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稱呼在古代本是對男子的尊稱,現在卻被喊歪了

文/文定

在中國古代,“郎”字屬於褒義詞,是指英俊的少年男女而言,屬於愛稱和尊稱。《木蘭辭》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蘇軾《赤壁懷古》中有:“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東吳的周瑜很有才乾,24歲即掛帥印,成為統率東吳全軍的大都督,故而被稱作周郎。《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有:“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郎是周瑜的美稱。

“郎”字作為青少年的美稱,在古代詩文中多見。“雲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詩中的“郎”,是指未婚的男青年。古人常常將別人的兒子稱作令郎、大郎,以示尊敬。由於“郎”字屬於尊稱,後來已婚的青年男子也被稱作郎,如周瑜被稱作周郎,何晏被稱作粉郎,潘嶽被稱作潘郎,江敩被稱作江郎,王凝之被稱作王郎,鮑泉被稱作玉郎,隋朝滕王楊瓚被稱作楊三郎等。歷史小說《楊家將》中有楊五郞、楊六郎,《水滸傳》中有武大郎、武二郎。過去民間將挑擔賣貨的人稱作“貨郎”,將放牛娃稱作“放牛郎”,都屬於尊稱。這種詞義一直延續至今,將新婚男子稱作“新郎”,將妙齡女子稱作“女郎”。

“郎”為尊稱,始於漢代。漢代兩千石以上的高官,可以蔭其子為郎。六朝時,王公子弟皆稱作郎。到了唐代,郎的地位變得更加尊貴,張易之的兄弟在朝廷中被稱作五郎、六郎,安祿山稱宰相李林甫為十郎,就連皇帝唐玄宗也被皇后稱作三郎。從皇帝到權貴、朝官都可以稱作郎,可知郎已變成極尊貴、極榮耀的稱號。日本國的男人名字多稱某某郎,女子的名字多稱某某子,人名稱郎也是受中國古代以郎為尊影響的結果。自唐代以後,中日文化交流比較頻繁,鑒真和尚東渡,日本留學生來華,使中國的文化對日本影響至為深遠。

由於“郎”字屬於褒義詞、尊稱,故而又被引入官稱之中。古代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長官稱作尚書,其副手稱作侍郎。陪伴尊長叫做侍,因此,六部尚書的副手稱作侍郎。侍郎以下的佐官,還有郎中、員外郎。郎中早在戰國時代就出現了,“君以臣為郎中”,郎中最初是皇帝的侍衛,相當於後來的副官。郎中是侍郎的助手,員外郎是協助郎中處理公務的辦事人員。郎中相當於今日部委中的司局長,員外郎相當於部委中的處長。金代秘書監所屬的著作局,有著作郎和著作佐郎,著作郎從六品,著作佐郎正七品。到了民國以後,帶“郎”字的官稱不見了,代之以新的官稱。

“郎”作為官稱,不僅見於史書記載,在漢代文學作品中也可以見到。在《玉台新詠》中,錄有樂府詩《羽林郎》,作者辛延年做此詩,用於影射西漢外戚霍光家族的權勢。辛延年是東漢人,其身世不詳,可能是個歌人。羽林郎是漢代羽林軍的長官,羽林軍是皇帝的禁衛軍,霍光家族長期把持羽林軍。羽林軍的長官稱作羽林郎,可以看出“郎”是尊貴的稱呼。在無名氏所作的《孔雀東南飛》樂府詩中,兩次提到了郎。一稱“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二稱“雲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言語”。此詩的由來,《玉台新詠》序言說:“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雲爾。”則此詩應為民間目睹此情此景的鄉人所作,它反映出東漢民間亦稱他人之子為郎,第三郎即第三子,第五郎即第五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