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卷入饒毅舉報造假案 研發藥企曾涉藥效虛假宣傳

劃重點:

文/《財經》記者 趙天宇 孫愛民 編輯/王小

本文為《財經》與騰訊新聞獨家合作內容,謝絕轉載

學術造假“羅生門”又來。11月29日,一篇署名為“饒毅”、寫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主任李靜海的信函,引發廣泛關注。

該信函的內容中,“饒毅”先反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對其論文不端調查申請,稱其論文不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然後筆鋒一轉,指名應調查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耿美玉,稱三人涉嫌論文造假。

饒毅,今年6月就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而耿美玉正是此前刷屏的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的關鍵研究者。

《財經》記者就這封信函的真偽致電饒毅求證,對方直接掛掉,微信也未回復;其合作者、清華大學教授魯白說,這件事應該去問饒毅本人,他不方便回答與評論。《中國新聞周刊》報導,饒毅說“沒有發出,有過草稿”。

有多個消息源向《財經》記者透露,中國科學院已經知悉此事,上海藥物研究所應已在為回應做準備。

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下稱“綠谷製藥”)持有“九期一”的全球開發許可權。該公司相關人士對《財經》記者回應,耿美玉這款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的早期研究真偽,以中科院的回復口徑為主;該藥物臨床試驗的論文,目前已經向一些專業醫學期刊投稿,正在發表的流程中,處於專業評審和等待發稿的階段。

較真丨如何看待抗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上市?十大問題一起了解下

通常學術期刊會將收到的論文發給同領域專家做同行評議,只有通過同行評議論文才能正式發表。上述綠谷製藥相關人士說,如果參與評審專家數量多,反饋的周期可能會長一些。

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研究再受質疑

2019年11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有條件批準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上市注冊申請後,消息迅速刷屏,有慶賀聲,也不乏質疑者。

這款新藥,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為原料,製備獲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耿美玉領銜,與中國海洋大學、上海藥物研究所、綠谷製藥接力組隊研發的這款新藥,被視為中國首個阿爾茨海默病原創新藥。

國家藥監局稱,“九期一”是我國自主研發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獲得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支持。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十分複雜,病程時間長,治愈難度大,該藥的上市將為患者提供新的用藥選擇,國家藥監局同意其“有條件批準上市”。

然而,甫一面世,這款新藥就遭受質疑,包括該藥的Ⅲ期臨床試驗數據“顯得”略為不合常理,採用的ADAS-cog量表療效判定方法恐受主觀乾預,生物標誌物不明確等。

緊接著,有人質疑這款藥物的早期科研結論。這一新藥的研究持續了22年,可耿美玉等人至今僅發表過一篇有關“GV-971 ”的論文。

“GV-971 ”,是“九期一”藥品早期研究時使用的代碼。這篇論文在今年9月的《細胞研究(英文版)》(Cell Research)上發表,該期刊由自然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合作出版。

這篇論文顯示,在阿爾茨海默病的進程中,腸道菌群失衡導致外周血中苯丙氨酸和異亮氨酸的異常增加,進而誘導外周促炎性Th1細胞的分化和增殖,並促進其腦內侵潤。侵潤入腦的Th1細胞和腦內固有的M1型小膠質細胞共同活化,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神經炎病的發生。

同步,該團隊發現新型阿爾茨海默病治療藥物GV-971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降低外周相關代謝產物苯丙氨酸/異亮氨酸的積累,減輕腦內神經炎病,進而改善認知障礙,達到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效果。

11月28日署名“饒毅”的這則信函中就直接稱,今年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耿美玉研究員作為通訊作者的文章 (Wang et al Cell Research 29:787-803),號稱其發明的藥物 GV971 能夠通過腸道菌群治療小鼠的阿爾茨海默病。“這篇文章,不造假是不可能的”。

信函中,“饒毅”稱,他如今實名舉報此事,“為中國科學界洗刷冤罪殺機”。

《財經》記者查到,全球學術圈知名打假網站PubPeer上,也有用戶指出上述論文有造假之嫌,存在圖片不當裁剪、一圖多用等問題。這篇論文有26個署名作者。

截至11月28日,PubPeer上已有多位用戶質疑耿美玉參與的7篇論文或有造假之嫌。

對此,上述綠谷製藥相關人士回應稱,“九期一”早期研究真偽,以中科院的回復口徑為主。

綠谷製藥此前因“中華靈芝寶”的抗癌效果誇大宣傳,在2000年被原國家藥監局收回該藥品的廣告審查批文,因而今年阿爾茨海默病新藥消息一出時,有質疑者重提舊事。

“九期一”走的是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國家藥監局給予其“有條件批準上市”,這也引來質疑者。

“有條件審批是因為在新藥申報資料中,關於大鼠長期致癌性試驗正式報告還沒有提交,但是試驗已經完成,統計結果也已經全部完成,表明這個藥物與致癌性沒有任何相關性。”耿美玉說。

常規來講,一個藥物所有資料全部正式報告完成之後,才可以提交並發新藥證書。據耿美玉說,國家藥監局考慮到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需求量非常大,特別是基於現在已經完成的大鼠致癌試驗結果,所以允許該藥物先上市,同時3個月之內把資料補交上去。

同時,國家藥監局要求申請人在這款新藥上市後,繼續進行藥理機制方面的研究和長期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完善分析方法,按時提交有關試驗數據。

耿美玉說,接下來會按照國家藥監局的要求,做新藥上市之後再評價,以及真實世界的研究。

11月29日晚,上述綠谷製藥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該藥物臨床試驗的論文,目前已經向一些專業醫學期刊投稿,正在發表的流程中,處於專業評審和等待發稿的階段。

“九期一”不是中國第一個以這樣的方式獲得市場準入的藥品,不過,可謂是這一規則引發爭議最大的一個。

1名院士、2名教授被卷入

署名“饒毅”的這篇信函,除了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調查耿美玉,還涉及兩位研究人員,一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另一位是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

這篇信函的內容之一,是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調查裴鋼在1999 年,用該機構三項經費(39630130, 39625015 和 39825110),支持其發表的論文(Ling et al., PNAS 96:7922-7927)。信函中寫道,“該篇論文的圖3、圖4、圖5 是不可能真實的,只有造假才能產生(眾所周知 GPCR 需要七重跨膜區域才有功能,裴鋼號稱只要5重跨膜,而且居然兩個GPCRs都是這樣的,出了3個同樣錯誤的圖)”。

國家自然基金委網站上,有科研不端行為舉報的地址、電話、郵箱,其受理範圍為,"接受在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評審、資助與實施以及基金管理活動中發生違背科學道德和違反科學基金管理規定等的不端行為舉報。"

在“饒毅”舉報信函在網上現身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隨即回應媒體稱,目前正在調查核實“饒毅”舉報信函一事。

該信函中說,“貴委 20 年不觸及這一問題,現在這是實名舉報,貴委不要推卸躲避,洗刷中國科學院因這篇造假文章選出院士的冤罪殺機。”饒毅曾參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後落選。

裴鋼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該院網站的消息還顯示:裴鋼,2007年8月至2016年9月任同濟大學校長。現任“幹細胞及轉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專家組召集人,Cell Research雜誌主編等。

“饒毅”在信函中質疑的另一位研究人員,是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饒毅”在文中稱其“17 年如一日明目張膽的造假”。

這並不是李紅良第一次被迫面臨學術造假的質問。

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在2017年4月,就收到過關於李紅良團隊在論文中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匿名舉報。之後,在2018年1月29日,武漢大學在官方微博發布調查意見,稱“李紅良團隊不存在偽造科研數據的行為”。

該調查意見中說,2017年12月18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織包括3名校外院士組成的5人專家組對李紅良團隊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的CFLAR和TIMBIM1兩篇論文進行了學術調查,專家組一致認為“不存在偽造科研數據的行為”。

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在上述調查意見中說,舉報涉及的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PGS5論文中的個別圖片問題,李紅良團隊已通過正常程序與編輯部進行聯繫更正;舉報涉及的《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論文中的個別圖片在線版與正式版的不一致性,屬於出版過程中編輯和校對問題。

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認為,“李紅良團隊被舉報的相關內容不存在學術造假行為,但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個別疏漏,建議以後更加嚴謹細致。”

11月29日,正是武漢大學126周年的校慶日。截至記者發稿,武漢大學對外宣傳部門未對上述風波做回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