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細菌感染or病毒感染?別急!3步全解決,在家做判斷!

科學家庭育兒

解決1000萬家庭99%的育兒難題

上周末科大大發表了一篇關於抗生素的文章【 央視曝光:千童尿檢6成含抗生素,這7種名字的葯慎買慎用!】,一瞬間家長紛紛留言吐槽表示都用過,然後七嘴八舌的都在問:

科大大,到底什麼是細菌感染,什麼是病毒感染?

科大大,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靠不靠譜啊?

科大大,寶寶病毒感染怎麼辦?

科大大......

科大大跟你細~細~道~來~細菌感染 or 病毒感染

孩子3個月後到6歲之間,細菌和病毒感染最易發生。氣象一冷,免疫力低的寶寶感冒、拉肚子就來了。

那家長們怎麼來區分,欺負寶寶的是「細菌」還是「病毒」呢?

播放GIF

細菌性感冒 VS 病毒性感冒

先說最常見的感冒,寶爸媽可以從鼻涕的性狀、痰的顏色、以及持續時間等方面來區分。

不管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它們都屬於自愈性疾病,家長只需要做好對症護理。

當遇到病毒性感冒時,不要再用抗生素了,沒用!

敲重點:寶寶體溫超過38.5℃且精神不佳、咳嗽頻繁時間過長、流鼻涕情況超過兩周,就要及時吃藥就醫。

細菌性腸炎 VS 病毒性腸炎

再說腸炎,一般在嬰幼兒腹瀉中,細菌性腸炎佔據少數,最常見的是病毒感染。

尤其在冬季,喜冷怕熱的諾如病毒、「偏愛」6個月-2歲嬰兒的輪狀病毒,最常出沒。

如果孩子出現腹瀉,家長最好在 1 ~ 2 小時內,取大便標本送到醫院檢查,根據檢查報告進一步判斷原因。

檢查報告來助力

最常見的就是血常規檢查,每次扎在孩子身上,疼在爹媽心上。

? 抽血做初步判斷

一般當孩子出現發熱等癥狀的24小時後,血常規才能有所反映。

所以,建議家長們,別太著急,發熱24小時後,再進行血液檢查更準確。

等化驗單出來,又看不懂專業術語怎麼辦?別慌,往下看!

細菌感染:白細胞/中性粒細胞,C-反應蛋白(CRP)值 ,出現任一數值 ↑ ,都可能是細菌感染。

病毒感染:上述3項數值正常(或 ↓ ),伴淋巴細胞值 ↑ ,提示可能是病毒感染。

細心的家長,一定注意到了科大大標黃的「可能」二字。

沒錯,寶寶的病情不能一概而論,做出診斷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事。

血常規只能幫助我們進行初步判斷,通常隻作為參考,並不能確診。

但血常規檢查,對判斷病因有積極指導意義,醫師會結合臨床實踐給出治療方法。

?「鼻咽拭子」找原因

除了上面的方法,如果孩子呼吸道不適,如流鼻涕、鼻塞、咳嗽、發熱等,家長還可以通過給寶寶「查鼻涕」,來進一步判斷。

播放GIF

? 醫生怎麼操作?

醫生會用鼻咽拭子(一種醫用特殊棉花棒)頭部,深入寶寶鼻腔根部或咽部。

輕轉幾圈取標本,再等待大約15-30分鐘就可以出結果了。

相比抽血化驗,這種操作方便、快捷、無創傷,適用於兒童急診。

? 化驗單怎麼看?

這項檢查項目,涵蓋了常見的、大部分的、能夠通過試劑精準檢測出來的,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種類。

也就是這「呼吸道五項」:

① 肺炎支原體抗原(MP)

② 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RSV)

③ 呼吸道腺病毒抗原(AdV)

④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Flu A)

⑤ 乙型流感病毒抗原(Flu B)

看化驗單就很簡單了,「陰性」表示沒有感染,「陽性」表示感染。

當然,也有可能5項檢查結果都是「陰性」,但並不意味著檢查白做了。

這只能說明孩子的疾病排除了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肺炎支原體。

那有家長就問了,還需要繼續其他檢查嗎?這個時候,醫生一般會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而寶爸媽只需做到心中有數,確診和用藥,專業的判斷還是交給醫生。

如何預防細菌、病菌感染

雖然不能十分準確的判定是哪種感染,但家長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工作。

1. 寶寶的奶瓶、玩具做好清潔工作;

2. 飯前便後勤洗手,洗手時要擦肥皂,流動水至少要洗20秒;

3. 少和陌生人接觸(適度);

4. 糾正寶寶愛吃手的習慣;

5. 科學加工食物;

6. 積極做好疫苗接種工作;

7. 流感高發期,盡量不要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細菌感染 or 病毒感染,

病症、血常規、鼻咽拭子化驗單

家長需要結合看。

爸媽做到心中有數,

診斷和用藥的事,交給醫生。

兒子贏了

昨晚,老公和兒子的一段對話:

兒子:為什麼小孩子不能喝酒?

老公:因為小孩子不喝酒也很開心啊!

我:......還是給科大大點贊吧

寶寶少生病,爸媽少擔心!

點贊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