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癲癇患者看診五大須知

在癲癇門診,時常會遇見一些首次來門診就診的患者,理所當然地認為找新的醫生看病,可以不需要攜帶既往的腦電圖和影像學檢查資料,往往導致無謂的重複檢查,既耽誤了患者的診治,也影響了醫生對患者的正確診斷。還有一些患者,已經多次來門診就診,但是對於醫師的就醫指導,例如發作次數和發作嚴重程度的記錄、服藥副反應的觀察,也未能認真執行,導致醫師對病情的判斷出現困難。對於癲癇病的就診,希望您能閱讀以下須知,正確認識疾病、做到心中有數。

——致癲癇病友及家屬

一、孩子有癲癇,家長應該怎麼辦?

首先要帶孩子到神經科或小兒科找專科醫師看病,明確診斷和治療。選擇了正規的抗癲癇治療就要堅持下去,不要「病急亂投醫」,聽信「特效藥」、「偏方」的說法,也不要今天看西醫、明天看中醫、後天找偏方,最後貽誤了治療。另外,在確診以後有些家長就不知所措,生怕孩子犯病,茶不思飯不想,覺也不敢睡,這樣長期下去一家人的生活都要受影響。對此要有正確的認識,抗癲癇治療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不能指望立竿見影,堅持長期的服藥治療就會看到曙光。

二、去專科看病應做好哪些準備?

如果在其他醫院做過腦電圖,應把腦電圖交給醫生,僅僅告知「輕度異常」、「中度異常」、「重度異常」是不夠的,最好能將原腦電圖或報告複製一份,這對專業醫師的參考意義更大。

如果做過其他檢查,如CT、磁共振、腦脊液化驗、腦血管造影等,也應把檢查報告和影像資料一併帶上。有個別家長故意不說結果,似乎要「考驗」醫師的能耐,這種態度不僅不利於診斷,有時還會延誤病情。

既往的治療情況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曾經服過的藥物、藥量、用藥時間都要向醫師反映,如果用過多種抗癲癇藥物,還要將換藥的情況,藥物有無過敏、毒副作用及治療效果訴說清楚。家長最好將發病和治療情況做好記錄,反映給醫生。

為了尋找癲癇的病因,醫師往往還要了解患兒母親妊娠時的情況,有無感染,有無先兆流產;孩子出生時是否足月,是不是難產,有無產傷,生後有無窒息,有沒有重症黃疸;孩子小時有無高熱驚厥的情況,有沒有嚴重的頭部外傷,腦炎、腦膜炎或中毒時,家中有無類似的病人等等。

三、癲癇一定要查出病因才能治療嗎?

有些病人和家屬跑遍全國各地,有什麼檢查都去做,一定要查出孩子得病的原因,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實上大部分癲癇是查不出明確病因的,非要查個水落石出是沒有必要的,有時還會耽誤病情。

當然,診斷對癲癇治療有很重要的意義,弄清楚是哪一類型的癲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是非常必要的。但對於經過必要的檢查而未能明確病因的癲癇也不一定非要查出病因不可,有時腦電圖就能給我們提供治療的依據,所以對於已經確診的癲癇應首先針對癲癇本身進行有效的抗癲癇治療。

四、癲癇的治療過程是怎樣的?

首先根據詳盡的病史和腦電圖檢查,盡量明確發作的類型和屬於哪種癲癇綜合征,以便及時合理地選擇藥物。在制定藥物治療方案時,一定要選擇高效、低毒的最佳藥物和劑量。遵循合理分配給葯間隔,長期規律服用藥物,定期隨訪和監測,緩慢逐漸減葯、停葯的原則,制定符合患者個體化的藥物治療方案。必要時進行臨床和藥物的監測,以求達到最佳療效。同時還要進行病人的心理諮詢和康復治療,注意患者的生活質量,力求達到病人及家屬最大限度的配合。

五、癲癇的藥物治療不能急於求成

藥物治療是控制癲癇發作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臨床上治療癲癇的基本方法。由於癲癇是個複雜的慢性病,醫生在斟酌用藥時,要因人而異地制定出一個長遠、合理、適合個人特點的治療方案,使患者的診斷、選葯、劑量、服藥方法、副作用、療效、伴隨疾病、智力發育、精神行為等方面都應在嚴密的監測中。

孩子得了癲癇,家長盼望儘快治癒,總愛問醫生「孩子的病能治好嗎?」「能去根嗎?」這是人之常情,但我們要對「治癒」有正確的認識,有的病如肺炎、痢疾等,打針、吃藥把致病的細菌消滅,孩子很快就能恢復健康,但癲癇屬於慢性病,是由於大腦的異常放電導致的發作,需要長期服用抗癲癇葯來控制癥狀,經過合理耐心的治療,有可能使癲癇不再發作了,腦電圖癲癇樣放電可能逐漸消失,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在醫生的指導下慢慢減葯、停葯,這是一個較長的時間,需要細心觀察、定期隨診。

如果僅僅幾個月不犯就輕率地宣布已經治癒,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也是很危險的,所以忠告患者和家屬不能急於求成,要遵從醫囑。


關注北京尤邁醫學診所微信公眾號,或添加youmaizs或ymzsxcz,加入吳立文教授癲癇患者交流群,分享癲癇護理知識、就醫須知,了解癲癇門診最新優惠動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