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原地區申姓蒙古族後裔的起源與分布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原地區申姓蒙古族後裔的起源與分布情況,2013年4月,全國第五屆申氏文化研究會暨沙河市分會成立大會在河北省沙河市文化娛樂中心禮堂隆重舉行,來自河南、山東、山西等地代表以及河北永年、內丘、武安、魏縣、威縣、邢台市、邯鄲市與沙河市本地宗親共約600名代表聚一堂,共敘深厚友誼、傳承傳統文化並舉行了隆重的祭祖儀式。

幾百年來,在申姓族人中一直流傳著一段淒美的"打鍋申"的故事,也稱"大鍋申"、"鐵鍋申"、"沙鍋申"、"羅鍋申"、"銅鍋申"、"鍋片申"、"曰改申"等,版本不同,而說法相似,其實都是一回事。綜合各種不同的版本,就得到一個完整的故事:

元朝時,有一位叫曰璟的人,是元順帝的叔叔,初封晉王,改封潞王。曰璟有兒子18人,女兒6人,民間稱"九胎十八子,三胎六枝花"。曰家是一個大家族。在元朝行將滅亡之際,就藩潞州的曰璟舉家避難天貢村。時戰亂頻仍,大明北伐軍攻勢正盛。曰家緊急召開家庭會議,決定在"曰"字上加一筆,[1]改為"申"姓(取上頂天,下立地,誓與天地共春秋之意),隱姓埋名;又把大鐵鍋、大銅鍋各一口砸成若乾片,主人各拿一鐵鍋片,仆人各執一銅鍋片,作為以後認親的憑證,隨之四散逃命。

據《申家家乘》等多部族譜考證,河北沙河縣三王村申姓為曰璟長子後裔,河北永年縣申莊村申姓為曰璟四子後裔,河北武安礦山村為曰璟七子後裔,在河北涉縣段曲村、江蘇吳縣、山東福山縣、山西潞城天貢村、河南等地均發現有曰璟十八子後裔,遷入中村的申氏始祖申十三就是曰璟的第13個兒子。

"曰改申"的故事是根據申氏家譜、墓碑、申氏後人口頭傳說整理的,應該說,不是完全的歷史真實,也是七八分的歷史真實。誠然,有些情節可能是誤傳,但能折射出真實歷史的影子。現逐一剖析:

其一,河北沙河市三王村申氏祖墳(清宣統三年立)石碑(正面刻"申氏祖塋",背面刻"故元潞王太始祖璟公墓志銘")記載:申氏始祖璟公"為元皇裔,實小子王之從堂季父,而元順帝同胞叔也,初封晉王,改封潞王,子十八:文秀、文端、文正、文美、文信、文平、文智、文惠、文法、文亮、文俊、文雅、文臨、文翰、文簡、文瑞、文憲、文義……即俗傳所謂十八公是也……順帝北行抵和林,元裔殺戮殆盡,公藩潞乃攜眷避兵屯留,而絳州,為存宗嗣計,故改曰姓申,折銅鍋十八塊。"河北永年申莊和涉縣神頭申氏祖塋碑文則和三王村碑文雷同,說明"曰改申"故事不是孤立現象,再加上口頭傳說和申氏家譜,更增強了故事的可信度。由於年代久遠,故事出現不同版本或一些誤傳是可以理解的。

其二,關於曰璟的身份,有的版本說曰璟是元順帝時丞相,有的版本說曰璟在朝中當大官,而查順帝時幾任丞相,無叫曰璟的。曰璟任丞相應是謬傳,但在朝中當大官還是可信的。有人說,曰璟是元順帝的叔叔不實,因順帝之父明宗只有一弟,就是文宗圖貼睦爾。但皇族成員多了,曰璟是元順帝的堂叔也未嘗不可。有人說,曰璟封晉王不確,因為元朝已有晉王。元世祖忽必烈的確封皇孫甘麻剌為晉王,但未就藩於晉(就象長治的明代沈王沒有到沈陽就藩一樣),而是就藩於"太祖四大斡耳朵之地",代替北平王那木罕統領蒙古本土。甘麻剌祖孫三代嗣封晉王。元武宗天歷年間,甘麻剌之孫八的麻兒間卜死於上都,晉王之嗣絕。

所以,元末再封晉王,又改封潞王與先前封晉王並不衝突。元史專家周清澍根據史料中"元世祖忽必烈分賜太宗窩闊台之孫、闊出之子小薛大王牧地於潞州上黨"的說法猜測申氏一族是小薛後代(也就是窩闊台之後),因小薛一族世居潞州。這樣就能解釋天下大亂時,為何曰璟家族沒有跟順帝回漠北——由於窩闊台系同托雷系長期爭權奪力,回去怕也沒好果子吃,於是選擇了隱匿行蹤,留在中原。

其三,關於曰璟家族破釜分宗,四散逃命的緣由,一說曰閣老在朝為官,受人陷害;一說為避亡國之難,免受迫害。顯然,避國難更有說服力。

其四,曰璟家族既是元皇族,為什麽不姓孛兒隻斤而姓"曰"呢?有可能是曰璟久居潞州漢地,主動漢化改為漢姓的結果(就如同當年拓拔鮮卑改姓"元"),其18子的名字就帶有明顯的儒家氣息。而為了和漢族有所區別,曰璟就選了百家姓中沒有的"曰"姓。儘管改為漢姓,當地漢人還是知道他們身為元皇族的底細。由此,在蒙元帝國分崩離析時,曰璟家族又改姓申,以徹底隱瞞他們的元皇族身份,混於普通漢人之中,從而保全了性命。

在河南安陽林州市,有個姚村鎮申家崗村,在這個村子裡,凡是申姓的村民,都堅持一個習慣——用多種形式紀念成吉思汗。在村裡,建有一座元帝廟,每逢節日,村民都會到元帝廟前祭"先祖",而這正是根據數百年流傳下來的祖訓執行的。每年清明時節,申氏一族必須要為祖先和親人上墳。在這個申家崗村,申姓人佔了全村大半,在村裡上了歲數的申姓人的家裡,不少家的客廳正面牆上,都貼著一張顯眼的男子畫像,畫像標明男子是"成吉思汗"。據村裡人講,畫像都掛了幾十年了,每天早上,家裡的長輩都要站在畫像前行注目禮"幾分鐘"……

為什麽元皇后裔申氏要遷往邢台、邯鄲一帶呢?考慮原因有五:其一,邢台、邯鄲一帶的人在元朝為官者甚多。邢台縣人劉秉忠是忽必烈的重要謀臣和元朝的開國元勳,位居三公;邢台縣人郭守敬為世界著名科學家,官拜詔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沙河張文謙是忽必烈的重要的謀士,曾任中書左丞、禦史中丞、樞密副使;南和人馬亨官居戶部尚書。除此之外,?水(威縣)劉肅、劉恩、永年人王磐、武安人胡祗?皆在元朝為官。邢台、邯鄲一帶不少人在元朝為官,曾是元朝的支柱,其家庭、親屬幾代人必然懷念元朝統治,和元皇后裔有共鳴之處,元皇后裔申氏對邢台、邯鄲一帶不少人在元朝為官有特殊的感情,這也是他們遷徙邢台、邯鄲一帶的原因之一。

其二,窩闊台之孫小薛封於山西潞州數代,潞城已成為其故鄉。曹孟德有詩:“狐死猶首丘,故鄉安可忘!”申氏東遷少則百餘裡,多則數百裡,反映了元皇后裔申氏對山西潞州的故鄉之情。其三,從申氏遷往的村莊來看,多為靠近太行山的丘陵區,有些村莊雖是平原,但位於距太行山不遠的東麓,元皇后裔申氏遷徙的主要原因是避難,距太行山較近,一旦遇到追殺和不測,能盡快逃往深山,但深山地少條件差,難於生存,而土地多的丘陵區和距太行山不遠的平原正是元皇后裔遷徙的理想之地。其四,邢台、邯鄲一帶是歷史上的民族走廊地區,這裡是中原農業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接點,草原文化和農業文化長期碰撞的結果,造就了邢台、邯鄲的民族走廊的特殊地位,這樣的地區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在這裡少數民族和漢族可以和諧相處,因而吸引元皇后裔遷徙於此。其五,邢台、邯鄲特別是邢台一帶佛教興盛。元代蒙族人信仰喇嘛教(佛教的一支),元皇后裔遷徙邢台一帶是宗教信仰的要求。邢台佛教興盛始於十六國後趙時期,後趙皇帝石勒、石虎皆信佛教,以佛教為國教,其都城襄國(今邢台市)是北方佛教的中心,後趙佛教大發展為邢台佛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元世祖十分重視邢州的佛教事業,1255年,忽必烈南征途中經邢州,在開元寺大會諸王。潞城距邢台不遠,住潞城的元皇后裔對邢台佛教的興盛情況是清楚的,這是元皇后裔申氏遷徙邢台一帶的重要原因。

元滅後,元皇后裔申氏由黃金家庭淪為隱姓埋名的平民階層,必定深深觸動這個家族的靈魂。元皇后裔申氏東遷後,未有反明複元之舉,他們苦讀儒家之書,熱衷科考,而永年申莊申氏最為突出,《申氏族譜》說:明、清申氏出了七個進士,二十個舉人。《山西通志?潞安府志》載:申佳胤,字孔嘉,屯留人,徙永年九世,明崇禎年間進士。申佳胤明末官居太仆丞。當李自成攻破居庸關,他心情沉重,看到明大勢已去,給兒子寫信,決心以身殉國,馳馬京城,當他得知崇禎帝吊死煤山後,向皇城方向三跪拜,而跳進京郊一井中,時年42歲。

清入關後,順治帝為了緩和民族矛盾,欲對前明殉國之臣進行褒恤。魏裔介向順治帝上《裒忠疏》,順治帝閱後大加讚賞。魏裔介在《裒忠疏》中雖列申佳胤之名,卻未被順治帝列入褒恤之列。申佳胤子涵光披麻戴孝徒步千里進京,慟哭東華門,圍觀者無不為之落淚。魏裔介再疏爭之,申佳胤遂得祀恤如例。沙河上申莊《申氏族譜》說:康熙帝南巡,禦駕造訪永年申莊,得知申佳胤為明賢良忠臣,隨提禦筆寫了《明忠臣故裡》禦匾。

從此,凡文武官員路過此地,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先參拜禦匾,方敢路過。因此申佳胤的事跡傳為佳話,流芳百世。申佳胤長子涵光,曾隱居沙河廣陽山,為河朔一帶著名詩人,著有《聰山集》等。沙河上申莊《申氏家譜》載:二世祖希顏公,明舉人,曾任山東福山縣知縣,清廉勤政,為百姓謀福利,深得百姓愛戴。其子孫秉希顏公遺志,捐資修橋,造福故裡,至今橋尚在。1998年版《涉縣志》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僅涉縣元皇后裔申氏為國捐軀先烈就57名。

轉自:庫庫諾爾蒙古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