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疾控專家:今年中暑人群較去年多,有快遞員因熱射病去世

7月12日,最高溫40℃!7月13日,最高溫40.9℃!7月14日,最高溫40.6℃!

2022年夏天,上海已經出現三個最高溫40℃。7月14日中午12時,上海徐家匯站以39.8℃高居全國氣溫排行榜首位,成為全國最熱地區。

儘管目前上海尚未入伏,但各大醫療機構接診到的中暑病例較2021年有所增多,多個區接診到重症中暑病例,其中不乏熱射病患者。

“根據本市各大醫療機構上報的信息顯示,今年接診的中暑病例比去年(2021年)同期增多,重症中暑病例的比例也比去年高,還出現了因中暑死亡的病例,需要引起高度關注。”7月14日下午,上海市疾控中心環境健康科主任許慧慧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會在每年入伏後,中暑病例增多明顯,今年還沒有入伏就出現了不少中暑病例。

中暑人群分布在各年齡層

許慧慧表示,上海疾控中心部門持續10多年來對高溫中暑病例進行監測,一旦醫療機構出現任何一例中暑死亡病例,就會被納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記錄在監測系統中。

7月14日,浦東新區周浦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鄧星奇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步入高溫天以來,已經接診了多例中暑病例,不僅有戶外工作人員,也有在室內被發現中暑的人群。

“前天(7月12日)我們接到了一名老人,因為捨不得在家開空調,導致在家昏迷暈倒,送入醫院後體溫一度高達40℃,還有一例送水師傅,因在戶外工作暈倒在地,隨後被120送來醫院,入院時體溫也高達41℃。”鄧星奇說。

“當室內溫度大於32℃時,電扇已經起不到降溫的作用了,就容易發生中暑,這部分中暑人群以老年人為主,他們往往皮膚的感覺比年輕人遲鈍,熱了也感覺不到熱,像40℃這樣的高溫天裡,最好在家開空調。” 許慧慧表示。

許慧慧進一步表示,以往,大家會認為中暑的人群以老年人為主,但其實各個年齡段都會發生中暑,“從今年醫療機構上報的信息來看,從十幾歲的青年到八十多歲的老人都有發生中暑的情況。不同年齡人群中暑原因各有不同,比如老年人皮膚感覺遲鈍,對氣溫不敏感,容易在家裡中暑,而年輕人由於戶外鍛煉、勞動後產熱多,散熱跟不上,體溫因此上升,也會導致中暑。”

今年已有快遞員因“熱射病”去世

或許會有人認為,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中暑,但許慧慧坦言,在今年監測到的中暑人群中,也有很多人並沒有基礎性疾病,所以任何人群都要重視防暑,不要覺得自己身體平時很好,就不會發生中暑。

除了老人,還有哪些是中暑的高風險人群?許慧慧坦言,主要集中於快遞員、外賣員、車間工人等等,今年已有快遞員因“熱射病”去世。

許慧慧補充說,“熱射病”其實只是重症中暑的其中一類,另外還有熱痙攣、熱衰竭兩類,相對程度比熱射病輕一些。熱痙攣常常在高溫下進行強體力勞動、大量出汗後發生,患者常會感到四肢無力,陣發性肌肉痙攣和疼痛;熱衰竭則常發生於老年人、產婦及尚未能適應高溫氣候和環境者,由於大量出汗導致水、鹽丟失,外周血管擴張引起血容量不足,主要表現皮膚蒼白、出冷汗、脈搏細速、血壓下降、昏厥或意識模糊,不及時治療可發展為熱射病。熱射病早期表現為頭疼、頭昏、全身乏力、多汗,不久體溫迅速升高,可達40℃以上,有部分甚至連體溫計都測量不出溫度,甚至會出現神智模糊、昏迷,可伴抽搐,嚴重者出現休克、腦水腫以及肝腎功能損害等嚴重併發症,病死率最高可達70-80%。

“其實中暑是一個從輕症發展為重症的過程,只要在前期有保護意識,是可以避免熱射病發生的。”許慧慧介紹,當感覺乏力、頭暈、注意力不易集中、心跳加快時,高熱已經開始影響人體,此時就需要適當休息。當人出現頭痛、頭暈、腿部和骨骼肌抽筋等熱痙攣現象時,需要立即補充電解質並降低體溫。

中暑人群的黃金搶救時間為半小時

為何今年中暑高發?許慧慧認為,一方面是高溫氣象的出現,勢必會導致中暑人群的增多。

另一方面,主要是由於大家的防暑降溫意識不強,一些用人部門並未加強這方面的宣傳教育,而在中暑事件發生時,周圍人沒有采取及時的降溫搶救措施。“對於中暑人群,黃金搶救時間其實只有半小時,這意味著外賣員如果因為中暑倒在路邊,半個小時之後還沒有送去醫院搶救,就會有很高的死亡率。”

若看到有人因中暑暈倒在路邊,我們應該如何做?許慧慧強調六大關鍵步驟:一是立即將其轉移到陰涼處或空調房間;二是解開衣物和扣子幫助其身體散熱;三是在其頭部、腋窩、大腿根部敷冰袋並用濕毛巾擦拭身體,及時降低體溫;五是如果對方意識清醒,可以補充淡鹽水;六是如果對方已昏迷,則需要立即送醫,在醫院裡進一步接受體腔降溫,通過低溫靜脈點滴等方式進行治療。

許慧慧最後呼籲,希望大家對中暑現象能引起重視,無論是中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尤其是像快遞員、外賣員、環衛工、建築工人等戶外工作者,尤其要注重自身健康,及時補充水分,避免在高溫氣象下長時間在外工作的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