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永偉:滴滴春節漲價,趁火打劫還是優化供需?

(作者陳永偉,系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比較》研究部主管。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這幾天,全國的滴滴計程車都開始漲價了!1月24日,滴滴出行的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從1月28日到2月10日,滴滴計程車將加收“春節司機服務費”。根據時間和地區的不同,加收的服務費有所差異,最高的額外收費為9元。

滴滴官方宣稱,此次增加收費是為了緩解春節期間運力的不足。春節期間,司機上街載客的動力會大大下降,這會導致運力的嚴重不足。根據滴滴方面的預測,春節期間的運力下降幅度將達到20%,這會導致大量用車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為了緩解這種局面,需要對司機進行適當的經濟激勵,鼓勵他們更多提供服務、彌補運力不足。根據滴滴的說明,春節期間的所有漲價都會交給司機,平台不會從中抽成。

漲價決定一出,就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一些用戶認為,春節期間司機載客也不容易,稍微漲點價,就相當於給他們發個紅包慰勞一下,完全可以理解。但也有一些用戶認為,本來春節打不到車就很煩惱,滴滴借用這個機會來漲價賺錢無異於趁火打劫。還有一些用戶認為,即使平台真的不從漲價部分抽成,但只要漲價真的增加了司機的勞動供給,滴滴平台從正常收入部分獲得的抽成也會水漲船高,因此滴滴的本質還是在慷他人之慨,是在拿用戶的錢支付司機的加班工資。

我們究竟應該怎麽看待滴滴的此次漲價呢?在筆者看來,如果滴滴現在公布的漲價方案全都屬實,那麽從總體上來說,它應該是可以較好平衡各方利益,促進社會福利的。

通過漲價,滴滴當然可以通過增加司機服務量來獲得更多抽成,但這並不是對漲價加以否認的理由。對於任何企業,逐利本身就不應該被否定。事實上,正如亞當·斯密所言,“我們期望的晚餐並非來自屠夫、釀酒師或是麵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特別關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逐利方式正當,那麽它不僅不會產生壞影響,而且會促進社會效率的整體改善。從這個角度看,對於滴滴漲價,我們不應該隻把眼光盯著平台,而應該看它會對司機帶來什麽、對乘客帶來什麽。

那麽,漲價會對司機帶來什麽呢?漲價相當於把司機每趟勞動的報酬提高了,讓他們的勞動有了更多的回報,這對於他們來說當然是更好的。

對於乘客呢?怎看之下,漲價讓乘客坐車的成本提高了,當然應該是損壞了他們的利益。但事實上情況不那麽簡單。交通經濟學的知識告訴我們,乘客在出行時,乘用成本其實只是成本之一。除了這項之外,還要考慮等待成本。如果通過漲價,可以激勵更多的司機提供運輸服務,那麽乘客就會更容易打到車,他們的等待成本就會下降。如果這樣,那麽儘管乘用成本高了,他們所負擔的總成本也會下降,他們的總體福利也會上升。

當然,這裡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漲價到底能不能促使司機提供更多勞動,或者說司機的勞動供給彈性究竟有多大。很多人認為,既然工資高了,那麽司機當然就會提供更多的服務了,但事實並不那麽簡單。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通常不會簡單地追求收入最大化,而是會選擇一個目標,達到了就不再努力了。《美國經濟評論》上就有一篇論文,顯示計程車司機在面臨小時工資上升後,其實會減少勞動供給——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要達到他們目標所需要付出的勞動就下降了。如果這種效應出現,那麽滴滴的漲價也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此外,在定價時,人們對公平的考慮也會影響漲價的結果。美國東北大學的兩位學者做過一個研究,發現在運輸高峰期,一些高峰地段的網約車漲價其實並不能吸引更多的網約車去這些地區支援。他們給出的解釋是:很多用戶認為峰值定價是不公平的,因此寧願選擇等待也不願意加價。熟諳市場的司機當然知道這點,因此他們就不願意去高峰地段載客,因為雖然報價高,但其實載到客戶的概率並不高。如果是這樣,那麽本意是用來緩解出行的峰值定價方案反而會讓交通情況變得更糟。

從這兩個角度看,雖然滴滴的漲價本意是好的,但能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可能還需要看具體的情況。在制定定價方案時,還應該考慮一些具體情況,多做一些變通。至少在筆者看來,由平台統一制定漲價幅度的方式其實是可以改進的,應該把漲價的方式更多地交給司機。但無論如何,通過市場需求調節供需的總思路是對的,這點應該予以肯定。相比之下,一些地方頒布的限制計程車在春節漲價的限制,倒是可能需要被調整,或者廢止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