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新研究!多吃這種油,會導致身體發炎…

播放GIF

撰文 - 新新

最近,中國科學家在《Gut》上發表了一項題為《膳食脂肪對腸道微生物群和糞便代謝物的影響》的研究。

這項研究讓許多營養學家堅定地站隊低脂飲食,抨擊高脂飲食。今天,我們來看看這篇研究到底講了什麼。

這項研究募集了 217 名沒有疾病、體重正常的健康人士(平均年齡 23 歲、BMI 指數<28 kg / ㎡ ),進行 6 個月飲食乾預隨機試驗。

首先,研究人員將這 217人分成 3 組:

低脂高碳水組:脂肪 20%,碳水化合物 67%,蛋白質 13%,膳食纖維 14克

中脂高碳水組:脂肪 30%,碳水化合物 57%,蛋白質 13%,膳食纖維 14克

高脂高碳水組:脂肪 40%,碳水化合物 48%,蛋白質 12%,膳食纖維 14克

百分比指的是供能比。以第一組為例,如果參加者一天攝入的能量為 2000 卡,其中 2000*20%=400卡為脂肪, 2000*67%=1340卡為碳水化合物,2000*13%=260卡為蛋白質。

只要仔細閱讀論文,就會發現,這三組都屬於 高碳水飲食,最低組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也高達48%

參與者主要從大米、小麥粉中攝入碳水化合物,從 大豆油 中攝取脂肪。

另外,雖然三組的膳食纖維都是 14 g,但三組攝入的 抗性澱粉數量 並不相同。實驗人員認為,抗性澱粉不屬於膳食纖維,所以並沒有控制抗性澱粉變數。

先記住 大豆油抗性澱粉 這兩點,我們等下會多次提到。

6個月的實驗結束後,三組人發生了什麼變化?

01

///

三組各項身體指標正常

在參加實驗前,三組人員飲食構成相差無幾,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供能比分別是大約 31%、55%、14%,膳食纖維攝入量為 13 克左右。

但 6 個月的飲食乾預後,三組體重、腰圍、膽固醇指標 均降低,其中低脂高碳水組降低更多,而在其他血脂表現上,三組也都維持在 正常值 內。

02

///

腸道菌群數量變化

1.腸道菌群多樣性

雖然身體指標沒有明顯變化,但研究者指出:高脂組的腸道菌群 多樣性 減少了。

可是這種減少的說法值得商榷。

因為研究者在實驗使用了三種計算菌群多樣性的指數,其中兩種(Ace 和 Chao 1 index)指數並沒有顯著差距,只有最後一種指數(Shannon index)顯示有顯著差距。

我們可以實際來看圖中的變化:

2.各別菌群數量變化

在各別菌群的變化上,可以看出高脂高碳水組菌群的 Alistipes 、擬桿菌屬(Bacteroides)數量上升,而布勞特氏菌屬(Blautia)和糞桿菌屬( Faecalibacterium)數量減少。

研究人員發現,在此研究中,布勞特氏菌屬的變化和膽固醇指標(TC、LDL-C、non-HDL-C) 負相關,而擬桿菌的變化和這些指標正相關。

也就是說:高脂肪組的布勞特氏菌屬變少,而 Alistipes、擬桿菌增多,並且出現膽固醇指標上升的情形。

這裡需要說明:

第一,相關性不代表因果性,這個實驗並不能說明擬桿菌的增加,會讓膽固醇指標增加。

第二,我們公眾號多次解釋過,高膽固醇並不是糟糕的指標。相反,膽固醇過低反而會讓中風風險上升。

另外,論文還提到,擬桿菌和 Alistipes 在 2 型糖尿病病人菌群中比較豐富。但其實 Alistipes 和擬桿菌屬都屬於有益菌種,對腸道健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擬桿菌可幫助人體分解多糖,提高營養利用率,還能增強免疫力

只有當腸道菌群嚴重失衡,才會引發健康問題,而實驗中的變化比例,並未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實驗結束後,三組人員依舊非常健康,各項指標(血糖、血壓、胰島素敏感度)並無明顯變化。

03

///

糞便構成變化

除了腸道菌群變化,三組的糞便構成也出現了變化。

相較低脂高碳水組,高脂高碳水組的糞便,短鏈脂肪酸含量減少,發炎物質 花生四烯酸 含量上升。

糞便中花生四烯酸濃度的升高,說明炎症水準升高

花生四烯酸是怎麼來的呢?真的是從高脂飲食來的嗎?Yes,但,這種物質是 從大豆油一類的油脂 轉化而來。

花生四烯酸是一種 omega-6 不飽和脂肪酸,由 亞油酸 轉化而來。亞油酸也是一種 omega-6,是多種植物種子油的主要成分,其中大豆油含有 50% 以上的亞油酸。

高脂高碳水組吃了 大量大豆油,從而升高了大便中的花生四烯酸濃度。(吃大豆油為什麼不好?看這篇)

04

///

炎症指標

最後,比起低脂高碳水組,高脂高碳水組的炎症指標 hs-CRP 升高,炎症介質 TXB2 的血漿濃度增加了,其他炎症因子沒有明顯變化。

hs-CRP 指標是檢驗炎症水準的重要指標,通常我國健康人群 hs-CRP 水準的中位數範圍為 0.58~1.13mg/L。

許多公眾號立刻拍出一個結論:高脂飲食會導致炎症!

但只要仔細去看研究結果,就會發現高脂高碳水組的 hs-CRP 隻升高了 0.1 mg/L,這個炎症水準還是在健康標準內。

而且,高脂高碳水組攝入了 omega-6 含量高、容易引起發炎的大豆油,炎症水準升高,也是符合情理。

05

///

這項研究存在的問題

到這裡,我們要講一下這項研究的最大問題:沒有控制好每一組的 纖維攝入量 ——而纖維的攝入,是目前研究發現,與腸道菌群平衡息息相關的膳食營養素。

雖然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將 3 組的「纖維」攝入量控制在 14g,但我們在仔細閱讀論文後發現:研究人員並沒有將抗性澱粉納入纖維範圍

但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的定義,抗性澱粉屬於膳食纖維。作為膳食纖維的抗性澱粉,已被多項研究證實,有助腸道健康。

我們根據這篇論文附表中提供的三組熱量和飲食構成,估算出 低脂高碳水組高脂高碳水組 之間的抗性澱粉攝入差距。

以男性組為例,低脂高碳水組消耗的碳水化合物為 2094*66%=1382 卡。1 克碳水化合物提供 4 卡能量,因此該組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為 1382/4=345.5 克。

因為參加者主要的食物來源為大米和麵包,如果各自提供一半的能量來源,那麼可以估算出:

低脂高碳水組攝入的抗性澱粉為 345.5*2.5%=8.64克。

高脂高碳水組攝入的抗性澱粉為 2103*46%/4*2.5%=6.05克。

兩組的抗性澱粉攝入量相差了 2.59 克。

根據估算,低脂高碳水組 比 高脂高碳水組 多攝入了 2.59 g 的纖維

此外,實驗中使用的 大豆油,被證實有導致發炎的問題,是我們一直以來都不推薦的脂肪。

最後,實驗中的「低碳組」,其實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佔到 48%,在一日飲食中碳水攝入量高達 240 克,這個分量 並不是低碳水飲食的正確比例

因為實驗沒有控制住所有變因,所以我們實在很難確定,


腸道菌群的變化

糞便中短鏈脂肪酸的減少

炎症指標的些微上升

這讓實驗結果一切都變得很不明確。

我們來快速總結一下這篇論文帶來的啟示:

1.高碳水高脂肪飲食≠低碳水高脂肪飲食

論文中的高脂肪飲食,碳水供能比高達 48%,屬於高碳水高脂肪飲食。而我們一直以來倡導的低碳水高脂肪飲食,要求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在 30% 以下。

這兩種飲食根本不是同一種飲食,不能混為一談。

2.低碳水飲食要選用優質脂肪

低碳水高脂肪飲食應該選擇優質的脂肪,如果天天吃反式脂肪,就算吃低碳水也不代表健康。精鍊種子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中的 omega-6 比例很高,這些油都會提升炎症水準。

這篇論文中選取的脂肪大部分來源於大豆油,不是我們推薦的脂肪。

3.低碳水飲食也要攝取足夠膳食纖維

低碳水飲食除了要攝入優質脂肪,還要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我們推薦大家每日攝入 800 克 左右的蔬菜,就是因為膳食纖維對腸道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4.論文中的飲食,與范老師推薦的相近

這篇論文發出後,國內知名營養專家范老師發了長文,抨擊了一番高脂肪飲食。但事實上,論文中提到的高脂肪高碳水飲食,其實是范老師一直推薦的飲食方式。

范老師在自己的公眾號提過,碳水化合物比例在 50%-55% 最好,而本篇論文中的高脂肪飲食組的碳水供能比為 48%,非常接近她平時推薦的攝入比。

06

///

如果你看到高脂飲食相關論文

關於飲食,時不時會有一些新的研究出現。有些研究互相佐證,有些研究卻互相矛盾。如果我們能提升辨別能力,就可以從中發現最值得信任的研究。

以高脂飲食研究為例,以後看到時,我們不妨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這是人類研究,還是動物研究?

2、這是問卷調查研究,還是隨機試驗研究?

3、研究中提到的脂肪,用的是什麼脂肪?

4、高脂飲食的同時,是否糖攝入也高?

5、研究有沒有控制其他變數?

這些問題的答案,決定了這篇研究的質量。

回復「吃」獲取一份低碳水食譜!

參考文獻

[1]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

[2] 郭晗, 張捷, 楊碩, 喬蕊 《腸道微生物與人類疾病關係的研究進展》

[3] 郭壯 《應用焦磷酸測序技術對不同人群腸道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研究》

[4] 李亞丹 任宏偉 吳彥彬 邊艷青 《擬桿菌與腸道微生態》

[5] 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19/01/18/gutjnl-2018-317609.long

[6]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78588/?

[7]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468538/?

[8]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386193/?

[9]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621820/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