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舌尖上的歷史:一杓糖、一把鹽,也有著驚心動魄的故事

在餐桌上平常不過的一杓糖、一把鹽,也有著驚心動魄的故事。洞穿世界發展的歷史,秘密藏在一粒鹽、一顆糖和一株棉花中,背後的故事是一個個民族選擇和努力的結果。

鹽,是人類飲食與生存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它也曾是古代稅收的工具。在古代社會,誰控制了鹽,誰就控制了財富,南宋時,鹽稅一度佔政府總稅收的80%。據《鹽鐵論》記載,在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期間召開“鹽鐵會議”,賢良文學的一方與禦史大夫桑弘羊為代表的另一方,就鹽鐵專營、酒類專賣和平準均輸等問題展開激烈的辯論。中國古代有兩大產鹽地,山西和四川,而揚州則是鹽商聚集的最多的地方,鹽商亦是古代社會最富有的商人群體。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重指出,幾乎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作為貨幣使用。鹽是salary(報酬)的起源。鹽也曾經作為貨幣在世界的舞台上流通,公元六世紀時,摩爾的商人曾用鹽作交易的憑證,1克鹽1克黃金。古代的阿比西亞,也曾用鹽作貨幣、流通100多年。至今,中非的部分地區仍保留使用“鹽幣”的習慣。在中國雲南也有鹽幣的歷史記載。

人類對鹽的利用已盡極致,鹽礦的開採、掠奪、囤積、課稅,在今天看來顯得愚蠢和不可思議,今天的鹽如此容易獲得,並且廉價,讓我們忘記了,從人類文明開始直到100年前,鹽都是人類歷史上搜尋頻率最高的商品之一。鹽開啟了人類從事商品的國際貿易,物流運輸伴隨著貿易共生發展,從歐美的海運港口到中國的四川河運,還有穿行撒哈拉沙漠的駱駝,在中世紀,在撒哈拉運輸食鹽的駱駝已經達到了四萬頭。馬克 · 科爾蘭斯基在《萬用之物 鹽的故事》一書中記載,到了1860年,美國已經成為了食鹽的消費大國,1857~1860年,每天有350噸的英國食鹽在新奧爾良上岸進入美國。

鹽的歷史,就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歷史,由食鹽的發現與製鹽工藝、地質勘探、國際貿易、戰爭、食物的存儲與美食等編織的一個個歷史故事,供我們回味。

人人都喜歡糖或含糖的食物,從幼兒喜歡含的棒棒糖,到歐洲貴族喜歡在咖啡中加一塊方糖,還有幾乎人人都嚼過的甘蔗。在公元前300年甘蔗在印度被馴化為作物,後傳到中國、日本、中東。蔗糖經濟的發展與暴力密不可分,威尼斯貿易商憑借其強大的商業艦隊和海軍主宰了中世紀歐洲的糖貿易,隨著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威尼斯人轉移了發展目標,與葡萄牙人聯手展開了劃時代的遠航。葡萄牙人主宰世界蔗糖生產長達一百餘年,葡萄牙人駕駛著商船和小帆船發現了很多島嶼,其中之一就有位於非洲陸地不遠的聖多美島。這座小島為葡萄牙莊園主和意大利商人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也迫使數萬非洲人淪為奴隸。歐洲在16世紀對糖的消費力大增,為了滿足新需求,葡萄牙人把甘蔗種植引進了巴西,美洲成為了第四個被拉入世界蔗糖市場的大陸,甘蔗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國際性農作物,結合了亞洲植物、歐洲資本、非洲勞力、美洲土壤。

種植甘蔗必須要有高溫氣候、廣闊的土地和充足的勞動力,因此種植區域僅限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歐洲各國為了爭奪殖民地不斷爆發衝突,參與其中的有企圖統治歐洲全境的拿破侖,戰爭和貿易限制影響了砂糖的進口,拿破侖為法國學者本傑明·德萊賽爾提供了七萬英畝土地開展甜菜製糖的改良實驗,歐洲的其他國家和美國也開始競相改良甜菜品種、種植甜菜。甜菜糖在各個國家的支持下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十九世紀末,作為最大砂糖消費國的英國,甜菜糖在進口砂糖的比例已經佔75%。砂糖的歷史使命逐步走向了終結,砂糖作為世界商品的地位也逐漸動搖。這些世界商品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即光明又黑暗,同時也推動了世界貿易發展的歷程。

棉的故事始於中國和印度。中國的明代之前,棉的紡織生產已成為經濟領域中最大的產業之一,供養著數百萬的耕種者、紡紗匠和織布工。 今天的棉仍舊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是我們服裝服飾最常見的原料,也是最廣泛交易的商品,全球紡織品和服裝貿易額達到了驚人的4000億美元。棉是怎樣發展成為無所不在的商品、原料的?

在一千多年前,棉的種植和生產非常的有限,隨著技術的成熟與產業的發展,印度的棉紡織品開始遠銷日本、地中海等區域,印度次大陸被認為是公元1000年至1500年間歐亞大陸最高效的棉紡織品製造國。席卷全球的工業革命影響了紡織業,亞洲最早的機械化紡織廠在孟買落成,到1914年,印度的棉紡織業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四大。與孟買紡織業同時開展競爭的有大阪、上海,在一戰期間和戰後幾年,大阪與上海的紡織廠產能都暴增,一些日本商行和中國商行針對紡織機需求增加和進口不足的機會,開始在國內生產設備,而這樣的發展在印度沒有發生,孟買的紡織產業在這場競爭中逐步走入衰退。

在18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以英國、法國為首的歐洲國家也在進行著紡織業的變革,美國大量的棉原材料向英國供應,1811年,美國銷往英國的棉花達到了43900噸,佔英國公場使用棉花總量的56%,工業化帶來的技術創新卻沒有帶來產業顛覆的變革,英國的棉產品和原料仍舊以進口為主,試圖用羊毛、亞麻來替代棉產品的嘗試也以失敗告終,或許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限制了英國棉產業的根本性變革。

貿易打造的世界,背後是人與人交易,交易滿足了需求、付出了稀缺的成本、資源和代價,這就是經濟,當交易突破了國與國的限制,世界貿易便展現了巨大的競爭力和魅力。以糖、鹽、棉作為觀察世界經濟和貿易發展的微觀視角,希望能成為你我理解經濟在全球運行的歷史軌跡。

-----------------------------------------------

參考書籍

《萬用之物 鹽的故事》

《一粒砂糖裡的世界史》

《棉的全球史》

《貿易打造的世界》

題圖來源:storenvy.com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