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留學生在國外留不下來,就是沒出息嗎?

文/羊同學是好同學

“出國的留學的人,能留在國外的才是人生贏家”。這句話是鬼扯嗎?猛一看是,但也不完全是。在我思考超過1分鐘無解後,我決定向大洋彼岸的TA們發起一波真實求證。

996讓美國工作族費解

扯淡吧,這不可能有工作效率!

化名:老農民666

職業:data analyst (數據分析師)

目前工作的國家和城市:舊金山矽谷

月收入:50000+人民幣(稅前)

我從來沒糾結過回國的問題,我現在雖在美國工作,但今後一定會回國,所謂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吧。

一方面,我爸媽那輩人有典型的“美國夢”,再說我又花了那麽多錢,所以也應該幫他們圓一下夢。另外,我想多學些本領,成為更有價值的人。但我深知自己並非技術大牛,所以就算現在因為在美國工作的緣故,所以做的偏technical。長遠來看我還是想多和人打交道,畢竟人類才是最複雜的機器(笑)。

另外,如果我以後回國能當個小領導,我既有國內外上大學的經驗,又有在紐約、矽谷的工作經驗,或許和國內各個背景的人能有話聊?我希望成為一個讓領導滿意、讓下屬也服氣的人吧。

我的研究生生涯是在美國一個村裡度過。當時一心想過上電影裡那種高檔辦公大樓裡“高大上”的生活。5月份畢業後,我從依薩卡搬到紐約,在哥大旁邊租了一個別人暑假回國、短期招租3個月的房間。後來我才知道這是coso房源(美國某公寓品牌),運氣好的話能看到逃竄的老鼠。

那時的我一頭扎進找工作的苦海,基本每天上午哥大圖書館自習,下午各種投簡歷,linked-in發消息,晚上去河邊的riverside park伴著夕陽跑步,一天也就算過完了。我歸納下感受吧:難熬且勵志,規律且簡單。

我還記得就是在那個公園的長椅上,我收到了人生中第一個全職offer的電話。以至於我後來每次聽到手機郵件app的響聲都特別激動,總像能傳來拿到面試資格的喜訊。

就這樣,我留在了紐約,做consulting(谘詢),就是穿著筆挺的西裝、手裡拿著咖啡杯快步走在midtown(市中心)那種。但一年後漸漸發覺,這些浮誇的外在都是給別人看的,人活著還是自己開心、舒服最重要。

紐約的冬天實在太冷,這迫使我渴望擁抱溫暖的地方。抱著體驗另一種——加州更年輕化的工作氛圍,我有了自己第一次的職場跳槽,通過朋友內推進了谷歌,辦公室裡堆滿零食和水果的互聯網企業。

因為是谷歌,所以覺得nothing to lose。這幾年,互聯網公司的數據安全/隱私越來越受到重視,比如Facebook的各種醜聞,我所面試的部門就與此相關,因此在快速擴張。正所謂個人命運和時代背景緊密相連,我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被招了進去。

成功跳槽後,我爸媽理所當然的覺得我會就此安心,從此改變想法在美國定居下來。可是並沒有,我覺得這種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我從小就有,也不需要非要在美國安家來過這種安穩的生活。

“這是之前我發給我媽的哈”

最重要的,我從一個視金錢如糞土的五好青年變成了一個對金錢無比渴望的標準俗人。工作後我發現,錢真是個好東西,越多越好。我這是被資本主義腐蝕了嗎?

在國外最真實的生活狀態是,忙碌而簡單。

在紐約做谘詢時,如果需要出差,就訂周一最早的班機飛過去,在規定時間前到達客戶處,接著與同行的同事一起在客戶安排的會議室裡各種開會、乾活,晚上回酒店再點room service(房間服務)。如果這個項目不幸遇到比較拚的manager,回去時常常天都黑了,再好的酒店也沒精力去享受,我只想睡覺。這麽拚過一周後,周五下午返回紐約。

跳去谷歌後,工作日需要早9:30到公司,如果一樓食堂早餐供應的水果smoothie(水果奶昔)還沒被搶完的話,就開心地拿一杯。下午5:30下班後,吃完晚飯會去健身房。有時晚上9點左右會和項目的印度組進行遠程會議,頻率的話一周兩次吧。

周末的話,就和女朋友出去浪呀。

對美國同事的印象,總體感覺大家沒有國內那麽拚。工作到7pm就算是非常晚的了,中年人要回家帶娃,年輕人要去健身房、享受夜生活。在谷歌,如果你每天都加班到很晚,老闆會主動找你談話——一定是你的工作方法和效率出現了問題。

前段時間國內很火的“996”概念,我的同事們也有討論。他們覺得如此長時間的工作,一來無法保證效率;二來身體受不住,一點都不sustainable(可持續性);三來我們做的工作是需要創造力的腦力勞動,不再是工業時代只要延長勞動時間就會增加產出。我完全同意。

關於“在國外不管做什麽工作,只要能在讀書後留下就牛逼”的觀點,我自身是沒什麽優越感。大家在社會上混口飯吃都不容易,沒必要各種秀優越感互相傷害吧。都說國外工資高,但你看看咱們爸媽和美國同齡的中年人,明顯是咱爸媽更有錢啊,能支付我們出國留學的費用,美國父母都清一色讓孩子貸款打工。所以啊,長久來看哪邊工資高還說不定呢。

我覺得在美國找工作,與其說是看個人能力,不如說是看你學什麽專業。美國這個opt政策的設計,就注定了大部分找到工作的是STEM專業的人。

於我而言,國外職場中最困難的地方在於當地文化、與人交際吧,越往上走感覺越強烈。我覺得這對於留在美國一輩子的人來說,都會是一個持久的、很難克服的瓶頸。

過幾年我準備去杜拜看看。因為我覺得,青年人還是要把個人命運和國家的需要緊緊結合起來。現在國家大力發展一帶一路,我也很認同不能把雞蛋全都壓在美國的戰略。並且,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歷的人才又很少,所以我想去那裡歷練一下自己。

沒想好回國後的職場規劃。事物都在不斷變化,靜止是相對的。並且過兩三年政策大環境又不一樣了,到時候再說吧。

四大不過是職場跳板

它不再是一塊金字招牌

化名:飯團

職業:四大

工作地:美國華盛頓特區

月薪:35000-50000人民幣(稅前)

我其實真沒考慮過要在國外工作。在國外讀本科時,為了申請研究生而找了份實習,這份實習許諾未來直接給我正式的工作offer,所以研究生畢業後,我就陰差陽錯地開始在這邊上班了。

最初覺得“四大”只是四大審計事務所,進公司才發現內部有太多的service line(不同部門和分工)。實習的時候被面試官忽悠,說內部調動靈活,其實內部轉崗還是挺難的。當時爭取這份實習時就面試了好幾輪,學校的面試我錯過了,於是就給了我一個電話面試,第二個是去到公司處。那會兒我才真正感覺不光是中國人,有那麽多美國人也想進四大工作。

我很喜歡公司文化和環境,入職後發現實習生才是最舒服的狀態。單純的工作環境讓人心無旁騖,而且我還能一直學習新的工作內容。但當比較全面地熟悉這個行業的工作內容後,我會覺得比較枯燥和無聊——這不是能乾一輩子的事情。所以我對目前的工作內容不是很滿意,我很想轉行,但又不清楚之後具體要幹什麽,所以目前很迷茫。

國內外四大都一樣,都不過是職場的初階跳板,似乎並不是一塊金字招牌。入職之後做到Senior跳槽,是最常見的情況,做到Manager轉行也很平常。我認識一個姐姐在英國的PwC(普華永道),做了三年果斷跳槽。這份職業比較常見的出路是在企業做accounting(會計類),如果想往谘詢方向發展,還是必須有相關積累。如果你是留學生,身份受限更大,還得找到下家同樣提供H-1B的公司。

“這是我領導的桌子”

我的工作狀態非常簡單,平時工作日9點上班,非忙季就6點左右下班,忙季時可能會11、12點下班,一周七天都撲在工作上。晚上回家一般會看綜藝,周末也基本宅在家追劇。後來意識到這些或許太肥宅,目前正在慢慢改進,周末打算去近郊登山,平時迫使自己養成健身習慣。

關於留在國外比國內牛這點,說心裡話,之前確實會有一些,比如“難道XXX不是在國外找不到工作才回國嗎?”回國的話,通常家人會幫忙介紹關係,找工作不是個事兒吧。但從客觀情況來說,這完全取決於你是否享受和喜愛目前你所從事的工作。如果回國後,從事一份你投入熱情、又能做得很好的工作,就完全不存國內國外在哪兒更牛逼的比較。

國內有很多新興發展的行業且市場正蓬勃發展,如自媒體、電競等,這會比美國相對成熟的市場更具挑戰和刺激性!都說時勢造英雄,我更佩服那些在變化的時代裡抓住發展機遇的人,那些是真牛逼、真有遠見。這種情況在美國是不太可能,這裡都是成熟的市場且按照既定軌道發展的人。當然如果發展得好,你能突破種族、階級的天花板,那你也是真的牛。

我對這裡的職場沒什麽吐槽點。只是我們同事間平時的small talk(閑話)比較多,文化背景的差異會顯現出來,有些話題實在融入不進去,因為我沒有類似經歷。有時候我就想啊,如果在國內,我絕對屬於話癆類型,不會讓場子冷掉。

記得第一年在美國工作的忙季,那會兒忙得昏天黑地,又剛好趕上國內春節。我在深夜加班時尤其不能聽那種想家、戀家的歌(《像小時候一樣》)),不然真的會一秒哭鼻子。那一刻是真的後悔留在國外了。如果在國內我可以和家人一起熱熱鬧鬧地備年貨、吃年夜飯,而不是加班到凌晨,在雪夜裡獨自且清冷地開車回家。

我不是很了解國內的四大如何,但國內和英國都有加班費這件事。美國是合法沒有加班費的,也許國內加班的小時數量多一些?但我們假期其實差不多,剛入行都是15天假。

你敢信我是個月光族嗎?因為平時花銷也是美金,且薪資相較其他行業並不高,所以基本維持生計,所以是真的月光一族(笑)。美國的稅超高,按照工資來扣的話,雖說年底會有部分返還,但每月到手的數額不算太多。尤其是入職第一年時,我買了很多職業裝、鞋子等,確實是為工作購置的行頭,也是想徹底揮別學生時代。終於不用再花爸媽的錢了!

我跟朋友交流過,工資兩周一付的話,前兩周工資到手,馬上還清信用卡,後兩周款到账,馬上交房租。剩餘還要用於吃飯交通,而且飯菜都比國內貴,也不可口。尤其最近懶得做飯,經常在外面吃,錢根本留不住。但我今年開始在存錢了,關鍵時刻留存緊急預備金真的很重要。

我計劃今年10月升到Senior後著手跳槽或轉行的事,因為用Senior的職稱轉籌碼更大。如果還留在本行業,我立志要把Senior級的35天年假全部用光。因為Senior責任更重、時間更多,很難用完假期。所以用完假期將會是我的目標。(我陷入長時間的沉默......這樣的目標請給我來一打......)

個人能力與工作地點無關

強的人到哪兒都強,弱的人到哪兒都弱

化名:Alchemist (煉金術士,我們這行的人專注用人工智能煉金)

職業: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機器學習工程師,國內一般叫算法工程師)

目前工作的國家和城市:美國華盛頓特區

月收入:55000-70000人民幣(稅前)

我從沒糾結過是否回國工作的問題。目前留在國外的根本原因,是與這裡的世界觀更契合,以及——在這裡實現自身理想所需要付出的精力與成本更低(以下省略10萬字)。做一個闡述世界觀與理想之間關係的逆推總結:

烏托邦

有生之年,我希望能為人類在此逆推鏈的最後兩個節點中做出些許貢獻。我目前的工作與研究看上去似乎能打個擦邊球——人工智能在金融普惠與教育中的應用。

就我有限的樣本觀測而言,我認為目前美國的人際關係比國內簡單,且在對個人尊重方面遠勝國內。這使我可以更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與事業,並與同事進行字面上更為直接的溝通,節省了大量處理人際關係的時間。出於歷史的原因,我偏向於相信大多數外國人“與人鬥”的能力要遠遠遜於東方人(樣本來自於美國人與阿根廷人)。

那麽,這算不算國外的優點呢?

對於追求簡單直接生活的人算,對我這種有特定目標並能從中受益的人也算。而對善用權術與樂於經營人際關係,或有政治抱負的人來說,長期身處這樣的環境顯然不是優點——你回國之後會真的too naive。有位朋友曾跟我抱怨說國外的生活無聊,辦公室沒有爭鬥、生活缺少波瀾,發揮不出自己“與人鬥”的能力。我拿不準這話的真實程度,但我十分懷疑如果他是我的同行——作為一名碼農,能否在996的福報中分散出足夠的精力去發揮這種“特長”。

996工作製當然是中美職場對個人尊重程度差異的經典例子。我目前在一家初創公司,儘管公司的生存與我的工作成功與否直接相關,但我從未遇到過強製或變相加班的情況,除非極為特殊的情況。比如項目近期要上線或是需要給客服做產品小樣,我們才會自發加班。就連我的CEO在公司每周Happy Hour時,都會主動推掉客戶的聯絡和業務事宜,他會說:現在是他與團隊放鬆、交流感情的時間。

我其實很難想象,如果這樣的CEO遇到不負責任又效率奇低的員工,公司會有怎樣的災難性後果。但我不得不承認,公司招人的眼光很準。他們招的第一個技術員工是對公司使命、業務都極為感興趣的美國小哥。

這位美國小哥真正向我詮釋了什麽叫“Work hard, play hard”。他平時工作日即使是空閑時間也在研究與公司業務發展相關的技術與市場資料,並樂在其中。而到周末,他就會去各種酒吧、音樂會放鬆,放鬆完了他又會繼續研究公司的發展藍圖。冬天時,他還會專門請年假去很遠的地方跟朋友滑雪。

不得不說,他工作和玩的效率都非常高。最讓我吃驚的是,在我們向董事會成員做數據科學技術報告的前一晚,我們與董事會成員一起慶祝簽下新客戶在酒吧喝酒聊天,我凌晨12點就離開了,他一直跳舞喝酒喝到宿醉直到凌晨4點才離開。但第二天,他仍然從早上9點開始做了一整天邏輯清晰的高質量技術報告。

在這裡,人生確實不只有996。在這裡工作之後很難認同馬雲關於“996是修來的福報”這樣的觀點,但我必須認可,一個人擁有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情太重要了,這樣才更能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享受生活。

目前的工作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這份工作是在領英上直接海投、接到面試並最終拿到offer的。這份工作的使命、內容、以及對世界可產生的潛在影響是我比較滿意的。我工作的核心內容是研究並建立一套可解釋性強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模型,利用非傳統數據為發展中國家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民帶來相對公平、無偏且合法的金融普惠——他們中大多數人沒有銀行账戶,無法獲得金融服務以提供他們做生意或是從事農貿活動的貸款。

作為一個碩士畢業生,只有在像這樣的早期初創公司,我才比較有可能通過自身對問題的拆解,進行研究、建模,並快速實現模型部署對現實世界產生direct impact(直接影響)。這樣的鍛煉機會在大公司中是比較少的——你可能要先做很多年的螺絲釘,即使你有博士學位。

與之對應的風險自然是巨大的。首先,一個早期初創小公司的失敗率大概在90%以上,再者我在公司技術上就是lead,因為公司小,總共也沒幾個人。沒有人比我更懂我們的模型原理以及支撐運作這些模型所需的各種底層技術。

此外,我沒有任何具有豐富經驗的mentor指導,對自己使用的各種state-of-the-art的野路子的穩定性抱有強烈的懷疑。由於小公司缺人,我不得不一個人分飾數據工程師、數據科學家、機器學習工程師,甚至面試出題官等多種角色。至少對於職場新人,我相信這種壓力絕對比在矽谷一般大公司的“養老式奮鬥”大不少。

小公司的最大好處是能做我最為感興趣的事情,並直接對公司業務產生影響,進而改變世界。公司同事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內耗幾乎為0(公司需要團結才能生存下去),沒有大公司的辦公室政治。

“辦公桌比較簡陋,大概就這樣”

不滿意的地方當然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滿意的——薪酬方面。雖然自身感興趣的方向正好處在了豬都能飛的時代風口,從而獲得了高於其他行業平均工資的薪酬,但若在行業內進行橫向比較,拿的還是太少了。如今我仍然很懊惱自己沒用competing offer去充分negotiate一個更高的起薪。

生活不是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而公司也因為行業性質並不太可能上市,所以我獲得的那些少於個位數百分位的股票並不足以在公司將來被收購後讓我實現財務自由。只有實現財務自由的人,才更有機會抵達詩和遠方。

我在國外最真實的工作狀態就是忙碌、積極、充實。周末在拖延與頹廢中掙扎:大部分時間癱在床上,偶爾沉迷電競與薩爾達荒野之息,偶爾出行,或是學學新技術。

“在國外不管做什麽工作,只要能在讀書後留下就牛逼,某種程度上比回國工作的人強。”我認為此觀點在不進行嚴格定義、控制變量以及分類討論的情況下,沒有多大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留下與牛逼之間或許在數據上存在某些統計上的相關性,但是沒有因果關係。我認為更多時候,強是一個人的固有屬性,大多數強的人回不回國都強,弱的人回不回國都弱。

同一專業或行業,大多數有選擇權的人、比沒得選的人可能更有具實力或運氣。比起回國工作的同學,我當然在某些方面有優越感。但這種優越感不是覺得自己比回國工作的人強(我有不少能力強的同學其實在美國有offer,只是出於種種原因最終選擇回國就業),而是比他們多那麽點乾自己事情的空閑時間、或是生活時間。至少要不要996完全是我自願決定的,沒有領導壓力,也沒有peer pressure。

我很羨慕國內的小夥伴能吃好喝好,儘管他們享受娛樂生活的時間可能並沒有那麽多。事實上,雖然因為身份的問題,現在留學生在美國工作變得越來越難了,但很多崗位的競爭程度可能不比國內。不論回國與否,你只能努力提升自己,才能讓自己在國內外找工作變得相對容易。

在國外工作,最需要克服的困難還是語言。除了技術與專業上的表達,自己仍然不能將英語用的像漢語一樣6。再加上自己不是一個喜歡社交的人,很有可能會失去很多機會。語言差異可能是我給自己設的一個限制,事實上我願意積極想辦法進步的話,很有可能把自己的英語溝通能力變得很強。

據我觀察,回國的留學生內心會給自己設限。選擇回國的人常說,在美國發展會有“職場天花板”,因為我們不是白人。但其實自己的水準與發展軌跡應該什麽樣,自己內心是最清楚的。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每個人最終都會遇到自己的天花板。對於多數人來說,這層天花板並不是由人種決定的,而是由自身能力決定的。除非你的目標是作為外國人在美國從事政府工作,或是競選美國總統。

所以“天花板”這個概念,很多時候是庸人自擾。假如你真的在美國觸碰到了屬於亞洲人人種的天花板,那麽我認為你應該已經足夠成功了。這時不管你是回國、還是自己在美國創業,都是有效突破你現有瓶頸的方式。至少在科技相關的行業,我已經遇到過好幾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過來美國留學,當上美企高管,最後離開並自己創業成功,實現財富自由的例子了。

至於槽點,在大公司可能會有更多吧,小公司是感受不到什麽奇葩事件的。我之前的CTO在某大廠就職時,遇到過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有抑鬱症的大姐,仗著這點做事效率極其低下,然後公司和團隊因為法律原因都不敢動她,甚至不敢在她的performance review上給出不好的評價。

我感覺自己是條善於空想,並患有重度拖延症然而不得不為生活奮鬥的鹹魚。近期的計劃尤其充實:想做各式各樣有趣的人工智障發到github,想做人工智能各方面有趣應用的教學視頻,想健身變回當年剛來美國的體重,想寫科幻小說,想在B站當遊戲區/音樂區/鬼畜區/美食區的up主,想吃遍DC好吃的餐館……然而因為重度拖延,估計只有吃能實現。

當感覺時機成熟,機會合適,我會有歸國發展的打算。但我的思想形態其實更偏向於一個“世界主義者”。只要滿足基本的生存條件,我本身不是非常在乎未來具體在哪一個國度發展,但顯然國內的美食是一個非常大的誘惑項。

一人吃飽全家不愁

留不了就回國唄

化名:尼古拉斯-你猜

職業:Data Analyst(數據分析師)

工作地:美國華盛頓特區

月收入:35000-40000人民幣(稅前)

我是一個很佛的人,到底能有多佛?一人吃飽,全家不愁,隨遇而安的心態更多吧。

我當然糾結過是否回國的問題,但一直較為堅定的想法還是先努力留下來找工作,攢攢工作經驗,這樣其實多了一種選擇,即無論留下來還是回國都可以。

選擇留在國外的原因還是不少的:第一,國外比國內更能鍛煉自己。回國的話,想家了隨時可以回去,遇到了困難會有人幫著一起解決,但在國外什麽都要靠自己,挑戰性大大增加;第二,我享受自己掌握主動權的人生,這是我認為的自由。回國就會面臨被各種安排,你懂得(笑)。另外就是可以增強各方面技能,比如持續穩固英文能力,環境是天然的。

在國外,肉眼可見的優點很多啊。比如很好的work-life balance(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性),我接受不了國內的996,真嚇人。再比如放心的食品安全和令人心情愉悅的空氣質量,這邊的人心性單純,生活簡單,但,無聊也是真的。其實你很難衡量生活在國外、國內,哪種生活成本更高昂。國外雖然有匯率,但我們拿美金過日子。我常聽國內的朋友說北上廣一線城市的租房成本太高,至少令我望而生畏。

我的第一份工作找的很順利。當時海投簡歷,這家HR回復了我,說看到了我的簡歷,問我是否願意嘗試這個崗位。我想的是,反正可以多一次面試經驗,那就試試唄。正好這個崗位的前一任跳槽了,就空出來這個位置,我就接了offer。

我對DC太熟悉了,我不願離開這裡。這份工作是在給美國政府的統計局打工,DC的政府部門大樓都長得差不多,建築風格古樸、宏偉、敦實。每天穿梭於這些恢弘的歷史建築,兩點一線的工作節奏幫助我很好地完成了學生身份的轉變。

“這樣可以嗎?收拾了好半天......”

總體來說,第一份工作還算可以。平時工作不是很忙,你不要YY說統計學的表格、公式、數據這些很難,但只要經過短期培訓,你也可以上手,毫不膽怯,因為這類工作具有比較高的重複性。

也許這份具有社會調研性的工作更適合你這樣的文科生?比如調研男女性職場平等問題,我們經常請女性員工來這邊聊天、做樣本調查;比如種族問題,黑人、亞裔就會成為重點詢問對象,社科性很強。之後再跑數據、分析,最後出現在某個國家級報告裡。

所以技能上的提升我認為比較欠缺,並且薪資不太高,我不滿意。但這裡的同事真的是太好了,大家都很照顧我,而且老闆不會天天盯著,有空閑時間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工作日時,我每天早上九點上班,下午四點半下班,五點出頭到家。晚上會隨便吃點兒,想做飯就自己做,不想的話就去food court或超市買點吃的。然後處理下雜事(如果有的話),看會兒東西之類的。周末的話,在家癱、去超市、跟朋友出來約飯,或者飛去找異地讀博的男票,說到這個真是傷不起。我工作、他讀書,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留國外工作比回國工作的人厲害?我完全沒這種感覺,身邊好多朋友回國進大公司,感覺他們真的超厲害,挺佩服。我不知道回國找工作是否會容易,沒實踐過,確實不好評價。但或許容易些吧?至少身份不是問題。

我在國外最難、最煩躁的時候,大概就是想跳槽結果一直沒有成功,還有身份問題的老梗,橫梗在所有的決策面前。但從未後悔留下來,留不了就回國唄,nothing to lose,還能怎地。

近期希望h1-b早點被approve,跳槽一切順利,去自己想去的公司和城市繼續佛。未來有歸國打算,但近期不會。

亞裔晉升是國外職場避不開的坎兒

有時還真不如印度人

化名:神秘的H

職業:谘詢

目前工作的國家和城市:DC紐約雙城

月收入:65000-85000元(稅前)

關於是否回國工作,我考慮得比較清晰,那就是畢業後決定在國外工作先一段時間,等到有合適的機會再回國。

原因之一是,我做的行業整體在美國相對超前,從金融機構監管角度,美國比國內嚴格很多,用到的很多監管思路也是國內監管機構正在學習的方向。所以我想在美國多了解,再看哪些可以真正與國內接軌。

其次,我已經適應了美國,當然包括這裡的空氣(笑)。多年的留學經歷讓我在異鄉擁有了很多好友,回國可能還會缺貨。所以就算不回國也沒有落差感。

從工作環境來說,美國對Private Life(私人生活)極為尊重。雖然我的生活重心也在工作上,但我非常需要個人生活的時間。國內的休假也容易變成“假休假”,即人不在工位上,但遠程依舊在工作。在國外,只要休假跟領導示意並征得同意,你的休假時間完全屬於自己,這點特別拎得清。於谘詢行業而言,國內外工作強度都很大,所以工作時長這方面並沒有考慮太多。

我的這份工作是校友推薦的,很幸運。我從研究生的第二年開始找工作,當時一方面對金融監管方面很感興趣,另一方面有校友在目前的這家公司工作。我同時在學校法學院修了課,與行業有更專業的接軌,領英上也有推薦,自然接觸到了公司高層,算是比較容易地拿到了offer。

我對工作整體比較滿意。因為谘詢最常做不同的項目,每個項目學到的東西不一樣,一直能有獲得上的新鮮感。但出差很頻繁,在DC(華盛頓特區)和紐約之間來回飛,生活狀態很累,但也算有意思吧。

你問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啊,我給你描述下今年5月份的行程吧。我住在DC,但每周的工作日都在紐約出差,等於說周一到周五都在紐約,周六周日一般去不同的地方。第一個周末在波士頓參加同學聚會,第二個周末飛到倫敦見家屬,第三個周末去芝加哥找朋友玩,第四個周末回到DC。

紐約現在是芭蕾舞巡演季,因為小時候學過芭蕾,一般每周末都會去看表演。另外每周再抽1-2個晚上堅持運動。晚上工作時間有隨機性,有時加班到凌晨一兩點,有時倒也還好。如果周末回DC,會跟朋友見面吃飯,氣象好的時候爬爬山。極速穿梭的感覺就是時間過得太快了,因為工作日都不在DC,周末見一見,周一又飛走。

我完全不認為留在國外工作比回國工作有優越感。回國的同學應該也分幾種情況,第一種是本身出來學習就為了回國發展;第二種是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第三種是美國有合適的機會,但由於地理位置、薪酬等因素的不匹配,最終還是選擇回國。所以,我認為選擇在國內或國外工作的人,在抉擇上沒有區別。我留在美國是因為想做的東西在美國更好更有利,更能提升我自己。況且還有校友推薦,我很幸運。

常跟國內的同學探討,感覺國內工作其實比國外挑戰性更大,很多東西需要重新探索,找到匹配中國的發展路徑。而這些大部分在美國已成型成熟,某種程度上不需要做太多探索。所以在國內工作,同一領域內或許人的成長性更大。如果純論成果,國內成果更大。但從規範化角度,美國要比中國規範很多,在國外積累的基本功也會更扎實。

“可以把電腦螢幕上的內容打馬賽克嗎?”

在國外工作最需克服的困難,是對亞裔的偏見。亞裔女性稍好,而對亞裔男性的偏見是肉眼可見的——只會悶頭乾活兒,領導能力差,這點跟印度人比都會差很多,所以晉升過程中阻力很大。通常來說,亞裔男性在基礎性行業或科學領域會做的不錯,可能一輩子在這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向上晉升的可能性比國內小很多。

美國是提倡男女平等,但美國真實提供給女性的工作機會,並不會比國內多。若對比國內外男女高管比例,中國女高管比國外女高管比例高很多。我還看過一個調查,提出男女薪酬差異正在變小。看似是變小,但如果看男性女性薪酬的中位數,女性比男性少40%。意思就是,在同崗位,男女薪資差異減小很多,但當晉升男性或女性,在這些上的考量會偏向男性,女性處於不利地位。

這在美國相當普遍。當女性被升職,要被考慮的因素會有很多,要怎麽跟老闆協商拿到更多的薪酬,這些東西並不是透明的。不過國內也一樣,薪資不透明是兩邊共通的問題。

美國是多元化國家。在公司工作,有很多不同種族的同事,會看到很多抱團現象。印度人、中國人、墨西哥人都抱團,所以自己去適應和了解跟不同種族的人共事的習慣,人際交往很多元。我們公司美國白人男性偏多,很多大公司都是靠不同種族人群之間的合作才能取得共贏。

未來計劃還在考慮中,近期會看下有無其他合適的工作。我必須吐槽一下美國工作簽證、綠卡這些政策,導致沒有辦法靈活換工作。這層天然屏障在國內不存在。如果我在美國想跳槽,但簽證不支持,這些問題也非常限制個人發展。

寫在最後

4月份因公差回了一趟美國。

回到熟悉的費縣,和依舊駐守在他鄉的好友吃飯,大家的眼底早沒有十幾歲留學時的懵圈和生怯。嘴上說著好久不見,正如我好奇他們的工作經歷一般,他們也在好奇我的工作感受,估計內心還尋思著:目前中國的人才市場需要怎樣的應聘者?到我回去的時間了嗎?

雖說各位都是國外生存的老司機了,但每個人的變化卻很難察覺,此處我特指“步入職場後被工作摧殘的年輕群體所被迫做出的改變/妥協/滄桑”,國內職場突然風靡起“喪文化”,社畜遍地,自嘲起來樂此不疲,毫不手軟。

反之,我明顯感受到留在國外工作的朋友們對未來圖景更加充滿想象力,跟畢業前沒差別吧。他們當下生活的常態是安穩、規律、易自足,展望未來時姿態也是輕盈的。所以當我們共同談到“迷茫”這個詞,基準線是不同的。

對留學生來說,到底選擇在哪裡發展更好?

兩年前的我篤定回國好,捧著一顆炙熱的心踏上故土,立志大展宏圖。但我愈發模糊界限,我回答不了。當自己的摸爬滾打接上了更多的地氣,我突然覺得,國外的生活把“國家”的概念放大了,而回國後這個概念隨之變小了。自己當初應該選擇更舒服的方式活著啊,小資的、清閑的,畢竟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成功吧。現實生活裡的種種像在不斷撕開真相,消耗著某種燃燒的理想。

但純粹的文科生在國外發展是真的很難尋到前途啊。我總能歸順到認慫且認命這一步。胡言亂語到最後,我誠摯感謝這幾位大學時代的好友,你們的經歷給我疲憊生活帶來莫大的平靜與鼓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