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除了控糖,還要注意腎功能衰竭,醫生教你如何預防


郭先生患糖尿病多年 , 前幾天他所在部門組織體檢,體檢結果一出來,連體檢中心的人都嚇了一跳,趕緊打電話詢問,他是不是在透析?原來因為平時血糖控制不好,老郭檢查出了腎功能衰竭。令人費解的是,糖尿病怎麼跟腎扯上了關係?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是個長期的過程,尤其對於糖尿病併發症的危害,更需多加註意。老郭的腎功能衰竭就與糖尿病併發症有關。

警惕因血糖引發的腎病

「高血糖患者如果長期沒有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就會引發多種併發症,糖尿病腎病就是嚴重的併發症之一。」

醫生說,腎臟一旦發生功能障礙,輕則血壓上升,周身乏力;中則出現浮腫、貧血、厭食等情況;重則導致心衰、消化道出血、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甚至死亡。

高血糖是如何引發腎病的呢?

醫生介紹,血糖升高,會引起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幾乎涉及全身各個組織器官,腎臟則是經常受影響的器官之一。

中醫學認為「久病入絡」,腎為絡脈聚集之所,而糖尿病腎病為糖尿病日久所致。

《聖濟總錄》認為「消渴病久,腎氣受傷,腎主水,腎氣虛憊,氣化失常。開闔不利,水液聚於體內而出現水腫」。傷陰耗氣,痰熱鬱瘀互結,阻於絡脈,形成微型癥瘕,瘕聚漸成症積。

《諸病源候論》中記載消渴症「久病變成癰疽,或成水疾」,《衛生家寶》中則記載「疾久之,或變為水腫,或發背瘡……至死不救」,明確了消渴症遷延不愈會轉變為水腫,同時病情較為嚴重、無法根治。

另外,高血糖帶來的血管病變,如果合併高血壓病,也可能會導致腎臟慢性缺血。

醫生提醒,預防腎臟病變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控制要好血糖;其次,積極治療高血壓病,對已經出現腎臟病變的患者,應使用低蛋白飲食,因為限制蛋白質攝取能夠遏止或延緩腎功能的進一步惡化;再次加強控制血脂及體重,尤其要控制油脂和糖分的攝入,

多吃蔬菜水果,不抽煙、不喝酒,養成多運動的習慣,通過運動來消耗多餘熱量,促進糖分分解,減輕腎臟負擔。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配合中藥治療,可以改善疾病預後。

手腳麻痛需警惕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於中醫「痹證」「痿證」「痛證」等範疇。

近年來隨著中醫學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不斷研究,認為脾腎陽虛、寒凝經脈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根本原因,氣滯血瘀、脈絡瘀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病機關鍵,氣陰兩虛、內寒阻痹貫穿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始終。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病後有幾個比較典型的表現。

? 肢體麻木

手腳麻木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早期典型癥狀。表現為從遠端開始對稱性地向上發展,還會出現襪套樣感覺、踩棉花感、蟻走感等。

? 腹脹

便秘、腹脹,嚴重時會出現腸梗阻,糖尿病病史 15 年以上者易發。

? 疼痛

發生率在 10% ~ 20%,為典型的神經病理性疼痛,表現為電擊樣疼痛、針刺、火烤、撕裂樣疼痛,往往輕微的觸碰就會誘發。

? 出汗

有患者一吃飯就出汗,或睡醒時出一身汗,多發生在老年人且較胖的患者身上。

醫生介紹,預防控制神經病變首要措施是控制血糖穩定在合適範圍;其次要養成每天自查足部習慣,每年至少找醫生做一次詳盡的足部檢查和神經病變檢查。

糖尿病足嚴重或截肢

糖尿病足是由於高血糖合併神經或血管損害,導致糖尿病患者腳部傷口不易癒合。如果放任傷口發展,就有可能導致嚴重感染、壞死甚至截肢。

據統計,糖尿病足導致的截肢超過車禍和意外導致的截肢比例,是成年人最主要的截肢原因。

糖尿病足的發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血糖,二是血管,三是神經受損。

高血糖會對全身的神經產生損害,易導致感覺遲鈍、麻木等。神經受損使腳部即使受到損傷也不能及時發現、處理,往往錯過最佳處理時機。

有位年近 60 歲的病患,之前修剪自己腳上的繭子,結果腳上皮膚不小心被剪破發生感染。在當地一家醫院就診,做了 1 次清創加負壓,結果效果不佳,醫院建議他截肢。隨即轉院治療,經過3次在手術室清創,才徹底清除感染,並局部外用中藥(不同時期、不同創面使用不同中藥),

經過 8 個月的換藥治療才康復。醫生說,糖尿病足預防是關鍵。首先要控制好血糖。其次在生活中,保證穿合適的鞋、襪,避免腳部磨破和出現繭子。腳部有腳氣及灰指甲和繭子應及時處理。

腳部乾燥的朋友,洗完腳後注意塗潤膚油,防止乾裂導致的感染。已經有腳部麻木疼痛的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減輕或逆轉腳部的癥狀,減少糖尿病足發生的可能性。

保護足部,醫生推薦了兩種常用方法。

熏洗法

患者在家可以用艾葉加藿香各30克,煎水5分鐘泡腳,腳部比較乾燥的加桃仁 15 克。

對改善腳部麻木發涼有一定效果。

推拿按摩法

按經絡循行的路線和氣血循行的方向,以柔軟、輕和之勁推穴道,使用撫、揉、擦、壓、叩、振、動等手法。

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來激發機體內部各器官之間矛盾的相互作用,藉以改善經絡的生理作用和調節營衛氣血機能,扶正祛邪,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達到治療的目的。

按摩順序:

足趾(多用掐法)→足底(多用擦法)→足背(捏法或揉法)→足跟(叩法)→足腕(搖法),每個部位按摩 2 分鐘左右。

在按摩過程中可對一些常用穴位進行重點刺激,如選取足三裡穴、湧泉穴、三陰交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等作為主要按摩穴位 , 以指揉法環旋按揉 , 每個穴位按摩 2~3 分鐘。按摩後再輕捋(推法)小腿腓腸肌 15 分鐘。

您還有哪些健康養生方面的問題,頭條關注南方健康,三甲醫院醫生顧問持續為您提供專業的健康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