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歸僑二代堅守父輩畫室:永不褪色的炭精畫

位於福建泉州老城區中山路的“相如畫室”有些陳舊。 柴韻紋 攝

中新網泉州3月28日電 (孫虹 侯玉苗 柴韻紋)在福建泉州百年老街中山路,一家掛滿了各式逼真人像畫的古樸小店,吸引著過路人的目光。

白底紅字的“相如畫室”招牌顯得有些陳舊,店內記載著畫室歷史的字跡卻依舊清晰:“胡邁先生,生於1912年,1925年隨親堂漂泊海外,在新加坡初識繪畫,在無師指導的情況下,利用打工空閑時間,數年間刻苦自學,學得一手繪畫技術,於1935年自新加坡歸來,當年開辦‘相如畫室’……”

每天清晨,65歲的胡立人打開店門,搬出畫板和凳子,開始靜靜作畫。

“這個畫室的故事要從80多年前說起。”胡立人告訴中新網記者,1935年,他的父親胡邁從新加坡歸來,帶著自學的炭精畫手藝,在中山南路大上海理發廳旁邊開設“相如畫室”。

65歲的胡立人依然用手中的畫筆堅守父親創辦的畫室。 柯寧 攝

炭精畫又名炭畫,是以炭精粉作為顏料,以擦筆、藥棉、橡皮等為繪畫工具的一種特殊民間繪畫形式,富有立體感,易於保存。胡立人說,在照相技術並不發達的年代,人們通常把這種永不褪色的畫,當作一輩子最後留給親人的念想。

“老人年紀大了,就會到畫室畫一張自己滿意的肖像畫。突然離世的人,其家人會帶著他的照片,到畫室臨摹一張。”回憶起畫室鼎盛時期的輝煌,胡立人淡然道,“僅在泉州市區,最多的時候有十幾家畫室,後來慢慢的都關了,現在只剩下我這家。”

在胡立人老先生的記憶裡,炭精畫一開始給自己帶來頗多煩惱。“家裡有8個兄弟姐妹,只有年長我12歲的哥哥胡作人自小喜歡畫畫並學有所成,後來到香港定居。”而作為幼子的胡立人,對畫畫並無多大興趣,直到20歲那年才在父親的忠告下決定學畫。

胡立人翻看哥哥的油畫作品集。 柴韻紋 攝

“父親告訴我,學好一門手藝,才能一輩子不為生計發愁。”讓胡立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自己入門不久,父親就去世了,留下了飽含一生心血的“相如畫室”。

“從畫室拿出去的作品,一定不能丟了父親的臉”,抱著這樣的信念,胡立人潛心琢磨畫技,無人教授,就閉著眼睛琢磨父親和哥哥作畫時的樣子,花了兩三年時間終於把自己逼出了師。

時光匆匆,轉眼40多年過去了,掌握了炭精畫技術的胡立人卻愈發憂心。隨著科技的進步,數位列印時代的來臨,這門永不褪色的傳統技藝漸漸失去了往昔的光芒。

胡立人自學了修圖技術,在畫室裡兼做起了列印照片的生意。 柴韻紋 攝

十年前,胡立人自學修圖技術,在畫室裡兼做起了列印照片的生意。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他已有些力不從心,“年紀一大把了才開始學習電腦列印技術,真的很費勁,但是為了生存,為了跟上時代的腳步,我也只能去學習。”

“現在的年輕人不願從事這一行業,偶爾上門求教的又多是玩票性質的,學過之後也就不了了之。”胡立人感慨道,也許這一老行當過了不久就會消失吧。

即使如此,胡立人還是喜歡每天早上開店後,備齊炭精畫所需的材料,聚精會神地對著照片,時而深思,時而提筆,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