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登上過小學課本的馬踏飛燕,原來是中國旅遊標誌,如今卻早已改名

在80後們的小學語文課本上,曾有一篇名為馬踏飛燕的課文。在這篇課文中,介紹的正是出土於甘肅武威雷台漢墓的國寶級文物銅奔馬。

這件舉世罕見的銅奔馬因被一代文豪郭沫若命名為馬踏飛燕而變得家喻戶曉,在上世紀80年代還被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至今在全國各大A級景區,懸掛的級別銘牌上,就鐫刻著這一銅奔馬。

這匹銅製駿馬,膘肥身健,體型勻稱,鬃毛整齊,四蹄堅韌有力,後蹄還踏在一隻飛鳥上,風馳電掣般地飛奔。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是,自從上世紀60年代出土以來,關於銅奔馬的名字就一直爭議不斷,特別是“馬踏飛燕”這個叫法更是引發專家們的爭論,認為馬蹄下踩踏的根本不是一隻燕子,原因就是尾巴沒有分叉。

當然,除了馬踏飛燕這個人盡皆知的名字,這一中國旅遊標誌的名字還有很多,比如馬超龍雀、銅奔馬、天馬、飛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各種名字,令人眼花繚亂。

自始至終,這件文物中的銅馬和蹄下的飛鳥就爭議不斷,有人考證馬亦非馬,而是天馬,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汗血寶馬,飛燕也並不是家燕,而是傳說中的龍雀。

可能正是源於這一認知,在當年的官方文件中,最終將其定名為“馬超龍雀”。說起馬超龍雀的定名過程,還有一段故事。

最早提出這一名字的文化學者牛卡龍菲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他的靈感來源於西漢張衡《東京賦》,裡面曾提到“天馬伴漢,龍雀蟠蜿”,就給它取名“超越風神龍雀之行空天馬”,簡稱“馬超龍雀”。

就這樣,在被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後,為了結束銅奔馬雜亂不一的名字,馬超龍雀成為官方的規範命名,曾經出現在語文課本的“馬踏飛燕”逐漸成為歷史。根據已經掌握的資料,可以確認的是,馬蹄踏的絕對不是燕子,不過,民間還是更喜歡這個家喻戶曉的叫法。

隨著專家研究的深入,馬超龍雀這個名字也逐漸遭到了質疑。那麽,武威出土的中國旅遊標誌到底該叫什麽?雖然至今仍未形成共識,但越來越多的專家更傾向於用中性的“銅奔馬”來取代“馬超龍雀 ”。

因為出土了馬踏飛燕,雷台漢墓也成為武威最為知名的一處景點。特別是墓中的一口漢代古井,因其“見錢眼開”,扔進井裡的錢會神奇地放大,吸引著不少遊客前來一睹真容。

被王之渙寫入詩作而千古留名的涼州(武威),相比甘肅其他地市雖然略顯缺乏吸引力,但自駕穿越青甘大環線卻也是不容錯過的一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