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吳一龍:世界「肺癌剋星」中的首張華人面孔

▎葯明康德/報導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的數據,全球每年死於肺癌的患者人數多達170萬例,且依然處於趨勢上升階段。

2015年9月6日,在美國舉行的第16屆世界肺癌大會上,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吳一龍教授被授予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傑出科學獎,這是這一獎項40年來首次頒給華人科學家。這不僅僅是給吳一龍教授的個人榮譽,更意味著中國肺癌精準治療水準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

▲ 吳一龍教授

正如IASLC頒獎時對他的評價:「吳一龍教授,代表著肺癌研究歷史上的中國貢獻,尤其是靶向治療為全世界樹立了榜樣,國際尤其亞太地區晚期肺癌靶向治療原則、治療指南大部分出自中國。」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肺癌關係的發現者,美國哈佛大學Lynch教授這樣評價吳一龍:「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 have valued our opportunities to work together. Your contribution to lung cancer globally has made a huge impact for patients around the world.(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很珍惜我們在一起工作的機會。你對全球肺癌的貢獻給世界各地的病人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2017年12月9日,第十一屆葯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在京揭曉,吳一龍教授憑藉在肺癌精準治療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獲得「傑出成就獎」。

把肺癌變成「可控可治的慢性病」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在肺癌治療領域,採用的都是無選擇性、面向所有患者的試錯治療:醫生根據經驗給患者用藥,一種葯無效再換另外一種。一種肺癌的治療藥物,在這個患者身上起效,在另一位患者身上可能沒有作用。

吳一龍教授直言,自1982年畢業到2000年,他在肺癌領域工作18年,也在混混沌沌中探索了18年。他目睹了傳統「一刀切」的治療方式給肺癌患者帶來的傷害,也深刻地感受到推動肺癌精準治療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2000年,這一切迎來了轉機。他從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獲悉一種口服新葯正在美、日等國臨床試驗,藥物的有效性呈現了東西方人群差異,他因此留了心。2001年,吳一龍開始為中國晚期肺癌患者爭取新葯試驗,發現使用新葯的中國病人臨床有效性特點:女性、不抽煙、肺腺癌。具備這些特點的患者,藥物有效率達50%,但當時他還不能解釋為什麼。

直到2004年,美國兩個研究小組首先發現非小細胞肺癌存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的驅動基因。吳一龍敏銳地抓住了這一契機,發現EGFR對中國人來說就是特別的驅動基因,EGFR在東亞人群突變率很高,約佔所有非小細胞肺癌的30%,而在西方人群則少於10%。2005年,這一研究成果正式發表,引起業界轟動。

與此同時,靶向治療也一直在進步,靶向藥物陸續問世,吳一龍團隊的臨床科研一步步轉化為成果,通過對EGFR、ALK 等基因突變不斷深入研究,讓這一類肺癌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長到39個月。在此期間,團隊的3項研究還改變了全世界的肺癌治療指南,這是中國臨床醫生對世界範圍內抗擊肺癌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然而肺癌一直處於不斷地演變中,肺癌研究者們與肺癌的交鋒也從未停止。目前,吳一龍教授率領下的肺癌研究所團隊已經找到10多個潛在的基因突變靶點,覆蓋85%以上的肺腺癌驅動基因,為肺癌的精準靶向治療奠定了基礎。

很多晚期肺癌患者來到肺癌研究所,把這裡當做最後一線希望。截止目前,吳一龍團隊已經成功幫助超過百名晚期肺癌患者,從疾病的魔掌中為他們爭取了5年甚至10年以上的生存期。

「我的希望是,再過大概5到10年,治療肺癌可以像治療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通過終身服藥就能控制,成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疾病,」吳一龍說。

理性與情懷一個都不能少

吳一龍教授始終認為:一位好醫生必須兼具人文情懷。這與他1988年初到德國留學時的一次經歷有關。

有一天,他跟著老師參加一次手術安排的討論會,一群醫生們站著,兩位白髮老者坐著,看樣子像是兩位「老教授」,大家對他們態度十分恭敬。

在醫生們逐一發表對病情的診斷意見後,吳一龍等著兩位「老教授」總結陳詞,出乎意料的是這兩位老者就是患者,他們聽了討論會全程,在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之後,對醫生推薦的治療方式做出了選擇。

那一刻,吳一龍突然明白,原來醫生就應該這樣,要科學嚴謹地告知患者真實的病情,並且讓患者有尊嚴地去選擇和對待自己的生命。

理性與關懷,一個都不能少。在後來的職業生涯中,這一直是吳一龍秉持的行醫準則。從為28歲女性患者一次性切除雙肺兩個腫瘤,到把罹患胸腔惡性畸胎瘤的一名幼稚園教師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吳一龍不斷從病魔的手中挽救著一個個生命。很多時候,他憑藉的並不僅僅是醫學上的理性判斷,而是出於必須儘力挽回患者生命的情懷和使命感。

「時時刻刻、永永遠遠記住生命是脆弱的,需要用心去呵護,我們便能坦然面對一切疑慮的眼神,用充分的尊重和有效的溝通,去化解一切不信任的眼光。一個醫生的良心和良知,就是從醫的底線。」

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從事的是一項永遠不能完美、永遠存在遺憾的事業。而儘可能地減少遺憾、儘可能地要求完美、儘可能地完善知識,則是他對自己一貫的要求和不懈追求的目標。

一切源於對生命的敬畏

在率先發現靶向藥物「易瑞沙」對東亞人種的特殊有效性之後,吳一龍教授面臨了另外一件頭疼的事:靶向藥物在實際臨床應用時具有局限性。以「易瑞沙」為例,一名肺癌患者一個月用藥費用需要1.5萬元。很多急需診治的患者在高昂的醫療費用面前望而卻步,最終貽誤了治療。

為了讓這些靶向葯能夠拯救更多的患者,吳一龍教授做了一件看似與自己本職工作無關的事。他與廣州市醫保局協商了整整兩年,終於在2010年,醫保局同意將價格不菲的「易瑞沙」和「特羅凱」這兩種肺癌靶向藥物納入廣州醫保,肺癌患者每月只需要承擔1000到2000元就能吃上救命葯。這在全國尚屬首次。

吳一龍教授曾經不無感慨地說:「一個人的力量有限,真正的大醫不是一天多看幾個病人,而是要整合所有的社會資源,惠及更多的患者。現在越來越覺得,一輩子,能做一兩件對民眾有益的事情,就很滿足了。」

在匆忙奔走於病床和手術室之間的數十年裡,吳一龍教授已經從最初聽到腫瘤醫院裡悲傷的哭聲會感到心悸的少年,成長為一名沉著睿智懸壺濟世的名醫大家,但是,他心中對於生命的敬畏和拯救病患的初心,始終如一。

「有人說,醫生是冷血的動物,面對著死亡,居然是冷靜、冷峻甚至冷漠。殊不知,和病魔鬥智、與死神抗爭,恰恰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一絲淡定、這樣的一份從容、這樣的一種泰山崩而心不亂的精神。只有對生命的敬畏,才有醫生的一生努力,才能成就一位醫者的價值和意義。」吳一龍教授在一段手記中寫道。

本文來自葯明康德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台;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文章底部留言;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大家關注的公眾號越來越多,找不到「葯明康德」怎麼辦?簡單四步,將「葯明康德」設定為星標公眾號,問題即可解決。

就是這麼簡單,之後就可以方便的找到「葯明康德」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