基礎場景“社交”影響,甚至越靠近頭部的小程式越契合原本的社交屬性。

當然對於任何新生的行業或產品形態來說,在缺乏市場認知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是一個不錯的策略,比如與智能手機深度綁定在一起的智能家居,就通過“讓手機成為自己的智能終端”來發揮“鳥籠效應”,刺激希望拓展智能手機應用太空的消費者們去購買其產品。

但歸根結底創業者都需要吸引用戶進入自己的核心場景。智能家居和智能手機至少還有“數位科技”的共通標簽,“社交”卻顯然不是每個行業都需要的必需品。

創業者是否需要通過微信獲取一批由“社交驅動”的原始流量,這必然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支付寶小程式:更純粹的應用環境

支付寶小程式所面對的輿論壓力可能是最“嚴苛”的,因為相比於百度和微信,支付寶“工具屬性”的一面在大眾輿論層面更加鮮明。

而用戶則在這樣的刻板印象印象中,會下意識地將更多的注意力分配在“使用體驗”和“是否提供有效解決方案”這些更加硬核的環節上,對於需要一定容錯率的“創業者”來說缺乏感性緩衝太空。

不過支付寶小程式的生態優勢也恰恰來自於這個更純粹的“應用環境”:

支付寶業務的核心場景

支付/電商這兩個需要涉及到用戶個人資訊和金錢往來的場景——本質上要求開發者與用戶在更真實、更安全和更有效的環境下完成互動。

為了獲得這樣的環境,支付寶搭建了很多比較“折騰”的體系並支付了不少“隱形成本”,比如他們是BAT三家中最先普及“信用體系”的主力產品。而當這些體系接入到用戶層面後,支付寶在相應環境的建設中獲得了一個相對品質更高的用戶群,理論上更適合與不同品類的產品進行打通,而不需要創業者再次進行二次篩選。

支付寶提供給小程式的入口

除了“附近的小程式”、“小程式間跳轉”、“消息中心”這些小程式生態內標配的入口外,今年1月8日支付寶曾宣布優質小程式將通過激勵機制進入“行業頻道”。

如上圖所示,行業頻道作為支付收款之外的前端展示核心部分,其主要職能是幫助用戶快速接入相應的功能場景,例如城市服務、車主服務、生活繳費等等——這樣的高權重一方面驅動支付寶成為大眾輿論層面“解決方案分發平台”,另一方面也成為用戶眼中“有支付寶背書、網絡業務辦結”的代名詞。

這樣的展示方式或許很適合“承載能力有限、體量更輕”的小程式。

基於第二點,支付寶想要維持生態內的“整體穩定性”,就需要在小程式開發環節上執行嚴格的“精品策略”。這樣的品控可以讓平台本身給用戶的安全感更強,也更容易上出現在支付寶平台上的小程式獲得認可,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支付寶對小程式戰略地位的不斷提升。

今年1月,支付寶就已經通過URL scheme 可以在應用間跳轉的特性,讓小程式可以添加到iOS系統的手機桌面上。更通俗的解釋是,支付寶將小程式“輕量便捷”的特性進一步放大,讓其可以繞過母App,用戶可以直接調用。

所以對於“話題不夠,技術來湊”的創業團隊來說,支付寶提供的更像是一個盡可能多地拋出掉外部干擾因素(例如過載的資訊流、複雜的界面設計)後,能夠讓用戶直面產品核心場景的環境。

百度小程式:最直觀和過於直觀

百度涉足小程式其實有兩個先天優勢。

一個是在小程式之前,百度就已經開出並投入運營了號稱“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輕應用。百度百科對輕應用的定義是“基於搜索的檢索與智能分發特性,解決了移動用戶需求與開發者對接的問題……用戶不用下載各種各樣的應用,只要搜索到就能立刻使用”。

而從這個定義上來看,輕應用與小程式之間除了“用戶和開發者的對接方式”有差異外大體是相同的,理論上研發能力和運營經驗彼此之前可以進行傳承。或者我們可以說,在如今軟體研發能力整體過剩的情況下,這種曾經站在市場一線的實際運營經驗則無異於市場競爭中最寶貴的資源。

另一個優勢則在於百度在移動互聯網端缺乏攻堅級別的產品,即其生態內的產品要麽誕生於PC時代,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始終處於被動適應的狀態,如搜索、貼吧、百科;要麽在其相關領域內缺乏主導能力,很難為移動互聯網的轉型提供必要的驅動力,如地圖、外賣和音樂。

因此承載著“打破移動互聯網僵局”夢想的小程式,被放置在了百度主產品的最顯眼位置,不給用戶設定任何尋找障礙,也讓百度小程式獲得了BAT三家中最直觀的入口。

不過比入口更直觀的是百度核心業務的應用場景。

與騰訊的社交場景、阿里的電商/支付場景不同,百度絕大部分主力應用場景都是以“搜索”為前提的。

例如興趣社交場景中的貼吧,首先要輸入能夠準確描述興趣的關鍵詞(這也是後來百度不得不也為貼吧設定“模糊詞合並”的重要原因之一)才能順利直達;內容場景中的新聞,則通過用戶檢索關鍵詞來實現導流。

在以此為基礎的長期使用過程中,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已經慣性地將百度與“搜索”或者“精準直達”聯繫在了一起。而與“支付”和“社交”這兩個在日常生活中高頻且會被動觸發的場景來說,“搜索”顯然過於需求用戶的主動性和偶然性,也因此陷入了絕大多數“高成本行為”所面對的困境:

消費者帶著目的來,不做任何停留時間地走。

當然,用完即走是小程式這種產品形態與用戶之間最理想的互動模式,但對於需要用戶們“記住自己”的創業項目來說,很難說這樣的狀態還能否稱得上理想。

總結

其實無論選擇哪個平台的小程式,目前的創業環境已經形成了一個基本事實:在經過兩年多的沉澱後,小程式已經成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產品形態,也在用戶層面上獲得了一定的認知,從而為創業者積攢下了爆發的可能。

但無論小程式話題量有多高、平台的數據有多好看,創業者們也應該意識真正在整個創業落地過程中最重要的核心理念是否被市場真正需求,而微信、百度、支付寶這三個國民級別的產品則更多是具象化呈現“細分市場”的平台。

【本文來自微信訂閱號“互聯網指北”(hlwzhibei),專注於互聯網文化、行銷、產品。轉載必須保留作者、公共帳號資訊,必須與本文嚴格一致,不得修改/替換/增減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和圖片,不得擅自增加小標題、引語、摘要等。文內所用圖片來自相關媒體報導截圖,為非商業用途。如有疑問請聯繫作者微信:melodyfu】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