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一詞的含義,比你想象中豐富得多

1963年8月,陝西省寶雞縣賈村村民陳堆夫婦,在院子後面的土崖上挖出了一件青銅器。當時的夫婦倆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件青銅器的內底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幫助它在十多年後贏得了“鎮國之寶”的美譽。

這件青銅器,就是大名鼎鼎的何尊

西周何尊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何尊的內底上,有一篇12行122字的銘文,講述了周成王在成周營建都城、祭祀、向大臣訓話的事情。周王賞賜了一個名叫“何”的貴族,何感激涕零,做了這件青銅器以志紀念,器物因此得名“何尊”。

何尊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在銘文中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一詞:

何尊銘文拓片,可以看到“宅茲中或(國)”四個字

“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大意就是武王克商後祭告老天爺,說:“我將居住在中國,自此治理民政。”

當然,周武王口中的“中國”含義肯定不同於現在代表我們祖國的“中國”。在整個先秦時期,“中國”一詞的內涵,都在隨著語境的不同而不斷變化,遠不像今天這樣,有一個大家公認的含義。

它可能指的是首都,天子居住的城池。《詩經·大雅·民勞》載“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京師,以綏四國”。以中國和京師互稱,正好說明它們倆含義相同。

它還可能指諸侯國的國都。春秋時期的魯國,魯昭公在位時期發生了內亂,掌握實權的季孫氏揚言“中國不存公”,不讓魯昭公待在國都,導致魯昭公回不了家,去世前幾年一直在各地流竄。

《周禮·考工記》有“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的說法,這裡的“國”指都城。圖為宋人根據《考工記》想象出的王城圖

它還可以與“四夷”相對,指代地處中原的所有國家。孟子曾經說:戰國時期的楚國有個叫陳良的學霸,以周公和孔子為偶像,一心想投奔儒家學派,便“北學於中國”,渡過長江,到中原留學了。

既然“中國”這個詞在先秦是如此的多變,我們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何尊銘文的內容推斷,銘文上的“中國”指的是以成周(今河南洛陽)為中心的一小片區域,面積肯定比現在我們祖國的領土要小很多。

但是這並沒有使何尊銘文的重要意義減弱一絲一毫——畢竟,“中國”的名號,是在何尊銘文裡第一次出現的。

那麽“中國”這個詞什麽時候被附加上了政治和文化的屬性呢?這還要等到漢代乃至再往後。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

出土於尼雅遺址的這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以及之後出土的“討南羌”殘片,恰巧與《漢書·趙充國傳》中一個故事的情節相似,讓我們能夠認識到漢朝人是如何看待“中國”這個詞的。

西漢宣帝神爵元年,漢宣帝命令70多歲的老將趙充國去征討羌人。由於對羌人的情況不了解,趙充國采取了持兵緩進的策略,穩扎穩打,沒有直接跟羌人正面剛。

但年輕的宣帝遲遲沒有接到勝利的消息,很不高興,下詔書催促趙充國:最近朕命人夜觀天象,發現五星出東方,這是大好的兆頭!有這祥瑞加持你還磨蹭什麽?趕快前進去跟羌人battle啊!

“今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蠻夷大敗……用兵深入敢戰者吉,弗敢戰者凶……萬下必全,勿複有疑。”

顯然,宣帝在這封詔書裡直接把自己治下這個龐大的帝國視為“中國”,強調的更多是社會、政治、軍事上的意義,沒有再去考慮什麽中原、首都之類的。

皇帝都這麽想了,漢代王公大臣乃至普通老百姓的想法也和皇帝差不多: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待的地方就是中國!

西漢“中國大寧”銅鏡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畫白線處為“中國大寧”

可見“中國”的概念在漢代已經普及

“中國”的概念在兩漢初步形成以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以發展。當時,由於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交流,人們對“中國”的文化含義,理解更加深入了:一個地區,無論位置在哪裡,如果文化達到了一定的標準、水準,能夠辨識出來是我們熟悉的中華文化,就可以被認為是“中國”,那個地方的人也就是“中國人”。

由於中華文化本身的厚重底蘊和“中國”這一詞的包容特質,此後歷朝歷代的人民,無不對“中國”這個名字充滿了自豪感,以自己是中國人為驕傲。

北魏的楊衒之認為,西域的商人們來到中國,都覺得中國的風土人情特別好,引起極度舒適,無數西域商人因此在中國安了家。

“商胡販客……樂中國土風,因而宅者,不可勝數。”——《洛陽伽藍記》

北朝綠釉飲酒胡人俑 西安博物院藏

隋代南北統一,大儒王通直截了當,在自己的著作《中說》裡寫道:“大哉中國!五帝三王所自立也,衣冠禮儀所自出也!”毫不掩飾自己對中國的熱愛。

中國周邊的民族與國家,對中國豐富的物質文化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充滿傾慕,紛紛請求與中國開展貿易。隋唐時期的中國土地上,還生活著不少外國留學生,希望從中國文化中汲取養分。

南朝梁蕭繹《職貢圖》摹本(局部)

畫面上的各國使節都是一副敬仰的表情

中國文化的吸引力,深遠、持久、強大,大到什麽程度呢?傳說遼道宗耶律洪基曾經用一百兩銀子鑄了兩尊佛像,佛像背面有銘文“願後世生中國”,表達了身為遼國皇帝的小小心願。

遼滅亡之後與南宋對峙的金,城郭號令、禮儀法度,都和南宋完全沒差,境內儼然一副“中國”景象。

至於元、清這種由非漢民族成功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統治者也完全以中國人自居。元朝滅亡後,明初文人回憶,很多蒙古人、色目人早已經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漢式姓名,讀的也是漢族的儒學經典、詩詞歌賦,可謂已經完全被“中國化”了。

高克恭《墨竹坡石圖》 故宮博物院藏

高克恭是色目人,但是對中國文人畫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清朝的雍正皇帝更公開表示“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雖然我們來自遙遠的山海關外,但那只是我們的籍貫,就像你是山東人,我是福建人,並不妨礙我們都是中國人。既然我們都是中國人,大家就更要和睦相處呀。

清《皇朝中外一統輿圖》局部

“中國”一詞,從西周初期出現至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儘管從古至今,“中國”表達的含義時有變化,與現在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的“中國”並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承載的文化內涵,可以說是一以貫之,並且還在不斷深化。

在此,謹祝中國文化更加蓬勃發展,偉大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並祝大家國慶節快樂!開心享受小長假~

參考資料:

胡阿祥《吾國與吾名:中國歷代國號與古今名稱研究》

田倩君《“中國”與“華夏”稱謂之尋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