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根粉條裡的初心

新華社銀川8月11日電 題:一根粉條裡的初心

新華社記者荀偉、王若辰、何晨陽

一根普通的粉條,在不少人吃火鍋、酸辣粉時可能才會被注意到。但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有一種用馬鈴薯澱粉製成的粉條卻意義不同,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之為“紅粉”或“紅軍粉”。

西吉縣位於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地區。這裡地處寧夏南部山區,氣候溫涼,適宜馬鈴薯生長,馬鈴薯一度成為當地群眾的主要口糧。

白色粉條被稱為“紅粉”的背後,有一段“仁義之師”與當地群眾鮮為人知的故事。

事情得從80多年前說起。

據西吉縣委宣傳部提供的材料顯示,1935年8月,紅二十五軍作為長征途中第一支進入西吉縣的紅軍隊伍,駐扎在這片回族聚居區,因紅軍充分尊重回族群眾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被群眾稱為“仁義之師”。

紅二十五軍短暫休整後離開時,幾名傷員借住在西吉縣興隆鎮的老鄉家養傷。這些紅軍傷員來自南方,看到當地老百姓僅靠蒸、煮等方法食用馬鈴薯,便開始教他們如何利用馬鈴薯製作粉條:先將馬鈴薯攪碎,用石磨磨成粉,再經過沉澱、過杓、水煮、晾曬等近12道工序後,透亮筋道的粉條就做成了。

“當時,住在村裡的紅軍傷員手把手教我太爺爺和村民做馬鈴薯粉條,沒想到這成了我家幾代人的謀生手段。”西吉縣興隆鎮王河村村民擺世明說,從他太爺爺開始,一家四代都以製作這種粉條為生。

在當年的興隆鎮,留下的不僅有粉條,更有紅軍與當地百姓的深厚情誼。

“村民們傾其所有悉心照顧紅軍傷員,傷員們在傳授村民製粉技術的同時,也幫村民幹了不少力所能及的農活。”擺世明回憶道。

雖是小小一根粉條,但對當地百姓而言,可謂一件大事:馬鈴薯不易貯存的難題被破解,老百姓的溫飽也有了著落。

令人欣慰的是,這項製作馬鈴薯粉條的技藝,80多年來在王河村從未斷絕,一直傳承至今。

如今,小粉條給村民帶來了大收益。王河村加工粉條的農戶最多時有120多戶,靠加工出售粉條,王河村“紅軍粉”的名聲逐漸叫響,“紅軍粉”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當地以販賣粉條為主的運輸業也隨之興起。

在粉條產業的帶動下,王河村於2015年脫貧銷號,2018年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過萬元。

王河村出產的粉條,雖然廠家、商標各不相同,但包裝背面都會寫上一段關於紅軍教村民做粉條的故事,有的還會在包裝顯眼處寫上“紅粉”“紅軍粉”等字樣。

在當地群眾看來,將這種粉條稱作“紅粉”或“紅軍粉”,是紀念,更是感恩。

“當年紅軍教村民們製粉,跟如今黨和政府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是一脈相承的,時間在變,但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沒有變。”興隆鎮黨委書記慕夙說。(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