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肝硬化患者 需要進行胃鏡檢查

「醫生,我明明得的是肝病,胃又不疼又不反酸燒心,為啥讓我做胃鏡?」

相信很多肝硬化病友都有過此類疑問。

事實上,由於對肝硬化的了解十分膚淺,對「失代償肝硬化」及其併發症不夠重視,很多肝硬化合併門靜脈高壓症的患者對於胃鏡檢查十分抵觸和不理解。

那麼為什麼肝硬化患者需要進行胃鏡檢查呢?

肝臟是由肝動脈、門靜脈兩路血管雙重供血的,匯入門靜脈系統的血液來源包括食管靜脈、臍靜脈和痔靜脈。

當肝硬化嚴重到一定地步,在多種因素作用下,會發生門靜脈高壓症,當肝門靜脈壓力增高時,原本應該匯入門靜脈而迴流至心臟的靜脈血液無法流入,淤積在管腔裡使靜脈異常擴張且不能回縮至正常,即形成所謂的靜脈曲張,包括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胃鏡下可見蚯蚓狀、瘤樣靜脈迂曲)、肚臍附近的靜脈擴張(腹部像水蛇迂曲一樣的藍色血管)以及痔瘡。

其中,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臨床上一種最常見、極為兇險的併發症,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誘發肝性腦病,首次出血死亡率高達25%~30%,許多未經預防治療的患者再出血率約為60%,導致患者生活品質嚴重下降,經濟負擔加重,預期壽命縮短。

實際上,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而對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最直觀、最準確、最特異的診斷就是胃鏡檢查。

內鏡操作醫師將胃鏡經由患者口腔伸入食管直至胃、十二指腸,能順次、清晰地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的黏膜狀態,胃鏡檢查診斷可靠、安全性高,對於一些難以配合的患者,身體條件允許情況下,還可以利用靜脈麻醉手段進行無痛胃鏡的檢查。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患者胃鏡下可以看到食管靜脈明顯膨出,呈直線形、蛇形或串珠樣、結節樣的迂曲,而胃底靜脈曲張則呈典型的瘤樣改變。除了明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存在與否外,胃鏡還能判斷曲張靜脈近期出血的風險,假如靜脈表面可觀察到明顯的「紅色征」,則提示近期出血風險大,可能需要接受內鏡下操作以降低出血風險。

因此,對於初次確診為肝硬化的患者均應常規行胃鏡檢查以篩查是否存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對於無靜脈曲張的患者,建議每2年檢查1次胃鏡以早期發現新發的靜脈曲張;有輕度靜脈曲張的患者每年檢查1次胃鏡。

對於中重度靜脈曲張的患者每半年到1年檢查1次胃鏡,以早期發現並處理有破裂風險的靜脈曲張病灶;對於近期有破裂風險的或已經破裂的曲張靜脈可以在胃鏡下進行套扎、硬化劑/組織膠注射等治療方法,以達到預防和治療出血的目的,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預後、提高生活品質。

總的來說,肝硬化患者不但需要做胃鏡檢查,還應定期複查胃鏡以評估靜脈曲張的存在與否及近期破裂風險,這對於肝硬化患者的治療及其預後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外要提醒廣大肝友,如胃鏡下發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應避免過冷、過熱、過硬的飲食,不要食用堅果、油炸食品等可能劃破靜脈的尖銳食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