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華北大畢業生留京率下降 北京加入搶人大戰

  清華北大畢業生留京率下降 北京加入“搶人大戰”

  本報記者 劉詩萌 陳岩鵬 北京報導

  “您可以到樓上就座,上邊比較暖和。”這是在東二環建外SOHO一家餐館打工的張燕(化名)最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她春節後剛剛來這裡工作,在氣象還沒有回暖的日子裡,一層臨街的玻璃門在人們進出時打開,總會灌進來一股冷風。因此服務生被要求在每位顧客結完账拿走號牌時,提醒他們可以去樓上就座。

  3月21日,《華夏時報》記者在這家店門口看到,儘管春節假期已經快過去一個月了,店裡的人手還沒有招齊,招工的海報仍然在門口立著。同樣的,附近的不少奶茶店、零食店也都在門口貼著“招聘”字樣。

  年初用工荒一直都存在於大城市。然而記者了解到,今年不僅是服務業缺口比往年大,許多“高精尖”行業的人才受到二線城市優惠條件吸引而離開了北京。

  3月20日,北京發布了《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試圖通過優惠的條件,吸引人才回流。

  “其實原來大家有個不太對的概念,總覺得北京不需要人。其實人還是缺的,尤其是在文化創意、金融、科技創新這些符合城市定位的產業人才。除了人才,青少年勞動力也越來越不足,今後就是一個搶人大戰的時代。”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服務業招工難

  在國貿的地鐵通道中,相鄰的兩家壽司店和飲料店都貼著“招聘”字樣。“年後人都回家了,所以要招人。”一位店員說。在東五環外的常營,記者見到一家招工的洗衣店裡,老闆在後面忙活洗衣,前台服務人員出門抽煙,偌大店中沒有人看守。附近的菜館、燒烤店、超市等,也都處於人手不夠的狀態。

  在附近一家“阿姨來了”家政服務平台的門市裡,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和去年相比,做白天看護服務的月嫂明顯少了。同時,這名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能夠提供住宿的家庭比較容易請到月嫂。

  除了在門市貼出告示以外,企業在招聘會上的招聘狀況同樣慘淡。

  3月22日,記者來到位於南四環一間100平米左右的辦公室裡的舊宮人才市場時,該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天大概有六七個人來到這裡求職。而面積比它大一倍有余、在中關村地標建築鼎好大廈5層的中關村人才市場求職人數也基本相當。一位經常來此地進行招聘的企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每天基本上就不到100人,這裡也沒有大型企業扎堆的招聘會。記者也注意到,會場門口貼著“4月開始暫停招聘會”的安排,對於那些急於補足人力缺口,薪資又不具太大競爭力的小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根據北京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去年發布的數據,北京企業部門2017年上半年的用人需求缺口約為0.8萬人,其中服務業缺口最大,約佔缺口總量的79%。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北京市統計局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下降0.1%。

  逃離北上廣

  在產業的另外一端,不少從事互聯網產業的年輕科技人才,又開始新的一輪“逃離北上廣”。隻不過這一次,他們的目標不是三四線城市的家鄉,而是落戶、購房政策優惠力度很大、產業基礎也很好的準一線城市杭州、武漢、南京、長沙等。

  “在北京8年,一沒戶口,二買不起房。”從事互聯網行業的小嶽如此形容自己的困境,2018年,他選擇離開北京,到杭州落戶。在他看來,杭州或許是這群在北上廣深留不下的互聯網從業人員最好的歸宿。雖然公司少一點,但落戶政策並不苛刻,也有阿里、網易這種大公司,互聯網基礎和氛圍很好,也有一些不錯的創業互聯網公司。並且,這裡的房價只是北上深的一半。

  其他二線城市,如成都、長沙,給高學歷人才的優惠也是真金白銀。成都對畢業5年內來本地創業的大學生,給予最高50萬元、最長3年貸款期限和全額貼息支持。對有高級技能和專業技術職稱的人才,給予最高6000元補貼;長沙給新落戶工作的博士、碩士兩年內分別發放每年1.5萬元、1萬元租房和生活補貼,首次購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購房補貼,博士後科研人員給予10萬元生活補貼。

  也是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頂尖高校畢業生不再“自然而然”地選擇在北京落戶。據統計,近年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畢業生留京率逐年下降,以北京大學為例,從2014年的55.87%下降到2016年的46.22%,超過半數都離開了北京。

  日前,職場社交平台LinkedIn(領英)發布《2018中國人才招聘趨勢報告》,最新的城市人才吸引力榜單顯示:杭州、深圳、成都、蘇州、廈門、東莞、武漢、重慶、南京等城市超越北京和上海,更能吸引人才的流入。

  北京搶人,為時未晚?

  而近日來,北京在搶人大戰中終於“坐不住了”。兩會過後,北京先後發布了《關於優化人才服務促進科技創新推動高精尖產業發展的若乾措施》和《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兩份檔案,加大對內科技創新、文化創意、體育、金融、自由職業者等多個領域人才的引進及服務保障力度。而北京上一次發布類似檔案,還是在2012年和2013年。

  “原來因為是首都,舞台大,機會很多,不用給特別多的優惠政策大家也願意來。但現在不一樣了,北京要發展高精尖的產業,沒有人才根本不可能,現在的人才體系也不能完全適應這個需要。所以包括戶籍,可能還是要向更多人放開。”李國平指出。在他看來,北京市政府一定程度上也感受到了人才流失的壓力,因而才釋放出需求和優惠的政策,向擁有尖端技術或專業技能的科技創新、文創、金融、醫療、體育人員伸出橄欖枝。

  不過,依照北京整體的規劃,仍然要在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口這一紅線之內。對此,李國平表示,人口結構和人口總量都是在動態調整中,和產業構成有關係。北京還是要圍繞著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這“四個中心”的定位,吸引高科技人才,對非首都功能還是要進行產業疏解、轉移擴散,以產業結構的變化帶動居住人口的遷移。

責任編輯:郭一晨 SF16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