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於傳統廣告行業而言,KOL更有可能是盟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IMS李檬

最近,我個人有關廣告行業與KOL(關鍵意見領袖)競合關係的言論,引發了同行們的廣泛討論。我很高興看見大家願意分享各自的洞察、思考,對於這些細分商業領域的趨勢探索也將大有裨益。

在此,我想進一步分享我個人的一些觀察和想法:

廣告行業有多麽脆弱

2017年以來,寶潔公司對品牌部門做過一個類似於“切香腸式”的省錢試驗。

刻意削減哪個季度的廣告費用,看看會對產品銷售產生什麽程度的影響?

比如,2017年第二季度寶潔公司在原定的廣告預算上削減1億美元支出,結果發現,產品銷售額和銷量的增長數字沒有任何波瀾。

這就說明,那部分砍掉的廣告支出是無效的。

寶潔內部開始反思:2016年寶潔公司的廣告投放費用是71億美元,其中,還有多少無效的廣告支出應該被砍掉?

寶潔的反思給廣告行業帶來震撼,暴露了3個根本性問題:

為什麽很多公司在需要削減成本時,廣告支出往往首當其衝?

廣告支出對構建品牌起到多大作用,如何衡量?品牌經營對產品銷售起到多大作用,如何衡量?

各大廣告主(比如寶潔、聯合利華、達能、雀巢等等消費品牌)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麽?是人群的更多關注,還是更多的銷售渠道?

寶潔至少得到了兩條結論:

第一,凡是不能衡量實際效果的廣告支出,往往會花很多冤枉錢;

第二,廣告主面臨的最大問題可能不是品牌,而是銷售渠道。如果寶潔在連鎖超市、亞馬遜以外,找不到別的渠道來銷售產品,廣告好不好完全不重要。

在寶潔公司的這些反思當中,可見,廣告行業有多麽脆弱。

廣告公司boss的最大煩惱是什麽

很久以前,《金融時報》發表過一個觀點:廣告公司、管理谘詢公司這些“智力型公司”,因為很難將業務“標準化”、無法自我複製,每次都要靠人重新生產,所以,“行業天花板”特別低,這不是好的商業模式。

我有時也會想:為什麽有些行業體量特別巨大,行業中的公司反而都是中小企業,比如水果行業、中餐行業以及傳統廣告行業?為什麽有些行業體量不算很大,反而容易產生一些巨頭,比如集裝箱行業、芯片代工行業以及互聯網行業?

以2016年來說,全球互聯網產業的收入不過3800億美元(電信行業是3.5兆美元),反而產生了諸如Google、亞馬遜、阿里巴巴、Facebook和騰訊等收入過百億的巨頭。

廣告行業的產出收入十分巨大,比如美國幾乎可以佔到GDP總量的3%-4%,中國也能佔到GDP總量的2%左右.

可是,傳統廣告公司幾乎沒一個是巨頭。

以前,一個公司要做大一定得“標準化”,同樣是做餐飲,麥當勞和肯德基從食料、食材到食品、店面、品牌標簽全是標準化的,所以可以不斷自我複製,全球開幾萬家店,中餐就不行,完全依靠老闆和廚師的個人能力,這是沒辦法標準化、自我複製的。

麥肯錫做管理谘詢,也是靠不同個人的智力服務,但他們的商業模型和案例,這些東西是標準化的,可以將業務放大。

即使如此,管理谘詢行業也到了發展極限,麥肯錫很難再長大。

廣告公司做的業務,一輪一輪都是靠個人的智力重新產出,人的創造、創意特別重要,這又是無法標準化的。

廣告公司boss往往難以找到很多比自己厲害的員工,如果不小心雇傭了一些低水準、低素質人員,公司越大,“平均服務水準”反而會被拉低。

有一個廣告公司boss就講:

“業務的效率總是砸在自己人手裡。有時一個項目,光文字腳本的修改和溝通就用了3個月,市場經理要猜市場總監的意思,總監要猜老闆的喜好,員工搞不定的,只好老闆自己出面協調。每個層級的人員都是為自己職位著想,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結果大家都靠猜測,每天陷入無謂加班和修改方案中。”

廣告公司的真正對手不是KOL,而是機器算法

廣告的最大價值不是創意,是效果。

2006年,騰訊的廣告收入是2.67億;2016年,騰訊財報披露的廣告收入已經接近270億。用了10年時間,騰訊的廣告收入總算超過了中央電視台。央視是贏在權威、傳播面上,騰訊則贏在“按效果付費”上。

到底有多少人看到廣告,促使購買行為產生,廣告點擊率、購買轉化率具體如何,騰訊有了相對有效的衡量標準,即機器算法。

2018年美國公司的新增廣告支出,70%以上都給了谷歌和Facebook,他們都是贏在算法,商業模式的差別也在算法:

比如,你想買一本書《廣告狂人》,打開谷歌、百度的搜索頁面,你會看到很多涉及廣告、行銷、商戰的相關書籍,這是基於用戶搜索行為(歷史記錄、搜索痕跡)的廣告推薦算法;如果是Facebook廣告,完全是另外一種套路,你留下“廣告狂人”字眼,Facebook系統可能自動將混沌大學的培訓資訊推薦給你,根據你的關注點、相關性推薦廣告。

谷歌搜索是讓準備掏錢的消費者找到你,你排名越靠前效果越好;Facebook是將目標消費者發掘出來,推薦給你。

這些基於機器算法的廣告業務,才是傳統廣告公司的真正對手。

因為“按效果付費”,廣告效果可以衡量。只要人們還在互聯網上貢獻流量,這些機器算法就能無限創造廣告效果。

廣告行業正在從“油畫時代”向“像素時代”進化

傳統廣告行業有兩大敵人——效率和精準度。

騰訊、谷歌、百度和Facebook基於機器算法的廣告業務,恰恰在效率和精準度上成為大贏家。負責谷歌日本業務的工程師只有4個人,但已經佔據日本超過30%的線上廣告市場份額。

這些互聯網巨頭的最大優勢,就是開創了一個“精準商業”時代。

過去,很多公司研究用戶行為,就像觀賞油畫,你只能看懂一個粗略的輪廓。英國女王看畢加索的畫作,甚至不禁發問:“這上面畫的是左臉,還是右臉?”

現今,更多公司研究用戶行為,就像數位相機拍照,像素、清晰度越來越高,不同用戶個人偏好、特質的細微不同也清晰可見,只要數據足夠多、分析技術足夠好,幾乎可以給每一個潛在用戶“畫像”。

這已經是一個顆粒度極小、多樣性很足的微粒社會,KOL應運而生。

KOL作為社交網絡上的意見領袖,是基於情緒、觀點、觀念的共振,將同類人凝聚起來,哪怕這是一個“小眾”,但精準度、忠誠度足夠高。KOL在行銷領域的功能發揮,其實是“精準商業”的一種自然升級。

過去的精準商業,可能是基於年齡、地域、行業、階層這些“淺層的維度”來識別用戶。

而KOL則注入了情感、思想、專業等等“更高的維度”,豐富了“精準商業”的生態體系。

比如,寶潔現今將大量廣告支出投給KOL也是順勢而為。

因為很少有90後、95後還會用飄柔、海飛絲這些大眾洗發水品牌,而是去追逐那些小眾的網紅品牌。現在年輕人的消費和表達越來越傾向於自我,追求個性化。

所以,寶潔放棄了傳統上用收入、地域、階層來給消費者貼標簽的做法,而是透過KOL使過去模糊的消費語境變得日漸清晰,通過在線數據的連接、網絡社群的互動,無數小的消費群體的獨特述求可以直接進入生產環節,實現經濟和商業的精準化。

小結

對於傳統廣告行業而言,KOL更有可能是盟友。傳統廣告公司,你能去跟騰訊、百度這些巨頭死磕嗎?這是雞蛋碰石頭。你能再造一個騰訊、百度嗎?這更不可能。

KOL的誕生,不是針對廣告行業而來的。不像京東商城、阿里巴巴誕生之初,就是針對線下商鋪的低效率、不透明。

真正打垮廣告公司的,是對這個“微粒化、精準化商業社會”的不適應。

而KOL更有可能給那些懂得適應變化的廣告公司,提供一個做好“精準商業”的渠道。廣告公司和KOL儘管有一定程度的競合關係,不過,KOL更有希望作為挖掘傳統廣告模式潛力的一個契機,推動其升級迭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