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慈欣的每篇小說 都有科幻大片必備經典畫面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

《科幻世界》副總編輯姚海軍這樣評價《流浪地球》:“進入劉慈欣的世界,你立刻會感受到如粒子風暴般撲面而來的澎湃的激情——對科學,對技術的激情。”

隨著電影《流浪地球》熱映,原著作者劉慈欣以及中國科幻的發展再度引發熱議。這部小說在2000年首發於《科幻世界》,時任責編的姚海軍仍然記得,第一次看了《流浪地球》感受到的震撼和激情,“這激情不僅體現在他建構巨集大場景的行為上,也體現在他筆下人物的命運抉擇中。那些被巨集大世界反襯得孤獨而弱小的生命的這種抉擇從另一個角度給人震撼。”

《科幻世界》是中國科幻最有影響力的雜誌,數代的更迭和堅持讓成都稱為中國科幻的中心。姚海軍引用吳顯奎先生的話概括,“成都是中國地理上的窪地,卻是中國科幻的高地。”

封面新聞:您去看了《流浪地球》嗎?您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姚海軍:我目前回東北老家,這裡沒有電影院,還沒來得及看到。我關注到電影評價挺高的,作為中國第一部大製作的科幻片,這樣的反響超出預期。

封面新聞:國產科幻電影發展步履維艱,您覺得《流浪地球》改編電影的難度在哪?

姚海軍:從整體上來講,《流浪地球》屬於硬科幻。電影改編不回避硬科幻內核,就已經極具挑戰。

從我們過去拍攝科幻的經驗上,是明顯缺乏積累和鋪墊的。因此在很多方面,國產科幻片都是開創性的嘗試、從無到有的創造。另外,如何取得市場認同也是難點。如今觀眾的口味是很高的,都是被好萊塢大製作熏陶出來的,因此大家對中國電影起點的要求非常高。

封面新聞:您曾經說過,劉慈欣不僅是個科幻迷,也是個電影迷,對好萊塢科幻片的成功之道頗有心得,並在創作中加以借鑒。他的每一篇小說都有著科幻大片必不可少的、足夠震撼的經典畫面。對於《流浪地球》這部小說來說,您認為其中有哪一些經典畫面?

姚海軍:《流浪地球》的構架很簡單,就是帶著地球去宇宙流浪。但這樣的創意,以及巨集大的場面的描寫,在劉慈欣之前的中國科幻創作裡並不多見。單是這個創意,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小說也勝在這個意向。另外現在正是春節期間,其中的故鄉情結,讓大家更能深刻感受到,《流浪地球》不僅讓科幻迷共鳴,也能讓普通觀眾代入。

封面新聞:《流浪地球》被評價為“開啟中國科幻元年”之作,您怎麽看待這個評價?

姚海軍:中國科幻電影很早就有了,1920年代已經有了科幻片。到了80年代,出現過比較有影響的科幻片,比如《珊瑚島上的死光》。今天所說的“中國科幻元年”,可能是指工業化特質明顯的科幻大片,從這個角度來說可以算是元年。

封面新聞:《流浪地球》首發於《科幻世界》2000年7期,您當擔任責任編輯。當時對這本小說是什麽印象?發表以後反響如何?

姚海軍:最初看到《流浪地球》,就感覺耳目一新,非常震撼,引起編輯們的好評。記得當年很多讀者來信,都給予非常高的評價。當時互聯網沒有那麽流行,讀者都用用書信交流,收到的評價劉慈欣的書信是最多的,同行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

事實上,劉慈欣出道之初,就讓人印象深刻。1999年,他第一次投稿兩部短篇小說《鯨歌》和《微觀盡頭》,在編輯部引起很大的反響。那時候大家都傳閱他的稿子,給予很高的評價,感到非常興奮,覺得他是難得一見的奇才。

那時候中國科幻創作的隊伍還很弱,描寫巨集大的技術科幻的寫作者更加稀少,《科幻世界》一直在科幻領域耕耘,希望能找到年輕富有創造性的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出現是每個人的期待。

封面新聞:同時上映的《瘋狂的外星人》,靈感是來自劉慈欣的小說《鄉村教師》,對這部小說您有什麽評價?

姚海軍:事實上,劉慈欣的短篇創作一直都是讀者最為期待的。《流浪地球》獲得銀河獎特等獎,這是科幻小說的最高獎項,《鄉村教師》也獲得過銀河獎,同樣收到讀者熱烈好評。

《流浪地球》和《鄉村教師》在很多地方有相似之處,比如都有一些技術上的奇觀。《流浪地球》中有巨大的地球發動機,將人類推出軌道去流浪,這屬於“狂想型”的科幻構思;《鄉村教師》也一樣,裡面兩個文明之間的戰爭,對地球文明的拯救,都有非常大尺度的宇宙奇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