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敬澤:一盞歷史之茶

但就在那一刻,茶的歷史光輝悄然消散。茶不再是文明的榮耀,不再是神奇的財富,它只是茶,一種日常飲料。

原文 :《一盞歷史之茶》

作者 |中國作家協會 李敬澤

圖片 |網絡

熱帶很熱,太陽垂直地吊在頂上,人的腦袋就不免昏昏沉沉地想睡覺。高更的畫兒裡,塔希提島的人、植物和石頭不是正睡著,就是剛醒來或將睡去。高更厭棄現代文明,不遠萬裡去尋一個能盡情睡覺之地。反過來說,所謂“文明”,就是盡可能少的睡眠和盡可能清醒的頭腦。

所以,一位新加坡政治家認為,空調的發明具有偉大歷史意義,它使新加坡或塔希提與巴黎、紐約有同樣涼爽的室內環境。熱帶地區的人民由此可以振作精神,把更多睡眠時間用於工作、思想和創造。

——這很好。但我要談的是茶,飲茶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據說公元500年左右飲茶的習俗開始廣為傳播,那是南北朝時代;到了唐代,陸羽著《茶經》,對飲茶進行了最初的文化闡釋:

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

看看這些症狀吧:又熱又渴,心裡發悶腦袋疼,渾身倦怠睜不開眼,總之是無精打采昏昏欲睡,這時就應該喝茶。

沒有發明飲茶之前,比較上進的中國人是很痛苦的,“頭懸梁、錐刺股”,我們的老祖宗與人要睡覺這一自然節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後來有了茶,每天喝上幾壺,大家都成了“精行儉德之人”,人人朝氣蓬勃,想睡也睡不著,於是能以更多的時間、更高的效率去做更多的事,比如批公文或者織布,比如畫畫兒或者寫詩。

南北朝至隋唐是中國文明史上的關鍵時期,宗教、繪畫、書法、詩歌,中國人的眼睛好像一下子亮了,原因何在呢?當然是飲茶。茶除了讓人少睡覺還讓人心明眼亮,茶是提神的,所“提”之“神”是“精神”。

同樣,咖啡也是偉大的,它在17世紀初傳入歐洲,所謂“啟蒙”、“理性”、“現代”,所謂“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提出,大概都是受了咖啡因的刺激。

茶不僅提升了我們的精神,我認為它還極大地改善了全民族的腸胃功能,因為茶可解酒,有助消化。而這一點對古代的北方遊牧民族尤其緊要。那些馬上的好漢,天天喝酒吃肉,千萬年來備受消化不良之苦;終於,南方的農夫們發現了這種神奇的樹葉,它消食化淤,令人上下通暢,於是草原上馬更快,刀更亮,成吉思汗的大軍喝著開胃的奶茶席卷南宋,鯨吞大半個世界。

但農夫們有更精明的算計,他們用另一種方式征服世界。在歷史的急風猛雨之下,茶一直穩定地、源源不斷地將白銀吸向中國。自唐代以後,茶葉就是我們文明的基本物質因素,它和陶瓷、絲綢一樣,在漫長的時間裡壟斷世界市場。當年我們有茶,就好比今天美國人有微軟。北方的遊牧民族要喝茶,後來英國人也離不開茶,那麽好吧,拿銀子來!那時咱們多牛啊,僅憑著茶葉就能維持絕對、長久的貿易順差。

這種傲慢到了鴉片戰爭依然拖著長長的影子,那時有聰明人目光如炬,一眼看出英國人的色厲內荏:只要咱不賣茶葉,那些鬼子還不得大便乾燥,活活憋死?

這倒不失為“釜底抽薪”之計,但問題是老先生們不知道,英國人那時已經在印度大規模種茶,而最初的種苗恰恰是由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從中國帶往印度的。

此事發生在1794年,馬戛爾尼在咱們“聖明”的乾隆皇帝那兒碰了一鼻子灰,離京南下澳門,途經江浙一帶時,該紳士“弄”了幾株優質茶苗。——你只能說是“弄”,說“偷”不妥當,因為這事就發生在天朝陪同官員的眼皮底下,他們樂於對沒見過世面的洋人表現居高臨下的慷慨大方。

但就在那一刻,茶的歷史光輝悄然消散。茶不再是文明的榮耀,不再是神奇的財富,它只是茶,一種日常飲料。

文章原載於思想的力量——《社會科學報》十年精粹文化卷,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