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樣煮蛋,你一定是家裡最懂「蛋」的那個人

雞蛋是烹飪的常見原料。吃雞蛋的方法有很多種,煮蛋、煎蛋、蒸蛋、開水沖蛋等,但就營養和消化來講,吃雞蛋最好是吃煮雞蛋。雞蛋烹飪涉及的營養學問題主要在於雞蛋中脂肪、膽固醇蛋白質的氧化。水煮蛋是一種料理,將蛋在沸水中浸泡煮熟(通常是雞蛋)。煮蛋的蛋黃有時凝固,有時甚至是白色的,可能仍然有部分液體存在。煮蛋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國家是很受歡迎的早餐食品。

——維基百科

看了今天的標題,可能大家會覺得我問這個問題問的「很傻」。

誰還不會煮雞蛋?你在這個問傻小子呢呀。

事實上,不僅問出來這個問題很「傻瓜」,其實做起來更「傻瓜」

簡單來講就是3句話

水燒開,丟下去,撈上來!

如果是這個回答,你們還來看我的文章乾嘛呢?對不?

所以為了給大家科普,接下來才是煮雞蛋的「重頭戲」。在家的讀者可以自己做個實驗:雞蛋在6分鐘~10分種這個階段,會變為我們所說的「溏心蛋」,在10分鐘以後的雞蛋會變成我們吃的「全熟蛋」。可以說,多一分鐘少一分鐘,都是兩種不同的蛋。

於是大家分為了兩個派別:

有的人喜歡蛋黃沒有凝固的「溏心蛋」;

有的人則喜歡蛋黃完全凝固變硬的「全熟蛋」。

所以我們坐下來選選,不但要選美味的,還要選更營養健康的,哪種更好呢?我們來分項比較。

營養方面,差別不需要糾結:

許多人認為加熱總是會破壞營養,所以雞蛋煮老了就「沒有了營養」。這是一種誤區。雞蛋為我們提供的主要營養是蛋白質,此外還有比較豐富的礦物質和一些維生素。雞蛋烹飪涉及的營養學問題主要在於雞蛋中脂肪、膽固醇和蛋白質的氧化。總體來說,氧化程度越嚴重,越不利於健康,越不利於吸收,營養損失越大。

1、蛋白質

加熱不但不會破壞蛋白質,反而有助於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蛋白質消化的過程,就是胃腸中的蛋白酶把蛋白質大分子切成小片段直到成為氨基酸的過程。

一方面,雞蛋中有蛋白酶抑製劑,會降低消化液中的蛋白酶活性,影響消化。經過充分加熱,蛋白酶抑製劑被破壞,蛋白質就更容易被消化。

另一方面,蛋白質被加熱變性,分子結構更加伸展,也有利於蛋白酶發揮作用。

2、礦物質

雞蛋中的礦物質則不會受加熱的影響,所以「溏心」還是「全熟」,都不影響礦物質的吸收。

3、維生素

維生素對於溫度比較敏感,在加熱過程中的確會損失一部分。不過,比較生雞蛋和全熟雞蛋的維生素含量,會發現損失並不算大。

所以總的來說:蛋白質和礦物質不會因為多煮或者少煮幾分鐘而流失,稍微優點影響的是維生素,但是問題不大。

味道方面,你說是啥就是啥:

有些人啊總喜歡把東西爭個高低,「哪種方法最好吃?」就和甜豆腐腦還是鹹豆腐腦好吃,粽子是棗的還是肉的好吃一樣,可以很熱鬧,但是你開心就好。

好不好吃只有自己感覺到了才有價值。對於吃雞蛋的人來說,即使全世界都說這樣吃好吃,也絲毫不能改變你對它的感受。

安全方面,全熟蛋獲勝:

生雞蛋的需注意的是,食用雞蛋雖然會經過殺菌,但還是有殘留細菌。細菌汙染來自於兩種途徑:母雞體內的細菌會轉移到雞蛋當中;雞蛋殼具有很好的通透性,在儲存中遇到的細菌,也很容易穿過蛋殼而汙染雞蛋。雖然不見得所有的雞蛋都被致病細菌汙染,但是這種可能性始終是存在的。

雞蛋中最常見的致病菌是沙門氏菌,汙染雞蛋之後無色無味,不進行專業檢測無法分辨。沙門氏菌等雞蛋中可能出現的致病細菌都很懼怕熱。美國農業部推薦,雞蛋製品加熱到71℃以上,就可以充分殺滅致病細菌。蛋白的凝固溫度大概在62℃左右,蛋黃則在68℃開始凝固。溏心蛋的蛋白凝固了而蛋黃沒有凝固,說明沒有達到殺滅沙門氏菌的溫度。

如果正好碰上了被汙染的雞蛋,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而全熟蛋蛋黃完全凝固,說明雞蛋中心也達到了殺滅細菌的溫度,安全就有保障了。

科普了這麼多正題終於要來了:怎麼更好的煮雞蛋?

1、怎麼煮雞蛋不破呢?

想要煮雞蛋不破,可以試試以下兩種方法:

冷水煮,讓雞蛋和水一起升溫;

下鍋前在大的那頭扎個小洞,幫助蛋排氣;

2、雞蛋煮時間長了發青還可以吃嗎?

這是雞蛋中的硫化氫和鐵在高溫下反應形成的硫化亞鐵,無毒哦。

如果看著比較難受、害怕,那就不要煮時間太長呦,並且利用涼水可以緩解。

3、隔夜的煮雞蛋還能不能吃呢?

如果你煮的是全熟蛋,只要及時冷藏,保存個4-5天沒問題。如果是醃製的,那保存的時間更長,「行軍打仗」都行。

如果你煮的是溏心蛋,那可能有點安全隱患了呦,還是不要吃啦。

最後,在「溏心蛋」和「全熟蛋」之間,也還有著許多中間狀態。我們也完全可以操控火候,讓蛋黃剛好凝固,但又沒有過度加熱。實現這種火候的一種煮法是:冷水就放入雞蛋,開火煮到水開就停火,保持鍋蓋等待 10 分鐘,把雞蛋撈出來放入涼水中降溫,就可以得到「熟而不老」的煮雞蛋。

如果你已經看到這兒了,你會發現: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