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人和蝙蝠俠 VS 異形和鐵血戰士,挖鐵血戰士的各式趣聞

或許你沒看過《鐵血戰士》系列電影,但肯定見過“鐵血戰士”的形象,或著說“Predator”的形象。沙恩·布萊克執導的《鐵血戰士》10月26日就要在中國大陸上映了,並提供 IMAX 3D 版本,屆時喜歡鐵血戰士的朋友就可以在大銀幕上看到這位外星獵手的英姿了。



鐵血戰士最早登場於電影《鐵血戰士》(Predator,1987)。片名所提到的“Predator”(即“捕食者”)指的確實是那個張牙舞爪、留著髒辮兒的外星獵手。而當時香港有關部門使用的“鐵血戰士”實則指影片中的特種兵們。


不巧,《Predator 2》於1990年上映,當時負責此項業務的部門只能硬著頭皮把這電影的名字翻譯成“鐵血戰士2”。是不是有種最後一戰系列(光環系列)的意思?



不過相信大家對 Predator 中文名字由來的故事早有耳聞,所以今天我打算講一講 Predator 的各種趣聞。下文中我就直接用“鐵血戰士”指代“Predator”一詞了。

電影《鐵血戰士》:泥漿、皮套和烈酒


說起《鐵血戰士》電影系列,最經典的定屬阿諾德·施瓦辛格主演的《鐵血戰士》。作為一部主打外星怪物的電影,本片的開始的半個多小時觀眾卻見不到鐵血戰士,所展示的只是一些鐵血戰士的“戰利品”、主視角的熱成像等鏡頭。不過這正是這些側面描寫引起了觀眾的好奇,使得之後鐵血戰士的亮相更加深入人心。



影片主要取景地在墨西哥的帕倫克和巴亞爾塔港。片中多數叢林場景都是在此拍攝。無論是樹林中潮濕的氣候,或是蚊蟲、水蛭的叮咬都讓攝製組中的硬漢們都苦不堪言。


拍攝《鐵血戰士》的決戰戲時,攝製組要求施瓦辛格泡在水坑裡,並把泥漿抹在身上。戲中的薛弗少校正是用這種方法躲避鐵血戰士追蹤的。但影片拍攝時或許比電影中更“慘烈”。夜晚的叢林氣溫很低,更何況當時施瓦辛格渾身塗滿了泥漿。據說拍攝這段戲時施瓦辛格不停地打顫,製作組拿來照明燈照射著他,試圖加熱,但也只是把泥漿烤幹了……最後製作組拿來了杜松子酒給他喝。但據說幾口酒下肚後,這個銀幕硬漢有些“微醺”了。這或許也是電影界鮮有的酒後上崗吧。



說到當年《鐵血戰士》拍攝條件艱苦,還有一個八卦很有意思。當時劇組及隨行人員幾乎全都因酒店提供的飲用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腹瀉,除了主演阿諾德·施瓦辛格和導演約翰·麥提南……可能這就是主角光環吧。


許多粉絲都知道,“鐵血戰士之父”是斯坦·溫斯頓。斯坦·溫斯頓經過多次改稿後最終確定了鐵血戰士的外貌,並且為其設計了肩炮、網兜等裝備。可最初片方並沒有直接邀請斯坦·溫斯頓,而是選擇了 Boss Film 工作室。


Boss Film 設計了一個“外星捕食者”形象,這個生物有著兩顆黃色的大眼睛;頭部很像鳥類的顱骨;每隻手有四根手指;纖細的小腿採用反關節設計……老實說,作為單純的“生物”來講,Boss Film 設計的怪物還是可以的,但要說這是為來自宇宙的獵手,恐怕就無法令人信服了。



在那個電腦特效不成熟的年代,誇張的怪物都是要靠道具和人類扮演的。而當這套鐵血戰士戲服送到影片拍攝地後,各種問題也接踵而至。當時扮演鐵血戰士的人是尚格雲頓。據說當時尚格雲頓穿上這戲服後走路搖搖晃晃,因此許多場景都得在戲服上掛威亞,並通過吊臂完成拍攝。


鐵血戰士的隱形迷彩視效需要後期處理,所以需要鐵血戰士扮演者裹上純色布料。當時劇組使用的是下圖中的紅色,這使得 Boss Film 版鐵血戰士看起來就像個龍蝦,而且演員的視線也被遮蓋,至於動作戲……幾乎沒法拍。正是因為 Boss Film 設計的戲服的實用性極低,所以根本無法拍攝決戰戲,尚格雲頓也因此離開了劇組。


不過經施瓦辛格介紹,片方聯繫到斯坦·溫斯頓,後來才有了我們熟知的鐵血戰士。為替代尚格雲頓,片方找到了凱文·彼得·豪爾扮演鐵血戰士。即使豪爾有著2.24米的傲人身高,但穿上戲服後的他依舊無法完全看清戲服外的世界——很可惜,鐵血戰士大概高2.5米。穿上戲服的豪爾在與施瓦辛格拍攝決鬥戲碼時幾乎看不見外邊,所以鐵血戰士當時揮出的幾拳確實打到了施瓦辛格……


明亮的綠色血液也是鐵血戰士的經典設定之一。電影《鐵血戰士》中就有許多展示鐵血戰士血液的戲碼。決戰時,薛弗利用血液追蹤鐵血戰士,而鐵血戰士卻故意留下血液以反追蹤。這段戲更進一步展現了鐵血戰士作為獵手的頭腦。


從後續作品的設定中我們得知血液是鐵血戰士長壽的關鍵(設定中鐵血戰士可存活1000年以上)。這種血液還可以中和具有腐蝕性的異形血液。在當時拍攝《鐵血戰士》時,劇組最開始使用橙色熒光液混合 K-Y 凝膠製作鐵血戰士的血液。可後來劇組的橙色熒光棒不夠用了,最終使用綠色熒光棒代替。無奈幾個演員和攝製組只好把之前的“橙血戲”重新拍了一遍。


後期所有鐵血戰士作品(尤其是影視作品)中這個設定也得以保留。電影中的鐵血戰士更是多次受傷,以便向觀眾展示自己綠油油的血液……


漫畫:我們早在一萬多年前就到地球了


約翰·麥提南執導的《鐵血戰士》通過 1500 萬美元的成本獲得了 9800 多萬美金的票房。這讓當時的黑馬漫畫公司注意到了這個來自太空的獵手。黑馬漫畫於1989年6月至1990年3月推出了4本鐵血戰士漫畫,名字就叫《Predator》,但也被稱為“Predator: Concrete Jungle”(有個鐵血戰士題材的遊戲也叫這名字)。


漫畫講述了偵探薛弗在調查毒品交易案件時發現鐵血戰士,後推測鐵血戰士是為追尋“某位特種兵”,之後偵探在鐵血戰士、毒梟、政府間周旋、戰鬥的故事。漫畫中的偵探薛弗正是施瓦辛格扮演的薛弗少校的弟弟。



電影《鐵血戰士2》於1990年11月在美國上映。我們能從本片的某個鏡頭看到鐵血戰士的戰利品中有異形的頭骨。這也是本片的驚喜之一。但其實二者最早的交集要比《鐵血戰士2》更早一些。


在1990年2月發行的《Dark Horse Presents #36》中,鐵血戰士首次跨界,與當時最可怕的銀幕怪物——異形——展開慘烈的廝殺。而鐵血戰士與異形的廝殺時至今日仍未終結。兩個物種間仿佛真的有種奇特的羈絆,之後的跨界合作中二者幾乎從未被分開。


下圖分別是《Aliens versus Predator versus The Terminator#1》和《Mindhunter》的封面。兩本漫畫都於2000年左右推出。可以看到無論是與同行合作,或是推廣新 IP,黑馬漫畫都十分樂意讓鐵血戰士和異形一起行動。後來“AVP”這個縮寫漸漸成為了一個分量十足的品牌。


不過要說鐵血戰士最有噱頭的跨界,還要數2007年 DC 漫畫與黑馬漫畫聯合推出的《Superman and Batman versus Aliens and Predator》了。兩家公司分別拿出了旗下最受歡迎的“老搭檔”合作。連接異形和鐵血戰士的詞終於不是“versus”了。


首先要說明一下,《Superman and Batman versus Aliens and Predator》的故事均不涉及雙方的主世界觀,是一部單純的跨界作品。14000多年前,一艘鐵血戰士飛船墜落到現今的安第斯山脈。可能是因為優秀的迫降技術,船內的鐵血戰士們毫發未損。但不習慣寒冷氣候的鐵血戰士們無法在地表生存,遂在地下定居。


時間來到現在。一群調查安第斯山脈火山異動的科學家在徒步行進途中慘遭殺害。美國。超人和蝙蝠俠分別在大都會和歌譚市發現了鐵血戰士的行蹤,這無疑讓兩名超級英雄警戒起來。


隨後克拉克·肯特(超人的人類身份)被報社派去往安第斯山脈調查極地科學家罹難事件。克拉克跟隨露易絲·萊恩等人一段路程後便獨自展開調查,他看到了被長矛擊殺計程車兵。超人又往前走了一段路,遇到了蝙蝠俠。


二人邊走邊聊,但走到一個洞口時卻遭到了鐵血戰士火炮的伏擊。超人飛了起來,蝙蝠俠卻掉入洞中。或許一場爆炸對於兩位英雄來說不算什麽,但爆炸聲引來一群異形。二人分別被異形包圍。蝙蝠俠寡不敵眾。危難之際,幾名鐵血戰士登場,迅速斬殺了數隻異形。但蝙蝠俠還沒來得及搞清狀況就被這幾隻鐵血戰士抓走了。


超人離開後不久後,露易絲就被鐵血戰士抓走了。從異形中突圍的超人驚覺事情不妙,連忙前去搭救露易絲。露易絲被超人救下後對超人說出了自己的猜測,她認為鐵血戰士們綁架自己貌似是為了引起超人的注意,之後二人便同幾名鐵血戰士往地底走去。


順著路一直走,超人找到了和鐵血戰士們在一起的蝙蝠俠。蝙蝠俠並沒有被當作俘虜關押,因為他單挑打贏了一隻身形巨大的鐵血戰士(雖然是靠小道具贏的)。蝙蝠俠贏得了尚武的鐵血戰士們的尊重,之後便在洞內展開調查。



超人、蝙蝠俠、露易絲三人聚首。通過臨時構想出的手語,蝙蝠俠還與鐵血戰士們建立了基本的溝通。他分析出鐵血戰士們崇拜太陽,而他們貌似是把超人當作太陽神了。蝙蝠俠還說道,這些鐵血戰士與以往見過的那些不同,他們遵循著古老的文化。他們原本想乘著飛船去其他星球殖民,但飛行途中飛船受損,不得不迫降至地球。這便有了最開始的故事。他們的飛船上有異形卵,一萬多年來他們仍堅持著自己的傳統文化——狩獵異形。這就說明附近的異形統統出自這裡。


蝙蝠俠最後說到鐵血戰士們行為異常的原因——火山異動。現在安第斯山脈的火山隨時面臨著噴發的可能,飛船損毀的鐵血戰士將會葬身於此。因此鐵血戰士才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實則是在求助。講到這裡,蝙蝠俠率先發表了他的意見:讓在這裡的鐵血戰士和異形自生自滅。超人卻不同意他的想法,他認為布魯斯太過無情,並表示自己將幫助鐵血戰士修好飛船,送他們離開。


與此同時,美國某處,TDI(Terrestrial Defense Initiative)正在觀察著安地斯火山,貌似他們對此有著自己的計劃……



以上就是《Superman and Batman versus Aliens and Predator》一半的內容。這個漫畫分兩冊發行,第一本的故事截止於此。對這本漫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第二本看看。

野蠻的獵手,百搭的形象


我在前文說了《鐵血戰士》的拍攝趣聞,也講了鐵血戰士在漫畫中的多次跨界。鐵血戰士的形象設計無疑成了其最大賣點。誇張、不做作的鐵血戰士也是模型愛好者的寵兒。


提到鐵血戰士的模型,不得不說說 NECA 這個牌子。NECA 旗下的可動模型系列涵蓋廣泛,涉及遊戲、漫畫、影視作品等多個領域。因為是手掌大小的玩具,這個系列的人物面部刻畫自然不會太精細,可怪物的面部處理卻非常好,或者說即使塗歪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相比收藏,NECA 的可動模型更適合把玩。


把 NECA 推出的鐵血戰士放一起來看簡直就是個圖鑒。其中還包括幾個薛弗少校。當年我也是通過 NECA 模型才知道有鐵血戰士獵犬這種生物的。



有趣的是,NECA 為配合今年沙恩·布萊克執導的《鐵血戰士》電影的上映,又推出了幾款鐵血戰士系列模型。其中有一款則是身著軍隊裝備的終極鐵血戰士,據說這個形象出自《鐵血戰士》的刪減片段。不得不說 NECA 的反應速度真快啊……


9月末,《鐵血戰士》終於宣布定檔10月26日。喜歡鐵血戰士的朋友或許注意到《鐵血戰士》是首部正式引進到中國大陸的鐵血戰士電影。並提供 IMAX 3D 版本。除了火爆的動作戲,波伊德·霍布魯克(《金剛狼3》《廢紙板拳擊手》)、奧立薇婭·瑪恩(《X戰警:天啟》《新聞編輯室》)和雅各布·特倫布萊(《房間》《奇跡男孩》)的表演同樣值得期待。


至於終極鐵血戰士究竟從何而來?兩名鐵血戰士為何相互廝殺?預告片中的這些疑點還需要各位到影院尋求答案。這次的《鐵血戰士》提供的 IMAX 3D 版本採用 IMAX DMR數字原底翻版技術逐幀處理。另外本片的戰鬥戲份還是夠量的,巨幕的視效和環繞立體聲的音效定能讓觀眾體驗到置身戰場般的刺激感,無論聲還是像,IMAX劇院都是最好的選擇,喜愛動作片的朋友們不要錯過。


本文章來源:機核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