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考滿分作文:指揮棒還是獎牌

人民視覺供圖

最近,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網絡熱議。人們的觀點也非常鮮明地分成了兩派:有人認為,這位考生的知識面和閱讀量、以及對哲學問題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也有人認為,考生故意炫技,這樣的寫法不值得提倡,可以得高分但不應該是滿分。

事實上,高考作文作為唯一一道“沒有門檻”的高考題,一直都是每年高考季人們談論的熱點,而滿分作文更是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然而,滿分作文究竟應不應當承擔指揮棒式的導向作用?評判一篇高考作文好壞的標準到底是什麽?高分作文的選拔目的究竟是什麽?當這些疑問紛紛得到解答時,這篇浙江高考作文是否值得滿分也就找到了答案。

佳作還是炫技

“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鑒意義。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不少人在看到這篇作文的開頭時就已經開始“懷疑人生”,這篇2020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一經網絡發出就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和討論。文中晦澀生僻的詞語、難以理解的觀點引起網絡熱議,批判聲與讚美聲共存,不少網友甚至開始做起了文中生僻字的科普。

語文出版社原社長王旭明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中發文表示,這篇作文的文風是表達思想的需要還是為炫技?在他看來是後者。“寫文章的目的是真實曉暢讓讀者、閱聽人從文章中或者獲取大量信息,或者提升思想認識,或者美文美句的精神享受,或者兼而有之,總之不是讓讀者和閱聽人一頭霧水,七轉八繞。這是寫作教學的原則問題、方向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我是閱卷老師,我的評語是:該作文不離題,內在思路還是有的,但思維含量單薄了些,引用本無錯,但引太多則主客顛倒,以引代論,且確有炫耀之意,尤其是以文傷意更不可取。”王旭明說。

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余黨緒多年從事中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在他看來,這篇“掉書袋”式的寫作不是寫作的高境界。

“讀書多是好事,但即使讀書多,也還涉及到消化與轉化的問題,寫作是為了自由而健康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感情,是為了真實而有效地與人溝通與交流。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寫作要追求自然、明朗的文風,這與個性無關。文章可以華美,可以樸實,可以深奧,可以清新,可以樸素,但都必須真實自然,要真誠的表達,真誠是為人為文的第一要求。”余黨緒說。

余黨緒表示,此文故作深奧,追求艱澀,冷僻,看起來是博學,但處處不自然,堆砌知識,堆砌看起來高大上的經典作品和圖書,這不是風格與眾不同,而是一種炫人耳目、博取高分的手段。失去了真誠表達的意願,在技術上做文章,必然走入歧途。

不要忘了,這是一篇考場作文

在一片爭論中,不少人把對這篇文章的討論上升到文學性、哲學性的高度。對此,不少語文教育專家表示,不能因此忘了這是一篇有時間限制、有應試壓力背景下,一個少年寫出的考場作文。

據了解,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題目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對於作文閱卷,多次擔任北京高考語文閱卷點負責人的北大中文系教授漆永祥曾提出三項原則,即“兩個允許”“兩個不允許”“五個不對比”,這也被後來很多省份高考作文閱卷教師所認可。其具體內容包括:允許考生水準有限,允許學生的文章存在瑕疵。不以高校師生作文水準論高低,不以中學教師各自教學水準論高低。不跟去年考生比、不跟社會比、不跟古人比、不跟作家比、不跟課文比,只在考生中比高低、比水準、選人才。

北京高考語文研究與輔導專家、精華學校語文教師王丹寧也認為,應基於這樣的態度、結合作文題目特點審視作文。他表示,雖然自己不喜歡這篇作文,但是它可以得到滿分。

“在保證足夠創新性的同時,這篇作文符合題目要求,浙江省的考題審題難度較高,可以延伸的點很多,但這篇作文一直圍繞題目。”王丹寧說。

王丹寧表示,“在高考考場,通常我們要求孩子寫一篇文章的時間應該在40分鐘以內,他在這篇文章裡下的功夫是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的。他尊重高考,他有這樣的閱歷、積累、實力,文章沒有跑題偏題,又的確具有自己的創新,他的創新體現在語言、材料和立意,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而余黨緒認為,這篇作文可以得高分,但不應該是滿分。

“高考作文涉及公平。在高考中,分數不僅是考生自己的,其實也間接涉及別的考生。為了保持公平,閱卷應該尊重考試評價標準,嚴格按照評價標準來評分,盡可能減少閱卷者自己的個體趣味偏好。滿分作文更應謹慎、周全。這種華而不實的文章,考慮到高考寫作的特殊性,不必苛求,可以考慮給高分,但作為滿分作文,它釋放的信號很不好。”余黨緒說。

滿分作文應承擔什麽“歷史重任”

人們對這篇作文的爭論似乎最終聚焦在了滿分上。確實,當高考滿分作文在當今環境下有更加特殊的意義。

對於學生來說,高考滿分作文不僅是一篇優秀作品,在學校裡,這些文章常常被當作作文取得高分的指揮棒。從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引發的文言文熱潮,到2007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懷想天空》帶來的質樸文風熱潮。這些滿分作文往往經過老師和相關培訓機構的解構、分析,成為一系列標準化的應試模板。

一位中學生在看完這篇作文後表示:“這種作文我們都是一邊在心裡罵,一邊在老師的‘勸說’下記好詞好句,學習行文格式。沒有辦法,我們老師跟我們說的就是素材要記一些冷門的、高級的才能得高分。畢竟我只是一個學生,我也只能聽老師的話呀。”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在對這篇作文的評價中寫道,要寫成這樣,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而非背誦幾條名人名言就行的。而文字的表達如此學術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他強調,“當然,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余黨緒認為,不能忽視滿分作文的示範效應。“學生不易,評卷不必吹毛求疵;但在給滿分的問題上,還是應該謹慎和周全一點,因為滿分作文一旦傳播開來,其示範效應是不可低估的。一線教學肯定會將滿分、高分作文作為訓練的範本,作為教學的目標。所以給作文滿分應該謹慎、周全,充分評估它可能產生的消極效應”。

而有些觀點則認為,滿分作文不應當過度承擔指揮棒式的“歷史重任”,因此要淡化“滿分”。

據了解,從2017年起,北京就已不再公布高考滿分作文。在王丹寧看來,這樣的趨勢也是告訴大家,滿分作文只是對優秀作文的認可,並不意味著讓學生都將此作為標杆去仿效。

“對於這個孩子來說,靠幾百字的高考作文反映出自己12年的學習積累已經很不容易了。他一定也沒有想過自己的文章有什麽指導性,要作什麽榜樣。對於他來說,他只是想要一個高分。滿分絕不是無懈可擊的完美文章。他只要跟他這一屆的學生橫向比較,文章是一流的就夠了。”王丹寧說。

長遠來看,作文寫作不僅是一種文學能力的體現,更是在通過高考選拔人才的過程中,找到那些思想正直、品德高尚、能力優秀的年輕人。

余黨緒表示,如果回到中小學寫作教育的原初意義,寫作不僅是一種能力,寫作更是一種素養。“它不僅是遣詞造句、謀篇修辭的方法與技能,更是一個人的價值理念、思維品質、創造能力以及審美素養的綜合表現。因此,高考寫作不僅要注重能力的考察,還應站在培養公民的表達素養的高度,理性地審視檢測的內容、方式、評價標準和價值導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