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先秦諸子“非樂”思想之道家

△南宋 馬遠 《高士観眺圖》局部

所謂“非樂”思想,自周秦以至於漢、魏、六朝,諸多學者幾乎公認,音樂的愛好為人生的一種欲望。它常常與色和味相提並論。《荀子·王霸》曾雲:

『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聲,而聲樂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至繁,婦女莫眾焉。……合天下之所同願,兼而有之。』

他把味、聲與色,統稱為欲、願。《呂氏春秋·仲春紀·情欲》篇裡也說:

『天生人而使有貪有欲。……故耳之欲五聲,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貴、賤、愚、智、賢、不肖,欲之若一。』

△南宋 佚名 《深堂琴趣圖》局部

音樂的愛好,既為欲望,先秦諸家對於欲望的看法又不盡相同,因此,對於音樂的估價,各家也有各家的論道。先秦“非樂”思想首推墨家,道、儒、法、雜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非樂”思想。先秦諸子對音樂的態度,除了禮樂制度的極力維護者儒家外,道、法、墨諸家基本上對音樂是持否定態度的。

道家的非樂

道家注重養性,求合乎自然,而反對一切人為的典製,以排除欲望為養性的條件之一。老子曾說過:

『不見可欲,則心不亂。』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也。』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這裡的五音指的是宮、商、角、徵、羽。道家崇尚自然,反對人為意造,在音樂上也不例外。莊子在《南華經·齊物論》裡提到把音樂分為“天籟”、“地籟”、“人籟”三類,說“無言而心悅,此之為天樂。”“人籟”則是音樂裡最低級的。

『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

這同老子《道德經》中的“大音希聲”(聽之不聞為希)如出一轍。

△宋 佚名 《松陰策杖圖頁》局部

史學大師司馬遷作《列傳》,將法家韓非列於道家老、莊之後,說他是“源於道德”。《韓非子·解老》第二十說:

『人有欲則計會亂,計會亂而有欲甚,有欲甚則邪心勝,邪心勝則事經絕,事經絕則禍患至。……故曰:‘禍莫大於可欲。’是以聖人不引五色;不淫於聲樂;明君賤玩好而去淫麗。』

此段是解《老子本義》第三十九章中“罪莫大於可欲”一句,而將“罪”字誤引為“禍”字。而漢淮南王劉安之言,亦多近於道家。其所作《淮南子精神訓》裡曾說:

『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見大者所知小……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五聲嘩耳,使耳不聰;五味亂口,使口爽傷;趣舍滑心,使行飛揚;此四者,天下之所養性也,然皆人累也。』

△宋 劉松年《松蔭談道圖》

道家這些崇尚自然之音的音樂思想實質上都是其哲學思想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老子的“大音希聲”實乃我國古代哲人對於彼時自然音樂觀所作的一種最初的哲學升華。老子的“大”這一概念,與“道”、“自然”、“樸”、“無為”等概念相通。“大音”既音樂的本體,那麽最高最美的音樂,應該就是與“道”相符的音樂,亦即天然、天成的非人為的音樂——“天籟”。此樂無為而自然,樸素而寧靜,至美至善,是超感性的,是永恆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