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WeWork再融五億美金、獲軟銀弘毅淡馬錫力挺

TMT行業新聞發源地

“致力於為TMT行業記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是藍鯨TMT網的核心定位。藍鯨TMT是國內首家針對科技媒體人打造的工具型社區,納含新聞線索平台和記者編輯工作平台,擬為業內媒體人打造一站式服務平台。

7月26日,WeWork中國區宣布單獨獲得軟銀願景基金、弘毅投資、淡馬錫、摯信資本等B輪融資5億美元、估值較去年A輪融資實現翻倍,達到50億美金。而根據此前經濟學人報導,WeWork新一輪全球融資也已接近完成、估值預計超過350億美元,即將正式晉身全球科技獨角獸前三行列。頂著Uber、谷歌等眾多互聯網巨頭敗走中國的宿命,WeWork似乎正在完成唯一的逆襲:進入中國市場兩年,年複合增長率超300%,擴張速度、運營品質、利潤水準、品牌影響力均領先行業,其中國市場前景更是全球估值飆升的重要支撐。然而,關於共享辦公的門檻、經營模式和租金風險等方面的質疑卻並未因此停止。

緣何成為資本市場寵兒

“此次投資將幫助我們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為中國的創造者、中小型企業及大企業提供支持,持續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海外企業引進來。” WeWork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dam Neumann說。

據了解其計劃的人士透露,WeWork預計會利用這筆融資在其開展業務的三個中國大城市擴大房地產組合,並在深圳、廣州、杭州等更多城市推出新的共享辦公太空。

而據經濟學人此前報導,軟銀願景基金等參與的wework全球融資計劃也即將完成,可能會將其估值進一步提升至350億美元,中國市場正是其最重要的增長領域。如果該公司能夠最終實現如此高的估值,它將躋身於估值最高的全球科技初創公司之列,超過愛彼迎(Airbnb)和埃隆?馬斯克的SpaceX等其它科技獨角獸。

但質疑聲也隨之而來:作為全球眾創太空模式的開創者、共享經濟三巨頭之一,WeWork進入中國最晚、且看起來是模式最簡單的一個:向房東租賃房產,將其改造成共享辦公太空,並以較高的價格按月租給公司和個人,這種“二房東”模式看起來並不高深;而從融資透露的資訊看,中國WeWork的成績其實也並不算耀眼,其兩年內發展近40個辦公太空、2萬名會員的成績,與擁有40多個太空、35000會員的氪太空,超過50個太空、1萬名會員的優客工場等中國對手僅僅打個平手。

然而為何獨獨WeWork受到資本市場的如此追捧?

卡住共享辦公的C位

此前英國金融時報曾對共享辦公行業進行了一次全面掃描,點出了行業兩大死穴:一是行業進入壁壘太低;二是長期租約與短期租金收入的期限錯配。尤其是第二點,共享辦公的商業模式實際上是相當危險的。它與房東簽訂的長期租約可能持續10至15年,這要求企業在未來支付數億元的資金。哪怕是在經濟下滑和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公司很難找到人或公司來入駐的時候也是如此。

在長達十年的租約期間,可能會有一些小的企業或者創業者發現租約太貴了、負擔不起,或者是可能有競爭對手能夠以較低的價格提供差不多的服務而中途離開。這兩方面都是共享辦公太空靈活性的巨大賣點,也就成了其業務長期穩定性的最大威脅之一,因為成員可以隨時離開,從而讓服務商陷入困境。

而這兩點恰恰是WeWork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即使你了解有關Wework的一切,你也很難複製Wework。”這是Cbinsights行業權威報告給出的結論。Wework的硬體設施並非難以企及,很多中國共享辦公太空已經很接近了,但“Wework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的國際社區和全球資源。”截至目前,全球共有25.6萬名Wework會員活躍在社區裡,他們通過這個平台彼此分享資源,實現了跨國界的資源共享。

“70%的會員彼此成為了生意夥伴。”這是國內任何一家共享辦公太空無法做到的事。而僅僅擁有一個會員資格,就可以在全球75個主要城市的283個辦公地點中任意穿梭選擇,這對於那些劍指全球市場的中國企業而言,更是其他太空們不可能擁有的吸引力。比如已經成為wework會員的阿里巴巴、滴滴等, WeWork可以幫助他們打造面向全球的文化和辦公網絡,甚至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太空媒介。

對於第二點,WeWork的客戶群體中,中大型企業和傳統企業的比例遠遠高於眾創太空起家的中國對手,出租穩定性和租金承受能力強於創業者和小企業,這在很大程度上對衝了租約錯配的風險。剛剛在年初合並另一高端辦公品牌裸心社的WeWork,已經佔據了國內高端共享辦公市場的80%份額。“利用全球網絡、數據技術、設計文化提升辦公效率、節約成本,吸引和服務擁有跨國實力的大企業客戶,是WeWork的重要業務方向。”Adam Neumann表示。

目前WeWork依然保持著超過80%的穩定入住率,遠高於50%的行業平均水準,客戶中大型企業佔到55%,其中世界500強中有22%已經成為WeWork會員,不僅有微軟、亞馬遜、匯豐、通用、戴爾、黑石等國際領先企業,也有阿里巴巴、滴滴、騰訊、利豐等中國企業,這樣的優質客戶結構將成為WeWork穩健發展的基石。而穩健之上的中國速度則更顯可怕:進入中國市場兩年來,WeWork在中國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300%,入住率、業務拓展速度、大企業會員業務以及新開辦公地點入住率等多項數據都刷新了全球市場紀錄。

“很多中國企業仍在盲目擴大規模,而不解決以上兩點死穴單純燒錢,攤子越大風險越大。”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資深投資人表示。

誰在助推WeWork

除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WeWork背後的強大資本支持,也是其在中國市場有望逆轉師兄Uber命運的關鍵因素。

在WeWork星光熠熠的投資者構成中,既包括哈佛管理公司、摩根大通、高盛、富達投資、淡馬錫等頂級機構,也有像Benchmark這樣的老牌風投,但最值得關注的無疑是軟銀的孫正義和弘毅的趙令歡,一個是最懂中國的外國投資人,一個是最懂世界的中國投資人。

兩人還有一個共同特點,作為關注成熟期企業的大型並購投資人,敢於對經過市場驗證的新技術、新模式下重注,算上滴滴、uber、印度Ola,東南亞Grab等共享平台,軟銀在共享經濟賽道的投資總額高達百億美元,而弘毅三次投注WeWork的近5億美元,也幾乎相當於當年其他中國投資人投向共享經濟的總和。

除了資金支持,兩年來WeWork搭建本地化架構,引進聯想控股、錦江、綠地、泛海等中國資本,收購國內主要競爭對手裸心社,背後都有弘毅投資的運籌帷幄。尤其是趙令歡力主設立中國WeWork,獨立融資、獨立運營、獨立決策,並親自擔任董事局主席,“我做董事長的主要任務,就是要使上海不聽紐約的,為中國市場作出最佳決策。”而這一外企本地化的創舉也被孫正義直接複製到了日本WeWork。

“我們有兩個選擇,自己著手實施本土化戰略,或者求教真正的中國專家該怎麽做。”逐步實施本土化戰略正是Uber和Airbnb們的選擇,找一位了解中國用戶需求的人,逐漸與政府監管者和行業長官者建立聯繫,甚至取一個好聽的中文名字,再用三至五年的時間慢慢被中國對手超越。Adam則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而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和更多參與國際競爭,未來中國將很有可能成為WeWork的全球第二大市場。目前WeWork全球的283個辦公太空中,美國有154個、紐約一座城市就有49個。已經擁有37個太空的中國市場?故事才剛剛開始。

關注藍鯨TMT,掌握行業要聞動態

事件分析 大佬專訪

加入藍鯨TMT媒體社區可獲得:

√ 通訊錄功能:含超過5000條業內採訪資源。

√ 新聞發布會:更新最新發布會動態。

√ 新聞線索:納含TMT業內熱點事件、重要資訊。

√ 自媒體專欄:直接推薦進行投稿,第一時間審核發表。

√ TMT行業自媒體群:TMT行業自媒體交流溝通群。

(掃二維碼加入藍鯨TMT 備注:姓名+公司+職務)

TMT行業新聞發源地

新聞線索 | 熱點資訊 | 記者社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