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夜讀|1500名員工 人均130萬美元年終獎|女子體檢半月後查出乳腺癌,體檢報告顯示正常

【壕氣】

別人家的公司系列!1500名員工 人均130萬美元年終獎

梨影片消息,別人家公司的年終福利沒有底線!美國電子煙公司Juul Labs拿出了20億美元作為年終獎,1500名員工平均每個人能拿到130萬美元,大約人民幣895萬元,因為老闆們一直堅持「每個員工都是公司的利益相關者」。該公司是目前美國最受歡迎的電子煙,毛利鋼彈75%,目前市值已達380億美元。

【鬱悶】

女子體檢半月後查出乳腺癌,體檢報告顯示乳腺正常

陝西都市快報微信公眾號消息,家住鹹陽的王女士,因為罹患乳腺癌,王女士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剛剛切除了整個右側乳房,而替她發現這問題的竟然是一個按摩師!

王女士的按摩師:「她有個大結塊, 一般情況下,有增生的話,結塊都比較小一些,黃豆米粒那樣的,但是阿姨那個結塊摸著比較大, 所以我就建議阿姨做一下檢查。」

按摩師的判斷非常準確,12月14日、19日,王女士先後被鹹陽、西安的兩家三甲醫院確診為右乳癌,腫瘤大小12×10毫米。

本文圖片均來自「陝西都市快報」微信公眾號

王女士的體檢報告上,乳腺一項的檢測結果的確顯示為正常,關於乳腺癌抗原血液檢測數值也在正常範圍。而她的體檢日期,是2018年11月27日,就在她確診乳腺癌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隨後,記者來到了西安市高新四路上高科廣場內的普惠體檢中心,半個月前,王女士就是在這裡做的體檢。

記者:「當時沒有異常是嗎?」

普惠西安嘉賓體檢中心外科 張醫生:「當時應該是沒有異常,因為乳腺檢查主要通過視診和觸診去檢查,如果她有明顯病變是能看出來,如果她的結節小, 或者乳腺增生小是觸不到的。」

張醫生是11月27日當天給王女士做外科體檢的醫生,在她看來,外科的檢查不一定能摸到小的腫瘤。

記者:「10乘12毫米的腫瘤,這個在你們專業上來說,算大的嗎?」

普惠西安嘉賓體檢中心外科 張醫生:「那不算大。」

記者:「但是發現她腫塊的是一個按摩師,在按摩的時候,人家發現了。」

普惠西安嘉賓體檢中心外科 張醫生:「這個在醫學角度去說的話, 在我們中心患者是坐在那檢查,我們醫生是站著檢查的,所以相對來說有一個角度的問題,如果說按摩師是躺著摸,更容易摸出來一些。」

記者:「坐著不好檢查,躺著容易檢查,但你們這邊的體檢又都是坐著檢查。」

普惠西安嘉賓體檢中心外科 張醫生:「嗯。」

記者:「這樣既然不容易檢查出來,那這樣的體檢還是必要的嗎?」

普惠西安嘉賓體檢中心外科 張醫生:「有必要的,因為像一般大的包塊是可以摸出來。」

記者:「小的就漏過去了嗎?」

普惠西安嘉賓體檢中心外科 張醫生:「小的是不好摸出來。」

張醫生認為,最能檢查出乳腺問題的是超音波、紅外線檢查或者X光檢查,但王女士在普惠體檢中心所做的乳腺癌抗原檢查,為什麼也沒發現問題呢?

記者:「我看王女士除了外科檢查外,還做了血液檢查,裡面也包括癌細胞、乳腺癌檢查,但是也沒篩查出來。」

張醫生:「這怎麼說呢,有時候血液檢查是有不同的敏感性。」

記者:「您是有醫師的執業資質?」

張醫生:「有有有。」

普惠西安嘉賓體檢中心的王護士長表示,像王女士這個問題他們還是第一次碰見,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他們是一家全國連鎖的體檢機構,目前這個事已經反映到上級機構。

今天(12月25日)下午16點30分, 普惠西安嘉賓體檢中心給記者發來情況說明。以下為說明原文:(客戶名字改為王女士)

情況說明

陝西廣播電視台《都市快報》欄目組:

2018年12月25日上午,貴部門記者一行兩人到我體檢中心就客戶王女士體檢疑似出現「漏診」情況進行採訪,我部門長官高度重視,當日中午即刻組織企業高層管理者和專家團隊,成立專項小組,展開全面調查,現就具體調研情況做如下說明:

事件經過:客戶王女士,女,55歲,通過網路管道購買了一個女性體檢套餐,該套餐為女性常規體檢套餐,客戶於2018年11月27日前往我體檢中心做健康體檢;12月20日我公司客服中心接到該客戶家屬投訴電話,客戶家屬自述體檢結束後一段時間發現有乳房腫塊,前往醫院進一步做專科檢查後確診為:乳腺癌早期。客服人員給客戶做了一些解釋安撫工作,並告知客戶門市會進一步核實、處理。

調研結果:該客戶購買的體檢套餐為我部門在網路上銷售的女性基本套餐(套餐項目包括:內科、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常規、眼科裂隙燈、眼底檢查、婦科內診、白帶常規、TCT、血常規、尿常規、血脂6項、空腹血糖、肝功13項、肝纖維化4項、腎功能4項、B肝5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鐵蛋白、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糖類抗原125、癌抗原153、血流變、幽門螺桿菌抗體、結核抗體、類風濕因子、抗「0」測定、腹部彩超、女性盆腔彩超、頸動脈彩超、心電圖、DR胸部正側位攝片、DR頸椎側雙斜三位檢查、DR腰椎正側位檢查、TCD、動脈血管硬度檢測、骨密度)。 該套餐為女性基本套餐,隻包含普通的健康篩查項目,無乳腺癌特殊檢查項目;與乳腺癌有關聯的兩個項目是「外科檢查和腫瘤標誌物癌抗原153」,這兩個項目都屬於普通篩查項目,非診斷項目。乳腺癌檢查的「金標準」是「乳腺鉬鈀和乳腺彩超」,客戶都未曾選擇這兩個項目。其次,癌症的醫學診斷,必須通過「活體組織病理性檢查」方可確診,其它醫學檢查手段都是無法進行確診的。我們的體檢醫生經核實都具備合法資質,檢查過程也符合操作規範。

接下來我們也會跟客戶及時接洽,耐心解釋,爭取儘快取得客戶的理解和認可。

特此說明!

【煲雞湯】

如果愛不是那麼橫衝直撞

父母「摻和」的毛病,就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

我哥30多歲了,自己都是爸了,如果他一不小心理了一個平頭,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我爸我媽會像挽救失足青年一樣,跟在他背後,語重心長地、反反覆復地、苦口婆心地論證為什麼他不適合理平頭……

從廚房講到客廳,從臥室講到書房,從院子裡講到大街上,直到我哥痛改前非,和平頭一刀兩斷,誠惶誠恐地蓄長頭髮,老老實實地回到三七開的隊伍當中才罷休。

同理,如果我一不小心自己買了一件衣服,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

我媽早上會說:不是我說你啊,你買衣服的眼光實在不行。中午會說:千萬不要再穿這件衣服了,真的是太土了。晚上會說:明天你不會再穿這件衣服了吧?

於是,在她不斷的「旁敲側擊」下,我會垂頭喪氣地脫下那件衣服,把它放到衣櫥的角落去。

我們只有兩種選擇:從,或者不從。

從,我們固然會由於生活受到別人支配而不開心,但是他們卻會因為「摻和」成功而開心。反過來,如果不從,他們當然會因為「摻和」失敗而不開心,而我們則會因為惹父母不開心而不開心。

這樣算起來,從,會有兩個人不開心;不從,則會有四個人不開心。孰好孰壞,一目了然。

可是這樣做的後果是:我和我哥的個性受到嚴重影響。

多年以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無孔不入的「照顧」,說白了,就是基於一個認識:你們不行。

一個人經常處於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當中,個性和心理受到的影響不難預計:要麼他會變得很緊張,為自己的每一個行為受到的評判或「潛在評判」而誠惶誠恐,這種緊張會使一個人真的變得「不行」;要麼他會因為自己的「行」得不到承認而變得憤怒、壓抑、暴躁。

就我自己來說,只要一和父母在一起,我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和平日在朋友圈子裡那個活潑開朗、機智幽默、愛說愛笑的我截然不同。

一見到父母,我的心理機制,就像一個遇到強光立刻關閉貝殼的殼類動物一樣,自動把自己調試到一種很白癡、很蔫、很封閉的狀態。

事實上,我們家的這些麻煩,全是「愛」給惹的禍——

如果我們把那種千纏百繞的責任、義務、權利、感情統稱為愛的話。如果他們不愛我們,大約也不會這麼無孔不入地「關心」我們的衣食住行;如果我們不愛他們,也不會在乎他們滿不滿意、開不開心。

比如,我從石家莊坐火車到北京。去火車站的路上,無意中向媽媽透露自己的手機錢花完了,新的儲值卡還沒來得及買。

「那怎麼辦?」媽媽說。

「沒事,我到北京以後在街上買一個,火車站附近肯定就有。」

在一般的家庭裡,這場對話應該就已經結束了。但是在我們家,不是這樣。我媽太「愛」我了,她必須幫我解決問題。

她先給我爸打完電話,又給我哥打電話,問:

「她那個手機,在這邊能不能買著卡啊?她是北京的手機,是不是非得去北京買卡?」

然後到了火車站,媽媽在站門口走了,我在火車上等開車。不一會兒,媽媽打來一個電話:

「我買到一張卡了,你記這個號啊,×××……」

周圍很吵,我手裡又沒有紙筆,聽都聽不清她說什麼,終於在忙亂之中記下了那個號碼。

過了兩分鐘,媽媽又打來一個電話:

「現在你再記這個號啊,我一共買了3張卡,×××……」

我忍無可忍,提高了音調:「媽你別忙乎了行不行?我求求你了!」

「好好好,那就這樣吧!」她掛了電話。

於是,接下來的3個小時裡,我心情惡劣。

是的,她是對的,她不過是想為我做一點事,結果我卻不知好歹朝她嚷嚷。

我鬱悶地坐在火車上,反思自己的態度,胸中湧動著一種複雜的情緒:其中1/2是內疚,為自己的不懂事、粗魯、身在福中不知福;另外1/2是憤怒,對她的憤怒,為她又一次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我放置到一種自我否定、自我唾棄的情緒當中而憤怒。

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這個案例,會發現我慘敗在我媽手下,主要是因為她用了兩個招式:

一是「強迫給予法」——就算她給予的不是你需要的,就算她給予的是使事情化簡為繁的,她畢竟是出於愛而在無私給予;

二是「愧疚激將法」——由於她所給予的,往往是使事情化簡為繁的,你必然會採取一種推推搡搡的態度;在推搡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用力過猛的情況;用力過猛,對她造成傷害,你只好感到愧疚。

人們習慣於歌頌愛,讚美愛,彷彿這個世界上只要有了愛,事情就好辦了。

事實是,這個世界上的很多「問題」,恰恰是「愛」引起的。「愛」這種情緒,一旦橫衝直撞起來,一意孤行起來,結果往往是雞犬不寧。

私下裡,多少次,我暗暗希望父母不那麼「愛」我,能在兢兢業業地愛我的同時,打個盹,偷個懶,走點神,這樣我可以趁著這會兒工夫,在他們的視線之外,自由地奔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