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連平: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前低後穩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連平

  預計2018年四季度經濟增速可能為6.4%,全年增速在6.6%左右,2019年經濟增速可能在6.3%左右。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主要體現在上半年。隨著巨集觀政策效果顯現,下半年經濟運行將趨好轉,全年經濟增速可能前降後穩。

政策逆向調節推動增長緩中趨穩政策逆向調節推動增長緩中趨穩

  1.全球經濟增速放緩 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美國經濟增長動力減弱。2019年個人消費和私人投資依然會支撐美國經濟擴張,但由於減稅刺激效果邊際遞減,兩大動力緩慢走弱,經濟增速將隨之放緩。而貿易保護和美聯儲加息等政策疊加,將對經濟增長將造成負面影響。預計2019年美國經濟將迎來擴張轉捩點。儘管如此,美國經濟可能不至於失速,通脹溫和、就業相對穩定、房地產市場和居民債務水準表現良好,都意味著當下的擴張周期可能刷新歷史記錄,同時也表明其已至尾聲。創新驅動模式和靈活政策調控是支撐美國經濟延續擴張的重要原因。預計美國經濟2018年增長2.9%,比2017年加快0.7個百分點,2019年增速可能降至2.5%。

  歐洲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內需仍是歐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隨著歐央行退出寬鬆政策且可能在2019年首次加息,未來內需的拉動作用將有所減弱。儘管歐盟與多國達成貿易協定,但由於貿易環境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2019年出口的拉動作用難以明顯回升。加上英國脫歐負面效應顯現、政策刺激空間有限、民眾不滿情緒上升、政治風險猶存,預計2019年歐盟經濟增長1.5%,較2018年明顯放緩。

  日本經濟維持小幅增長。2019年消費稅率上調對日本經濟衝擊有限,日本央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對經濟擴張有利。但私人消費和私人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不夠強勁,出口仍受外部環境影響,勞動力不足矛盾日益突出,日本經濟增長缺乏韌性。隨著賽期臨近,東京奧運會基建投資拉動GDP的作用可能在2019年下半年減弱。預計2019年日本經濟增長1.0%。

  新興經濟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19年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受外部環境干擾明顯。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對以資源生產加工和出口為主的國家有顯著影響,貿易保護主義和國際市場需求放緩則會放大這一影響。隨著美聯儲進一步加息,全球流動性收緊趨勢在2019年扭轉的可能性較小,新興經濟體仍將面臨貨幣貶值和資金流出壓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不利於經濟平穩增長。預計2019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4.6%。

  預計2018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8%,2019年增速下滑至3.6%。其中,發達國家2018年經濟增長2.4%,2019年增長2.0%;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2018年經濟增長4.8%,2019年增速為4.6%。

  全球經濟面臨四方面突出風險。2019年全球經濟存在更多不確定性。一是國際貿易體系改革風險。多邊貿易體系改革愈發成為共識,但在是否遵循現有基本原則和核心價值觀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觀點明顯不一致。二是明顯增多的政治風險。美國政府頻頻“關門”、英國“脫歐談判”陷入僵局、歐盟機構長官人換屆選舉、地緣政治衝突持續更新等事件影響相互疊加,由此帶來的政治經濟風險不容忽視。三是持續發展的債務風險。2019年全球債務規模或繼續攀升,發達經濟體債務風險爆發的危害性更大,新興經濟體爆發債務風險的可能性正在上升。主要經濟體央行縮表很可能引爆部分國家的債務風險。四是市場動蕩風險。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增大、全球流動性進一步收緊、全球債務規模擴大等都將加劇金融和商品市場動蕩。

  2. 內外需求同時減弱,增長步伐繼續放緩

  外需走弱導致出口放緩壓力較大。2018年出口增長較好存在明顯的應激式“搶出口”增長特徵,一方面透支了2019年的需求,另一方面抬高了同比基數。在保護主義抬頭、美國經濟增速可能放緩和部分發達經濟體政策不確定環境下,全球經濟復甦放緩,2019年外需走弱壓力加大。中美貿易摩擦存在不確定性,未來中美摩擦可能不限於貿易領域,美國可能會從知識產權保護、投資準入限制、司法監督管理、體制性改革等多方面對中國發難。2019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對外強硬的措施可能難以延續,有助於中美貿易摩擦緩和。受外需環境不確定性影響,目前已經出現出口訂單顯著減少。2019年出口增速將明顯下降,預計在5%左右。如果中美貿易談判取得成果,不排除出口狀況改善的可能,那麽出口增速可能在8%左右。進口鼓勵政策持續見效,我國將進一步削減進口關稅,降低制度性成本,擴大進口空間。受需求走弱以及高基數的影響,2019年進口高增速可能難以延續,但仍能實現10%左右的進口增長。貨物貿易順差將進一步收窄,預計為3000億美元,經常項目可能出現逆差。

  基建投資加快步伐將對投資增速起到托底作用。2018年基建大幅度回落,主要原因在於去杠杆見效、強監管落地、地方債務管控加強、PPP項目全面清查、環保力度加大、財政赤字率調低等巨集觀政策的疊加效應。2019年巨集觀政策明顯轉向,著力點在於加大基建投資力度。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確保重要基建項目資金來源。加快5G通訊、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基建項目執行進度會明顯加快。PPP項目庫清理整頓之後,將規範有序推進PPP項目高品質發展,在補短板上發揮更大作用。預計2019年基建投資增長10%,成為拉動投資的關鍵力量。在過去幾年限產作用下,高能耗製造業投資形成低基數,2018年出現修複式增長。2019年基數效應減弱,製造業盈利增速已趨回落,將難以支撐製造業投資繼續較快增長。受外需環境影響,與出口相關的製造業投資預期較弱。民間投資意願下降,擴大生產投資顯得非常謹慎,將影響製造業投資增長。預計2019年製造業投資增速下降到4%,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較快。房地產調控政策難以大幅放鬆,房價上漲勢頭得到遏製,房企資金來源壓力仍然存在。隨著土地購置款項支出減少,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有明顯回落,預計增長3-5%。綜合判斷,2019年基建投資力度加大,房地產開發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增長可能放緩,固定資產投資約增長5.8%。

  消費增長穩中略緩。2019年巨集觀政策將持續大力擴大內需,重要工作是促進消費增長。隨著消費促進政策釋放效力,服務業開放程度的提升,下調和取消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個稅改革穩步推進,將為消費增長提供新的動能。消費增長仍有三方面製約因素。一是近年來居民抵押貸款快速增長導致居民部門杠杆水準上升,抑製居民的消費支出能力,形成擠出效應。二是房地產和汽車兩大消費需求仍將受到基數及政策的抑製。建案銷售放緩對後續裝潢、家具、家電等消費帶來的影響將在2019年集中體現。隨著車輛保有量上升,汽車消費高增長時期已過,汽車類消費已經持續負增長,2019年仍將在低位徘徊。三是股票市場調整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將影響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增長,不利於消費增長。2019年消費增速可能在8.7%左右。三大需求中消費增長相對較快,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或將超過75%。

  全年經濟增速可能前低後穩。從生產供給側來看,經濟結構轉型時期傳統生產動能減弱,勞動力供給持續下滑,勞動力成本、地價成本、自然資源成本都在持續上升,並且環保約束壓力加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將在低位運行。從需求側來看,三大需求整體趨於減弱,2019年出口增速和貨物貿易順差可能明顯回落,與出口相關的製造業投資增速也將放緩。基建投資將明顯反彈回升,但難以對衝房地產開發投資和製造業投資下行。預計2018年四季度經濟增速可能為6.4%,全年增速在6.6%左右,2019年經濟增速可能在6.3%左右。面對這一局面,巨集觀政策已經開始逆向調節,且力度在不斷加大。巨集觀政策對經濟運行的作用將從2018年的適度抑控轉為2019年的支撐和托底。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主要體現在上半年。隨著巨集觀政策效果顯現,下半年經濟運行將趨好轉,全年經濟增速可能前降後穩。

  2019年仍然存在和可能出現一系列有利於經濟運行的因素。雖然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或將出現短期波動。但從長期來看我國基本面是好的,高品質發展的條件在不斷改善。2019年依然存在和可能出現六方面積極因素。一是外部壓力可能減小,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得到緩解,發達經濟體政策溢出效應也將在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後減弱。二是政策偏鬆調節有助於經濟增長,2019年經濟工作將從優化提升供給端、擴大增強需求端、扎實推進區域協調、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等方面展開,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三是產業出清帶來高品質發展動力,過去幾年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逐漸取得成效,部分行業已經出現恢復性增長。四是技術創新帶來新興產業崛起,我國科技研發能力逐漸增強,越來越多領域逐漸接近或達到全球前列。科創板有望成為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五是區域協調發展帶來產業聯動效應,經濟帶狀發展、城市群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將提供新的經濟增長空間,促進投資和消費等內需發展。六是推動改革走深走實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對外開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動能。為此,不應對2019年經濟運行過度悲觀。

  3.物價水準整體走低,通脹不是主要矛盾

  2019年整體物價上漲動力不足。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下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分別是輸入性通脹、需求拉動、流動性充裕。目前來看,這三方面因素都較弱,2019年我國物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國際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已經下行,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小;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較弱,對物價的拉動作用不強;貨幣政策將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存在流動性泛濫進而抬升物價的可能性。

  CPI同比漲幅將有所收窄。2018年核心CPI降到1.8%,全年可能在1.7%-2%之間波動,顯著低於上年0.4個百分點。核心CPI下降反映需求走弱的現實,CPI的波動中樞下降。由於2018年蔬菜價格同比漲幅在7.4%左右,遠高於上年,較高基數將導致2019年蔬菜價格同比漲幅有限,預計平均漲幅在5%以內。2019年豬肉價格處於上漲周期。隨著豬肉供給與需求結構的變化,豬周期波動已經放緩。在供給端,集中養殖逐漸替代散戶養殖,促進豬肉生產供應波動減小;在需求端,居民飲食結構的變化對豬肉的需求增長逐漸放緩,導致豬肉價格波動對整體物價的影響減弱。非食品價格運行相對比較平穩,整體漲幅可能略有收窄。由於國際原油價格回落,燃油類價格上漲空間有限。醫療服務類價格高漲形成高基數,再加上醫療服務改革全面推開,2019年非食品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加大消費品進口力度,削減進口關稅,也將對消費價格上漲起到抑製作用。2019年CPI翹尾因素平均在1%左右,新漲價因素較弱,全年CPI平均漲幅可能在1.8%左右。

  部分月份PPI可能出現負增長。2018年三季度以來PPI同比漲幅呈逐月下降趨勢,原因是去產能導致上遊工業品價格上漲效應遞減和輸入性通脹壓力明顯減輕。2019年國內需求難以顯著走強,需求拉動PPI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上遊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落將逐漸傳遞到工業生產領域;下遊消費需求偏弱,製造業訂單已經明顯下降,對工業生產環節的帶動作用有限。2019年PPI翹尾因素平均為1%左右,比2018年大幅下降1.8個百分點。PPI缺乏新漲價動力,新漲價因素可能在-0.5%到0.5%。預計2019年PPI平均漲幅降到0.5%-1.5%,取中值為1%,不排除有的月份可能出現負增長。積極政策著力點在於基建投資,可能對相關工業產品帶來階段性拉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緩解國內工業價格整體陷入通縮的風險。

  2019年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滯脹”風險。如前所述,2019年整體物價不會大幅上漲。當前中國經濟正在發生一系列結構性變化,並不具備形成“高通脹”的條件,所以經濟中不存在“脹”的風險。但是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從某種意義上講“滯”的風險仍然存在。但這種所謂的“滯”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增長停滯”,而是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對其他風險隱患顯性化帶來壓力。可見,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不是通脹問題,而是需求放緩過快的問題。

  4. 樓市成交同比負增,開發投資前降後穩

  房地產市場成交趨勢性下行。預計2019年建案銷售面積同比增速約-5%左右。其中,一二線城市在政策邊際改善之下,市場成交活躍度可能有所提升,銷售面積同比可能實現約0-5%的小幅增長;三四線城市由於失去強政策托底且需求被透支,可能重回基本面下行通道,銷售面積同比或下降至-10%左右。但從中長期看,城鎮化使我國依然具備一定的新增住房需求基礎。按目前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2-1.4個百分點的速度,未來幾年內由城鎮化帶來的年均新增住房面積約為6-7億平方米,在全年銷售面積中佔比超過三分之一,仍是影響樓市剛需的主要因素。

  房價走勢依然離不開分化主題。隨著成交持續走弱,一二線城市郊區盤和三四線城市房價有望出現松動而下行,缺乏刺激政策“加持”並且在過去一段時間需求被透支的三四線城市還需要警惕房價下行風險。由於“四限”持續時間較久,政策邊際改善後,一二線城市中心區域存在房價補漲的潛在壓力。

  開發企業可能采取“慢補庫+快周轉”的模式。行業融資管道受限使資金面總體較為緊張,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主要依靠企業自籌資金和定金及預收款,房地產企業的拿地能力總體在降低。出於對行業利潤空間的擔憂,即便有能力拿地的房企拿地意願也可能有所減弱。加之銷售增速繼續趨勢性下降,房企拿地行為更為謹慎。受銷量持續走弱影響,2019年新開工意願總體可能下降。其中三四線城市受銷量滑坡影響新開工放緩明顯,一二線城市開工意願提升但無法改變總體開工增速下降的趨勢。對於存量土地,房企仍然有動力以加快開工速度、縮短資金回籠周期來對衝行業景氣下行、規避資金風險。

  開發投資增速可能明顯回落。2019年土地購置費預計將比上年下降,這是由於土地成交走弱將逐漸反映在遞延的土地購置費中,同時房地產投資統計口徑改變的影響將減弱。而新開工面積增速緩降特別是三四線城市開工下降可能使2019年施工面積增速有所回落,但隨著一二線城市開工比例加大,建安單價可能較上年提升。預計建安投資增速走勢靠攏甚至可能超過施工面積增速。預計2019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小幅回落,考慮政策環境的邊際改善其走勢可能前降後穩,全年增速約3%-5%。

  5.信貸增速穩中有升,M2將逐漸企穩反彈

  2019年,金融去杠杆和嚴監管的影響有所減弱,脫實向虛的表外融資經過2018年的連續負增長已經得到大規模調整。隨著財政逐漸發力和貨幣政策引導,企業部門融資可得性將逐步改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也將逐漸增強。預計2019年末信貸增速同比將升至13.5%-14.0%區間,而社融中表外融資負增長將逐漸收窄並出現反彈。

  信貸投向優化進程逐漸加快,信貸增速穩中有升。影響2019年信貸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是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表外融資持續收縮後,事實上信貸潛在需求一段時期以來都在增強。而信貸增速沒有隨表外融資收縮而反彈,主要還是貸款定價與信貸需求主體信用風險不匹配,銀行因擔心風險過高而不願大幅增加信貸投放。隨著政策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力度加大,貨幣政策定向調控力度持續增加,前期寬信用效果逐漸顯現,被壓抑的潛在信貸需求就有望被釋放出來。二是貨幣政策會延續當前調控模式,巨集觀上維持流動性總體合理充裕,常規與定向工具配合,結合視窗指導等方式引導和優化信貸資源配置結構,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促進銀行加大信貸投放。三是隨著多項政策的調整,基建投資將明顯發力,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手段,基建相關貸款有望獲得較快增長。四是樓市成交同比負增,一定程度上傳導至開發貸和居民住房貸款需求,這有利於改善房地產相關貸款在信貸佔比中較高的現狀。但這部分信貸需求的放緩可能對信貸增速的反彈形成一定拖累,而限制政策松動城市的增多將逐漸釋放新的住房貸款需求。五是商業銀行為提高資產收益將繼續逐步加大對信用卡、消費金融等領域的投放力度,預計個人短期消費貸款有望逐步加快發展。六是若貿易形勢惡化,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外貿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進一步傳導至外貿企業信貸需求;反之則反是。

  表外融資收縮步伐逐步放緩,直接融資狀況仍需進一步改善。2018年三季度以來,隨著貨幣政策偏鬆調節,社融結構數據已經反映出表外融資2018年下半年的負增長要弱於2018年上半年。2019年大概率會延續當前的態勢。一是新規實施已經數月,大量不合規表外融資已到期不再續作,表外融資收縮對於社融結構的影響也將逐漸削弱。二是表外業務的收縮已經製約到一些資信等級較低的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管道,增加了其經營壓力。監管部門也逐漸意識到表外融資作為重要融資管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表內融資定價與企業信用風險高企之間的矛盾。三是直接融資仍存改善空間,但短期內企業債融資出現快速明顯改善的可能性較小。直接融資市場規模的改善可能貫穿2019年全年。四是信貸增速的反彈也會推動社融增速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彈。綜合預計,2019年社融增速可能達到12%,全年社融增量在22.5兆左右。

  M2增速將企穩反彈。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貨幣當局將在不搞大水漫灌的情況下,適度增加流動性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穩定經濟增長。在信貸增速逐漸上行、外匯佔款小幅下降、財政支出增速反彈的態勢下,M2增速2019年將逐漸回升。預計2019年M2增速將位於8.5-10%的區間內。影響M2增速的因素仍然來自四個方面:貨幣政策將延續當前穩健基調,並保持巨集觀流動性處於合理充裕狀態;央行定向調控政策將繼續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13%之上的信貸增速將是來年M2增速的主要支撐;2019年財政支出力度可能較2018年有所改善,基建投資已經出現反彈跡象;如果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和加息進入尾聲,可能一定程度上削弱跨境資金流動對國內流動性產生的壓力。

  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2019年央行維持國內巨集觀流動性合理充裕十分必要,但又必須避免“大水漫灌”式的政策。預計2019年DR007中樞會較2018年底小幅下行至2.5%上下波動。

  6. 國際收支趨向平衡,人民幣貶值壓力減輕

  2019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經濟增速繼續放緩,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偏鬆,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中美貿易局勢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美國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美聯儲本輪加息可能接近尾聲。在此背景下,我國經常账戶可能錄得小幅逆差,跨境資金流動形勢有望保持總體穩定,但資金流出壓力仍不容忽視。隨著我國經常账戶順差明顯收窄甚至出現逆差,資本和金融账戶順差也可能收窄,我國國際收支順差規模逐漸下降並趨向基本平衡。中國經濟對外資吸引力依然較強,直接投資將保持一定規模順差。主要受中國金融市場繼續加快對外開放的影響,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項有望保持淨流入,但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其有一定影響。在美聯儲繼續小幅加息、國內貨幣政策穩健偏鬆、國際收支順差收窄和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人民幣仍有貶值壓力。如果中美貿易形勢緩解,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人民幣貶值壓力將會明顯減輕,不排除出現階段性升值的可能性。

  7. 巨集觀政策更加積極,穩增長力度將加大

  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2019年將切實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著力提振市場信心,更好地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預計財政赤字率可能從2018年的2.6%調升至3%,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在增加財政赤字額度的同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金融機構財政存款餘額超過5兆元。積極財政政策重點在於支持基建和補短板薄弱領域,對重點投資項目要求保障項目資金需求。在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約束下,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將大幅增長,2018年安排1.35兆元,2019年在2兆左右,將帶動基建投資增長加快。國家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2019年減稅將達1.5兆左右,減輕市場主體稅負,激發經濟增長活力。2019年將推進結構性減稅,加大財稅優惠和稅收返還力度,大幅度降低零售業、中小微生產企業的整體稅負。推進增值稅改革,下調增值稅稅率,擴大高技術產業投資支出、科技創新研發費用的稅前抵扣優惠,還可能探討企業所得稅率的下調。未來將加快個稅起徵點改革和擴大抵扣項目落地實施,降低工薪階層稅負,提升居民消費能力。

  穩健貨幣政策邊際定向放鬆,監管彈性進一步增強。2019年貨幣政策將以“穩貨幣、增信用”的方式去配合“寬財政、促投資”。2019年存準率仍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但幅度和頻率會小於2018年。存準率繼續下調的理由,一是經濟仍有下行壓力,需要金融加大力度給予支持,尤其是在非信貸融資推進存在一定瓶頸的情況下,信貸適度加快投放步伐可能性較大,這就需要銀行負債端保持良好的狀態。二是2019年外匯佔款可能處在較低水準,因此需要通過存準率的下降來適度增加市場流動性。但為了避免“大水漫灌”,在流動性已基本達成合理充裕的條件下,存準率不可能持續大幅下調。在美聯儲2019年仍有可能加息1-2次、美國對華遏製政策進一步推進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和資本流動性依然有可能承受壓力,此時降息則有可能增大這種壓力。從中美利差看,一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倒掛,即使不降息,其他利率也可能走向倒掛。若再降息則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相應的壓力。而國內融資成本的下降可以采取的舉措不少,包括定向降準,增加低成本的信貸,在保持市場流動性同時降低市場利率水準等等。

  未來央行可能繼續運用各種工具引導流動性的流向配置和期限配置等,並將常規政策工具與結構性流動性管理工具相組合。“定向松動”應該是2019年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的操作方向,定向降準+貨幣市場工具調整將是基本的工具組合。流動性管理工具更加靈活,監管彈性將進一步增強。2018年央行已經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和結構性流動性管理工具使用中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性的組合。未來在穩健貨幣政策框架下,央行可能進一步提升組合型政策工具對於市場的傳導效率,從流量、流向以及期限等多個維度有效進行“滴灌”,防止“大水漫灌”。2019年,當出現流動性偏緊狀況時,央行仍會采取類似降準置換MLF的方法實施流動性定向支持。同時,央行等相關監管部門完全可能進一步將涉及相關行業的監管指標彈性“定向增強”,以配合定向支持的政策導向。

  房地產政策可能適度結構化調整。2019年房地產調控政策仍將堅持“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原則,但在行業內外部需求因素的影響下,調控政策可能適度結構性松動。一二線和三四線、供給端和需求端將呈差異化,各地可能自下而上局部進行調整。一二線城市以保障剛需和置換型改善需求為重點,適當松動過緊的行政管制措施;三四線城市區別對待棚改安置,對已完成去庫存的地區取消或減少貨幣化安置。房貸利率有見頂回調之勢,部分城市的銀行可能小幅下調個人抵押貸款利率,加快放款速度。對於主要提供剛需改需住房的房企,資金緊張的局面可能得到一定的緩解。就長效機制來看,住房租賃供給格局將隨著國資房企在建項目集中入市而發生顯著變化,國資房企也有望提供更穩妥的運營方案;預售制度改革或是長期方向,但短期可能暫緩;房地產稅可能在立法層面取得進展,初步頒布的方案可能相對溫和。

  課題負責人:連平。課題組成員:周昆平、唐建偉、鄂永健、劉學智、陳冀、夏丹、何飛。

  (本文作者介紹: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40人論壇成員和理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