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曾剛:中小銀行服務小微的挑戰和破局之道

  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曾剛(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本篇內容為曾剛在《中小銀行服務小微的挑戰和破局之道》報告發布&閉門研討會上的演講實錄

  以下為實錄全文:

  首先感謝各位在線上參加這樣一個小型的發布會。這個報告是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一直在做的小微方面的一些研究,目前是我們一個粗淺的研究成果,我們把這次作為一個起步,以後進一步完善,進一步擴展它的範圍,加深它的深度,更全面反映中小銀行在小微企業服務領域的發展與創新。

  這個報告有兩個關鍵詞,一個關鍵詞是小微,這個小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近期來看,從去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專門提到民營經濟、小微經濟的重要性。對中國經濟當下而言,以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怎麽更好服務小微,都是我們金融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它除了支持企業本身以外,它還支持小微去解決就業問題,保民生,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第二個關鍵詞是中小銀行,我們研究的不是整個小微企業融資,更關注的是中小銀行怎麽更好地去服務小微。我們之所以關注它,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本身中小銀行就是我們服務小微的主力軍,過去很長時間都是這樣。但是因為隨著現在整個競爭環境的變化,以及服務小微的基礎條件的變化,中小銀行本身也在做很多嘗試和創新。二是我們講中小銀行在支持服務小微方面,現在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以前這個市場可能是它專屬的,或者至少它的份額是非常高的,但是現在我們知道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以及大行的下沉,現在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以及城商行為主體的中小銀行面臨著越來越多來自其他機構的競爭,而且這種競爭已經造成了比較大的可持續的壓力。三是中小銀行本身的管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效率也存在著一定的壓力,關於中小銀行的風險緩解問題也是困擾著整個金融改革當中非常重要的話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怎麽更好地發揮中小銀行支持服務小微這塊領域當中做更深入的探討,一方面既可以更好發揮中小銀行的作用,更好支持小微的發展;另一方面實際上對我們中小銀行自身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微企業是中小銀行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這塊乾不好或被人搶走市場的話,中小銀行就很難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既對小微很重要,也對中小銀行很重要,所以我們為什麽聚焦這個話題是基於這樣的看法。不管是從國家層面,金融機構層面,還是到小微企業本身層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的研究報告只是一個開始,做的還很粗淺,如果有條件的話,這個報告的研究將持續地深入下去,當然每一年的主題關注的重點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我們知道這個領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領域。從國家本身的戰略,以及中小銀行自身的發展角度來講,這都是一個持久的話題,而且這個內容還會常做常新,裡面每一年都有一些新的東西。接著往下做值得關注的幾塊內容,大概分以下幾個方面,這是未來的研究內容也好,政策層面也好,都要去關注的。

  第一,完善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市場生態

  所謂市場生態就是競爭環境,以及相關的監管體系。過去幾年普惠金融在發展起步的初期,在整個覆蓋面不夠,量也不夠的情況下就先發展了,給了大行很多的任務,給中小銀行也很多任務,監管考核上一路推動。很多其他行業都是這麽發展的,剛開始放的比較松,鼓勵發展,但是在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就需要考慮整個生態的可持續性了。比如,之前的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要進行規範。為了促進快速發展時候的政策,在成熟的時候是不可持續的。當其他領域都在規範時,我個人認為普惠金融領域也面臨規範,尤其對小微企業融資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我們還要進一步深入推進,另一方面則到了開始考慮市場規範和可持續發展的階段。

  目前小微企業融資量已經不小了,在全球應該是領先的,而且過去幾年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大行的介入,這方面做了重大的貢獻,推動了市場的發展。通過適度的競爭和下沉,發揮大行的優勢,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下一步要考慮可持續性問題,有這幾個方面。

  一是要逐步放鬆對規模的追求。從實踐來看,企業本身有沒有快速擴張的需求,來支撐我們進一步按照以往那麽高的速度繼續增長。原來每年大行30%、40%的增長速度,因為以前覆蓋率低、基數少或許容易達到,但是當覆蓋率已經不少的時候,哪裡去找這些企業,而且這些企業有沒有需求,都是問題。而且有需求的企業,如果給小企業過高的杠杆,也要考慮它的承受能力。對大企業高杠杆所產生的問題和風險我們都已經看到了,小企業如果杠杆過高同樣有風險,也會損害中小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金融是個雙刃劍,不光要看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一定要考慮到主體杠杆水準的適當性,不能過高。經過快速發展之後,我們要考慮可持續性的情況下,一味強調規模不是那麽重要。

  二是優化結構,特別是要進一步下沉服務,加強對未獲得充分服務的客戶的支持。現有存量客戶的競爭過於激烈會產生很多的問題。一方面可能導致小微企業本身的過度負債,因為你給它的錢利息太低了,太容易借到了,它就忘記還錢時候造成的壓力。到了新的階段,監管就要考慮一下生態可持續的問題。一個是總量的增長,應該保持在可持續的範圍之內,同時考慮結構性的問題,覆蓋新的服務不足,監管考核應更加突出首貸戶和信用貸款。

  三是價格層面上要考慮價格的可持續性,不能一味降低。資金是有成本的,中小銀行的經營也是有成本的,降低過程當中要考慮效率問題。大行有很多優勢,資金成本有優勢,聲譽上有優勢,經營效率上有優勢,最大的優勢是有補貼的能力,因為大行其他賺錢的業務很多。小微企業信貸佔大行的比重其實還是不夠高的,其收益更多的還是來自於其他客戶。此外,大行在銀行牌照以外,還擁有眾多的非銀行金融牌照,如理財子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信託,AIC等等有,它可以用別的收入(非利息收入)來補貼小微業務,可能不賺錢,甚至賠錢都可以做。但是對小銀行來講,則沒有這樣的選擇空間,非銀行金融業務很難獲得資質,主要業務都集中在存貸款,絕大多數收入來自於存貸息差,也沒有補貼的能力。在上述這種背景下,我們需要考慮競爭的公平性問題。一個可持續的市場環境至少要考慮規範合理的競爭,從存款到貸款定價要有序開展,不是說競爭不好,競爭肯定是好的,有助於提高效率,但過度競爭或不公平的競爭並不可取。過去一段時間大行的下沉帶動普惠金融業務快速發展,但是到了新的階段,有一些策略要適度考慮,而且這個過程當中要規範競爭的秩序,定價的合理性,價格競爭的規範性,還有適當的監管上的差異化。因為大行的資質那麽多,渠道也很多,你給它的資本充足率監管等等都是合理的。小行的平台很少,融資也有很大的困難,監管標準還是一樣的,那競爭恐怕就存在著先天的不足。就好像對馬路邊賣煎餅果子的攤販,要求達到的衛生標準和五星級酒店是一樣的,表面上看起來是合理的,但是從服務客戶的角度來講,並不公平,因為它的客群和五星級酒店是有差異的。既然在別的行業都可以有差異化,那麽在金融行業怎麽在監管層面體現出這種差異化,這個很重要,因為它既涉及到小微融資本身可持續性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中小銀行長期可持續發展問題。小微業務發展進入全新階段,在規模之外可能要更多關注它的質量,更要關注中小企業融資的生態的可持續性,以及市場競爭的規範性。這是第一個要考慮的話題,還是可以深入探討。

  第二,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與數字普惠金融

  不光是小微,所有金融業務的線上化或者數字化,都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潮流。這兩天我們看到在歐洲正發生的衝突,打仗都是數字化的,打仗的模式和以往也完全不同了,顛覆了我們以往的認知。所有的領域都被現代科技和數字技術徹底改變了,金融層面是高度運用數字的領域,當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在這個趨勢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中小銀行怎麽實現數字化,這是值得討論的。我們過去已經研究了好多,但是可能還不夠深入。下一步要更深加細化,不同的機構,不同的類型,在不同層面上,我們應該怎麽更好幫助這些中小銀行,利用數字技術更好發揮小微企業服務,乃至整個銀行業自身銀行機構的發展問題。小銀行和大行的數字化能力,或者路徑,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怎麽去選擇。目前來看我們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路徑,或者模式和方法,下一步還要進一步探討。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之前也做過長三角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白皮書,做過一些案例,那還是起步,還是不夠深入。我希望能夠持續,因為這本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持續的跟蹤和更深入地去研究。

  第三,數字普惠業務的場景、生態創新與監管規範

  數字業務改變了傳統的小微企業服務模式,對監管形成了挑戰,如何在規範的同時繼續促進創新的發展,這是監管下一步要考慮的重要課題。中小銀行,其實大銀行也是一樣,現在涉及到好多數字化的業務,很多的模式不光是銀行自己做的。傳統的做得非常好的台州模式,我個人認為從長遠看不會是主流,原因很簡單,因為整個經濟在數字化,線下的成本很高,線下的數字化迭代速度可能也不夠,所以至多是線上線下,但趨勢還是往線上走,或者基於數字的方法肯定是主流方式。在這種背景下,銀行可能不見得是完全做所有的東西。我們以前研究過,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可能會被拆解,拆解成不同的環節,可能有不同的主體參與其中,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好的服務,過去實踐當中已經形成了很好的業務模式,在我們報告當中也做了總結。

  不可否認的是,新的業務模式給傳統的監管框架形成了挑戰,也造成了一定的潛在風險,需要進行整改,將其更好地納入到監管體系之中。當下,整改已在進行中,但是整改路徑到底是什麽樣的,目前仍不是太清晰。一個是助貸業務下一步應該怎麽走,實踐當中有沒有統一的標準,現在好像還不太清楚,我們還要跟蹤。一個是征信新規的頒布,斷直連,但新的機構設立還遠未能滿足市場需要。特別是個人征信領域,有了新的路徑,但是執行路徑不太清晰,對市場的產生了一些不確定性的影響。這個事情在昨天(3月16日)金融委會議當中也提到了,這也算是平台經濟監管或者管理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規範是必不可少的,但整改進度以及透明度需要提升,並要基於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昨天監管部門講得很清楚,人民銀行也就相關領域做了一些政策上的說明,加快推進整改工作,支持平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等等這些說法。下一步看監管層面上相關的政策日益清晰,更好符合實踐所需要的生態,既把潛在的風險進行規範管理,同時更好地發揮數字或者合作的生態,在小微企業融資方面,創新方面的作用,這也是下一步要進一步跟蹤、研究、細化的。

  (本文作者介紹: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