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參觀過ITER組織 我對中國科技有了新認識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孔帆】

10月9日至11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ITER)組織在其總部法國聖寶萊·杜朗茲舉辦了2018年媒體開放日。

新華社、中新社、歐洲時報記者與來自ITER組織成員國的30名記者走進實驗基地,詳細考察了這個世界第二大國際合作項目的進展。ITER計劃是中國第一個以“平等夥伴”身份加入的國際大科學工程計劃。

與此同時,10月11日,美國能源部宣布收緊出口中國的民用核技術限制,防止中方“竊取”用於經濟及軍事用途。能源部長瑞克佩裡 (Rick Perry) 在聲明中表示:“中國致力在美中合作程式以外取得核技術,美國不能無視此舉的政治含意。”

在沒有考察ITER組織之前,我對美國這種論調還是有些緊張的,難道美國又要在尖端科技上卡我們的脖子?在ITER呆了兩天之後,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像美國這樣針對中國封鎖技術是非常可笑的,雖然短期會讓我們陷入一些困難,但長期來看,美國是在卡自己;另外,我們對自己的科技發展要有信心,雖然不能盲目自信,但是也不像《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認為的那樣,“缺了很多”。

在這裡,我強烈建議劉亞東總編輯到ITER組織參觀一下(如果他沒有去過的話),看看我們中國的科技是怎樣與世界科技界融合的。雖然我們考察的是熱核聚變這一項目,但是,它涵蓋的尖端科技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領域。

開放日期間,ITER組織總乾事貝爾納·比戈(Bernard Bigot),ITER計劃歐盟負責人多內(Tony DONNE)等相關負責人出席了媒體見面會,並就ITER計劃進展、工程風險和挑戰等與記者進行交流。

ITER組織總乾事貝爾納·比戈出席了媒體見面會,並就ITER計劃進展、工程風險和挑戰等與記者進行交流。孔帆攝。

比戈向來自各成員國的媒體介紹說,隨著傳統能源瀕臨枯竭,尋找安全、可靠、無汙染的可替代新能源成為全世界亟待攻克的難題。核聚變作為現階段最理想的新能源選擇之一,逐漸成為科技界關注的焦點,“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在此背景下因運而生。

該計劃是僅次於國際太空站的全球第二大國際大科學科研合作項目,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在建核聚變超導托卡馬克實驗裝置,俗稱“人造太陽”,旨在通過等離子體物理實驗研究,利用核聚變技術實現工業發電。

ITER組織於2007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有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七方參與,目前處於裝置建造階段。由於科研和工程突破難度極大,項目從工業設計、配件生產到運輸組裝,都需要成員國集成優勢、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目前組織共有80餘名中國籍管理和技術人員,約佔員工總數的9%,僅次於歐盟。

在ITER總部,我看到了很多很多來自中國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這些中國員工都是國內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等推薦,經過ITER層層篩選而進入這個國際組織的。

ITER內外關係與總乾事行動辦公室主任金炬來自中國科技部,他說自己也是“應聘上崗”。2011年,ITER組織的高層架構和人事管理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全球公開招聘5位副總乾事級別的管理人員,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ITER內外關係與總乾事行動辦公室主任金炬接受媒體採訪。

當時,由10位專家組成的選舉委員會對收到的76份簡歷進行嚴格打分評級後,每個職位有3到4位候選人進入面試環節。候選人要在1個半小時裡回答10位專家提出的各式各樣的問題。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由中方推薦的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讚金炬,出現在了ITER組織理事會通過的最終人選名單上。並於當年9月擔任ITER組織副總乾事一職。

人才培養難得的機遇

金炬對記者說,參與ITER國際組織,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他回憶說,當時,ITER組織中方派駐職員隻佔5%,與中國所承擔的近10%的建設經費比例不相稱,未來5到10年,甚至更遠的將來,隨著ITER計劃的深入和我國自主“建堆”的需要,核聚變人才缺口將更為明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為中國核聚變人才培養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

人才緊缺是目前最為突出的“短板”, ITER計劃研究涵蓋了數十個技術領域,每一個領域都需要很好的科學家、工程師、企業技術人員組成人才鏈來支撐研究,不只是中國,其他國家同樣也面臨著核聚變人才緊缺的問題。

即使國內機構派的出任,也要通過競爭才能被聘用,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之外,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國際合作能力也是國內工程技術人員想要進入ITER組織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2011年3月,國內核聚變界的100餘名專家代表聚集到了中國科技大學,參加了由科技部聯合教育部、中科院、中核集團召開的核聚變能發展研究人才工作會議,為核聚變人才培養出謀劃策。在國際聚變界有許多著名學者是海外華人,如果相關政策能再寬鬆點,允許拿到綠卡的華人學者也能代表中方去競爭職位,成功的幾率會高很多,中方在ITER組織的發言權和影響力也會隨之大大提升。

ITER實驗基地的磁體線圈製備車間,其中不少設備由中國提供。孔帆攝。

目前組織共有80餘名中國籍管理和技術人員,約佔員工總數的9%,僅次於歐盟。其實,如果按照技術分類等詳細統計,中國籍員工實際已經超過100人,佔比超過了11%。

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順利加入ITER建設工作中,幾乎涵蓋了聚變工程技術發展的所有重要方面,中國的知識產權也愈來愈得到有力的保障。

ITER組織中方電氣工程師張藝曾經在法國阿爾斯通工作。她對記者說,在這裡與來自各國的頂尖科學家們一起工作,能夠學到很多新的思考方式、協作方式。在這裡工作,可以說我們就是站在了“巨人”們的肩膀上。她認為,通過在這裡的歷練,中國在核聚變領域的高端人才將會越來越多。當然,這些人才又不僅僅限於這一個領域。

“我們費這大勁,讓越來越多的中國籍員工進入ITER,其實也是冒著很大‘風險’。因為這些人都是國際人才,他們一旦離開ITER組織,可能也未必一定回中國。”金炬說,但是,我們培養人才的步伐沒有停。就像鄧小平當年成千上萬地向外派遣留學生,當時也有人擔心留學生會滯留不歸。但是今天看來,留學政策不僅是一個教育政策,對科技﹑經濟建設﹑國防﹑外交及統戰等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我們這裡的人才培養政策,也是這樣一條路”,金炬說。

建設中的ITER實驗基地。孔帆攝。

在與世界融合中提升技術水準

去年11月,在中國科技部主辦的“ITER十年——回顧與展望”會議上,科技部部長萬鋼這樣說,“通過參與ITER計劃,有力提升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國際項目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能力;我國在材料科學、超導技術、精密加工等相關領域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準取得長足進步,有些技術已經成功實現產業化。我國將繼續推動ITER計劃的實施,不斷提升我國在核聚變能源領域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準,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加強國際合作,貢獻中國智慧,使我國核聚變能源研究創新能力整體進入世界前列。”

看完這一段,不太了解ITER計劃的,肯定以為是“官話”。中國加入ITER計劃,實際上包含了對它的設計技術的解讀與消化,以便用於我們國家未來的聚變能源的發展規劃。金炬說,自2008年以來,我國陸續承擔了10多個採購包的製造任務,涵蓋了ITER裝置幾乎所有關鍵部件,上百家科研院所、企業共同參與。在ITER採購包研發製造過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解決了一系列聚變工程關鍵技術。

實驗基地最關鍵的反應堆裝置,框架部分已經成型。孔帆攝。

在這個“做作業”的過程中,中國的相關科技水準得到很大提升。金炬說,就像學生一樣,光聽課還不行,得回家做作業。我們的工程師在ITER與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一起研究,我們還承擔了採購包的製造任務,這就是消化吸收。

在ITER,更為關鍵的是“技術專利共享”。ITER計劃是目前中國以全權、平等夥伴身份參加的規模最大的國際科技合作計劃,中國以提供9%的資金投入,可以享受100%的知識產權。各成員國在研發過程中,會提交自己的專利技術,而這些專利技術,將由各成員國共享。“大家都在一艘大船上,有什麽好東西最好拿出來共享,你藏著掖著,最後船沉了,你有再好的東西也沒用。”金炬這樣舉例說。

中國駐法使館科技處的秘書董琳秘書,幾年前曾經參與過ITER磁體電源採購包的製造任務,其中,變流器系統採購包全部由中方自主研發並製造;無功補償採購包一次性通過ITER組織的所有評審;脈衝高壓變電站材料採購包成功完成了特種電力變壓器、大尺寸集成性電氣艙等國內罕見設備的複雜製造和測試。他回憶說,當時很多高精尖設備和產品,歐盟禁止從中國進口,但是,通過ITER組織,一大批高精尖的中國製造進入了歐洲,並得到了肯定。

ITER組織7個成員的旗幟迎風飄揚。孔帆攝。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物理實驗平台建設能力和實驗能力都大幅提升,多項物理實驗研究成果位於世界前位;消化吸收ITER關鍵技術,深入研究未承擔的部件製造任務相關技術,並在氚循環、等離子體控制、測試包層模塊(TBM)、核環境遙操作及模擬計算等領域都取得了很大進展和突破,我國在國際聚變界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ITER總乾事比戈高度讚揚中國貢獻,認為中國起到了“典範”作用。“中國的貢獻非常、非常大,積極性很高,政府給予了充分支持。一直以來,中國總是按時按規格、高標準交付創新型的特定組件。所以,中國是這個項目建設的中堅和榜樣。”

同樣,我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將會縮小。同時,我們也要自信,在科學技術上,已經沒有人能夠長期“卡我們的脖子”。中國以全權、平等夥伴身份參加的這個規模最大的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已經讓我們看到了這個願景。

建設中的反應堆裝置,後為效果圖。(ITER供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