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交朋友不如擼貓?

“人際交往好累哦,不如回家擼貓。”

類似的話,行走君在不少人的微博小號裡見過。

光寵物們毛茸茸的外表就讓人治愈呢,相處的體驗感必然不同。但你有觀察過自己,在和寵物相處時的狀態嗎?

表達、想法、對策,或許我們可以從中借鑒點什麽。

我不是非要被理解。

和人在一起

“為什麽總是不理解我呢?”

“明明我的想法比較周到,他為什麽總跟我過不去?”

——“我覺得你很喜歡植物哦。”

——“不,也不是所有的都喜歡。”

哪怕對方想傳達的是關注與關心,我們也總是因為想被理解,就急於傳達“正確”的信息。沒理解對方的意圖,還往往用否定來糾正,這就很容易破壞對方的心情了,氛圍也變味。

和寵物在一起

只要陪伴的撫慰就很好呵。

多些包容吧。

和人在一起

“我不是說好幾次了,怎麽還不明白?”

“這麽簡單他都學不會啊?”

“都不對我好,我再這樣不就是熱臉貼冷屁股麽?”

然後在心裡默默計算,計劃以牙還牙。而一旦對方感覺他在你心裡的價值感降低了,可能作為報復也會進一步減少自己的付出。於是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越是親密的關係中,這種“心裡不平衡”於是暗暗較勁的情況就越是常見。就像小時候,當我們和父母鬧變扭,默認接受了他們的示好就是認慫,於是抗爭到底。

強自尊讓我們鑽牛角尖。

和寵物在一起

“怎麽又尿地毯上?好吧麻麻再原諒你一次,下次就要打你咯!”

自身價值感,跟外物關係不大。

和人在一起

“又放我鴿子?看來工作真比我重要得多。”

——“他真的好有才華啊,還感覺很靠譜。”

——“但我聽說他性格特別差勁,很多人都煩他。”

當朋友誇起一個自己討厭的人,很多人下意識就會進行反駁。其實這只會讓對方很不舒服。歸根結底,這源於內心的嫉妒,好像別人的價值低了,自己的價值就高了,甚至豎起很多假想敵。

和寵物在一起

(客人來了)“這就跟阿姨跑了?一點好吃的就被收買了?吃的比麻麻重要是不是?”

(客人走了)“還是麻麻最貼心的孩子!”

不如直截了當地表達情感。

和人在一起

“我不需要啦。”(其實給過來,也可以“勉為其難”接受。)

“你要實在是忙,也可以算了!”(看似給了選擇,其實給的都是壓力。)

“這是為你好。”(很多時候等同於“如果不照我說的做,我心裡就不舒服”,這些語言從“利己”被包裝成了“利他”。)

回想我們經常在想哭的時候發火了,在難受的時候強裝自己很精神,想拒絕的時候怕被別人討厭不敢說出口,連喜歡和讚揚的話也會收斂表達……

不理解別人的意思可能會惹得對方不開心,別人沒有解讀出我們的意思,我們自己又會生悶氣……無法在“你猜我猜”中解脫。

和寵物在一起

“你這樣麻麻會傷心的……”

“誰家的寶寶這麽可愛呀?我最喜歡你了!”

心理學家Debbie Custance曾說,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其實極其簡單純粹,但正是這種簡單與純粹,孕育出了巨大的復甦與安慰的力量。

人類與寵物雙向陪伴,準確地來說,是他們用大部分的生命在陪伴著我們。眼神裡的誠懇、信任和接納,無時無刻不療愈著我們的生命。

而和寵物相處之所以相對輕鬆,因為我們期待的和索取的都少得多。

即使他們無法填滿人類所有的情感需求,但那些簡單純粹的、直率坦誠的、溫柔包容的,那些在和寵物相處時才會被激發的耐心和童心,當蔓延鋪開在生活裡,我們會輕鬆許多。

對了,也多用對待寵物的溫柔,對待自己。

晚安。周末愉快。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封面及插圖來自網絡

歌曲 | 大象體操 -《被子 Quilt》

編輯 | 木目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