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宋高宗退位後,他兒子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給嶽飛平反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禪位,宋孝宗趙昚登基,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七月,孝宗執政的第一項重大決策,即下詔對嶽飛冤情進行昭雪,詔書寫道:“故嶽飛起身行伍,不逾數年,位至將相。而能事上以忠,禦眾有法,不自矜誇,余烈遺風,於今不泯。去冬出戍鄂渚之眾,師行不擾,動有紀律,道路之人,歸功於飛。飛雖坐事以歿,而太上皇念念不忘,今可仰承聖意,與追複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予錄用。”

同年十月,孝宗再發第二道平反詔書,對嶽飛功績是褒揚備至:“故前少保嶽飛,拔自偏裨,驟當方面。志略不專於古法,沉雄殆得於天資。事上以忠,至無嫌於辰告;師行有律,幾不犯於秋毫。外摧孔熾之狂胡,內剪萬張之劇盜。名之難掩,眾所共聞。”

這兩份詔書,標誌著對嶽飛進行全面平反。孝宗追複了嶽飛少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武昌郡開國公等官職、爵位,嶽飛夫人李氏追複了楚國夫人的封號,兒子嶽雲、嶽雷也都追複舊職。同時對嶽飛以隆重禮儀進行改葬,並以百萬巨資在其家鄉建廟立祠,賜名“忠烈祠”,以供紀念。同時,又下令歸還嶽飛全部財產,尋訪其流落各方的後代,予以錄用。另外,對那些參與誣陷謀害嶽飛的秦檜黨羽和爪牙,則一一問罪,追究責任,給予重處。孝宗此舉,可謂大快人心,朝野上下一片振奮。

嶽飛冤屈,至此得以徹底昭雪。按宋廷規定,文武官職位在三品以上者,身後都要諡以美名。淳熙四年(1177年)孝宗確定嶽飛諡號為“武穆”。至此嶽飛生前之位與身後之名,全部得到公正處理。

孝宗一生,侍奉高宗甚為勤謹;但他初登帝位,即一反高宗意旨,對嶽飛進行全面平反。這其實淵源何在?

宋高宗,以“和”為國家最高決策,但一味求“和”未能換來金朝人的停戰,未能換來國家的安穩和皇位的永固,無情的現實擊碎了高宗“和”的美夢。高宗退位,孝宗登基,實乃歷史之必然。

孝宗執政,壓抑已久的主戰浪潮再次高漲。在主戰聲中,對嶽飛的平反,自然提上議程。宋孝宗不遺余力昭雪嶽飛,追複官職,贈以諡號,一方面是順應民心,同時也是其執政意圖之所在。

縱觀孝宗一生,為人勤政,節儉,長久以來即存有恢復之志,孝宗朝也是南宋國力最強的時候。可惜趙昚碰上了金世宗這樣的明君,金國雖然對宋采取守勢,但沒有內亂。宋和金此時屬於絕對的均勢,平衡沒有被打破。所以都無法消滅對方。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南宋王朝由破落走向恢復,由消沉走向振興的時代,他致力於改變南宋以來文恬武嬉、偏安一隅的現狀,給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帶來了一絲蓬勃希望,不僅使得南宋累積起一定的軍事力量和物質力量抵禦金朝的侵擾,也為南宋後期的抗蒙鬥爭奠定了物質基礎。儘管他恢復中原混一四海的願望未能實現,但他摒棄高宗“和”的國是,胸懷壯志,恢復自信,確實給國家帶來了勃勃生機。

清人趙翼在對比高宗、孝宗這前後兩朝時候,歎息道:“前則有將帥而無君相,後則有君相而無將帥。”假如嶽飛不遇害,活到孝宗即位,嶽飛也就五十餘歲,正是作為三軍統帥的上佳年紀,或許“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亦能實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