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不是“單身”,只是沒有性伴侶

社長說

我喜歡一個人。

誰?

我說我喜歡單身。

●●●

我不是“單身”,只是沒有性伴侶

“單身”,這是一個印刻在一座座紀念未婚生活的文化豐碑上的詞語:從《單身女孩與性》到《我的女友》,到1996年卡梅倫·克羅(Cameron Crowe)的電影《單身一族》(Singles),再到2008年碧昂絲·諾斯(Beyoncé Knowles)的歌曲,本書得名而來的《單身女性》(SingleLadies)。“單身”,還是被社會心理學家貝拉·迪波洛(Bella DePaulo)在她的《被選中的單身》(Singled Out)一書中用作詞根的單詞,她由此創造了“單身歧視”(singlism)這一表述,用以描述“人們對單身人士的刻板印象,詆毀和歧視”。

“單身”,更是一個令許多女性厭惡的詞。

麗貝卡·維甘德·科爾(Rebecca Wiegand Coale)說她還是單身的時候有過一個新年願望,就是“單身”這個詞不再被用來形容她自己或別的女性。29歲的麗貝卡認為她這種狀況是無伴侶,而不是單身。她說當她處在一段戀愛關係中時,就只會想要那個人來陪伴她,給她情感幫助。她和她的前男友“幾乎什麽事都一起做,從洗衣服到外出”,她回憶說。她說他們關係不錯,“只是有點孤單,因為只有我們兩個人”。

這段關係結束之後,麗貝卡開始了新的生活,她通過足球和保齡球社團結識新的朋友,工作取得了進展,還在社交網絡上認識了新的同行。更是和生意夥伴兼朋友的傑西卡·馬薩(Jessica Massa),用她倆起的名字“The Gaggle”創建了一個網站,出版書籍,記錄她們生活中的美好願景。“突然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身邊多了很多我可以依靠、可以聯絡、可以交心的人。

我在戀愛的時候……內心最孤單,‘單身’的時候卻最有人支持,最有人理解,最有人欣賞!”在麗貝卡開始介意“單身”的說法之後,她與一名男子結了婚。2014年,她說,和這個男人一起,“我不用犧牲未婚期間所建立起來的、充實豐富的生活”。她堅持認為,是未婚的生活,而不是之後的婚姻,讓她明白了之前那段關係中自己感到孤單的原因。

2013年的《紐約》雜誌(New York)上有一篇關於弗利特伍德麥克樂隊(Fleetwood Mac)的主唱史蒂薇·尼克(Stevie Nicks)的人物專訪,我看了後就想起麗貝卡對“單身”說法的排斥。文中說,被問到作為一個從來沒有正式談過戀愛的女人的生活時,尼克這樣回答:“我並不孤獨啊,我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都有熱情。

我知道有些女人總是會有‘我不想孤獨老去’之類的想法,而我則會想‘那有什麽可怕的……’。我身邊總是有許多人,我覺得我就像一個水晶球,而周圍的友人就像土星的光環圍繞著我”。

我們不是那些迷人的搖滾偶像,這種土星和光環的說法並不能引起我們共鳴。但是,未婚女人並不孤單的說法,絕對能得到許多女性的讚同,包括麗貝卡,包括我。

和結婚後相比,我單身的時候,每天見的人更多,外出更多,電話更多,對其他人的生活也了解得更多。我參加棒球賽,聽音樂會;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更多,與同事和朋友的交往也更多。但是遇見我丈夫之後,我們兩個人就隻關注對方,世界反而變小了。

當然,雖然無伴侶的生活不一定就意味著和外面的世界少了聯繫,但是女性在沒有正式戀愛的時候,無需經常和男友一起同進同出,她們確實經常一連幾個小時地待在家裡獨自思考。這對很多人來說,並沒有什麽不好。

從賀卡公司到搖滾歌手布魯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每個人都認為沒有人喜歡孤單一人,尤其是女人。但事實上,許多一直在人際交往中被人重視的女性,反而覺得孤單(既指獨處也指獨立)是難得的享受。

“我非常珍惜我獨處的時間,”基蒂·柯蒂斯(Kitty Curtis)說。26歲的基蒂來自新澤西,是個髮型設計師。上段戀愛關係結束的時候,一開始她覺得很害怕,想馬上再找一個新的男朋友,但是這種感覺後來消失了,“我開始喜歡這種不必去談朋友、不必為另一個人操心的生活,”基蒂說。“這樣的生活我很自在,很舒服,一個人的生活很簡單。”

基蒂一直喜歡旅行,但是在之前兩段比較長久的戀愛關係中,她說:“我感覺像是總要硬將人拉進夢裡。”她所向往的東西“只能和對方想要的進行折中,不管他們想要的是什麽……我感覺太壓抑了”。

在最近的一段關係結束之後,她說她有一種了無牽掛的感覺,“現在,我有太多太多想看的東西,想做的事情,這比讓別人走進自己夢裡有趣多了”。

對於有些人而言,由著自己的願望生活是他們永遠的向往。對另一些人來說,渴望孤獨的想法卻時有時無。他們有時希望和另一個人相擁而臥或並肩而坐,有時卻又不想。無論如何,女性對自由的向往和對陪伴的渴望,可以同樣的強烈,只是後者被宣傳得更多。

在為The Toast網站寫的一篇有關西方藝術中女性的諷刺文章中,作者瑪洛麗·奧特博格(Mallory Ortberg)貼了一幅題為“世上最幸福女子的樣子”的油畫,畫中是一位獨自坐著的女子。“你知道在人類歷史上,一個女人享受片刻的安寧是一件多麽稀奇的事嗎?”奧特博格寫道,“如果讓你一個人在孤寂的高山小屋裡度過餘生,你就不會想要像前輩的女性那樣,把聽男人的話當作一種職業了……女性單身是很美好的”。

自由

弗朗西絲·基斯林(Frances Kissling)是一位生育權倡導者,曾長期負責“自由選擇成為天主教徒”組織。弗朗西絲生於紐約皇后區的一個工薪家庭,在家裡的四個孩子中排行老大。高中畢業後她曾進入修道院,但很快便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她從成年開始就是單身,但是生活中卻不缺男人。弗朗西絲一直都沒有結婚也從來沒想過要結婚。“我明年就要70歲了。我非常適合一個人過,我喜歡一個人過,我需要一個人過。我本身就喜歡這樣,而不是因為環境。”弗朗西絲在2013年的時候對我說。

弗朗西絲曾與好幾個男人同居,並和其中一個共同生活了十年,那是在她20多歲到30多歲的時候。她說這段關係從許多方面來看都很不錯,直到“最後我們互相都很厭倦了”。不過有過這段關係,她繼續道,說明了她也是能夠和伴侶一起生活的,“我並不總是想與世隔絕,我只是比較喜歡獨處,大多數時間我一個人待著比和別人在一起更開心”。

弗朗西絲說,她很久都沒法想通婚姻的吸引力在哪裡,隨著她那些結了婚的朋友一個個上了年紀,她開始承認,有些夫妻確實能取長補短,有些人的婚姻裡“確實有美好的東西,雖然我不會去追尋這些東西,但我的確在兩個健康的、相互之間能夠建立有意義的長久關係的人身上,看到了婚姻的好處”。

但是她又補充說,她那些結婚多年的朋友現在所擁有的,恰恰來自她對於婚姻最反感的地方,那就是每天都要和另一個人相處合作。“我無法接受生活中的平庸,”弗朗西絲說,“即使在戀愛時候,若有人在我思考重要事情的時候來打擾我,那也是無法忍受的。有時臨時出現什麽事情,你還得擔心另一個人,要關心他,考慮到他的感受。比如你沒有事先安排,突然和別人一起出去吃飯時,你就得打電話告訴那個人,不是要征得他同意,而是應該這麽做。”

我也有相同的感受。在我20來歲和戀人分手後,我痛苦了一年才緩過來。在此之後,我有一種無牽無絆的感覺,就像基蒂和弗朗西絲說的那樣。我的生活都屬於我一個人,好心情自己維持,壞心情自己調整。

我想看電視就看電視,我不用因為男朋友喜歡就得吃難吃的中餐外賣。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過日子:看書,聽音樂,連續幾個小時坐著抽煙思考。最重要的是,不會總是因為兩人合不來而磕磕碰碰,整天費盡心神,就是開心的日子也過得很不開心。

有時候,把獨身生活過好,就像是對那位不公平對待我們的前任的一種報復。而有時候,就像是想要證明(可能就是為了給自己看),我們不需要戀愛結婚也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甚至精彩。諾拉·埃夫隆曾經告訴我說,在她20多歲獨自生活在紐約的那段時間裡,她經常下廚,為自己準備一頓豐盛的美食,擺好餐具、餐巾和菜肴。

如果是晚上在家,她說:“我就算好時間在九點鍾搞好,那時候電視上正好有我想看的節目,客廳裡擺著小餐桌,我就坐在電視機前吃著四個人的晚餐”。她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提醒自己,她可以單身,但是家的感覺不能少。這樣來結束一天,她說,“就不會因為今天隻吃了優酪乳而難過了”。

對於有些人來說,不會難過是因為她們沒有讓汙濁和馬虎粗糙滲入自己的生活,也沒有因為缺少社會學家埃裡克·克林伯格(Eric Klinenberg)所稱的“監督之眼”而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或行為標準。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講,這意味著她們有私密的太空來表達自己的一些小怪癖。

2012年,《紐約時報》刊出一篇關於一些獨居者生活的報導,其中,“樂單族”網站創始人薩沙·卡根(Sasha Cagen)講述了自己用一個蕃薯做好幾頓晚餐的故事,作家凱特·波利克(Kate Bolick)(2015年出版《老姑娘》[Spinster]一書的作者)說她喜歡吃堅果和瓜子,穿肥大的白色燈籠褲。

還有一位未婚女子則說:“我一個人生活了六年,變得越來越古怪了”。她會在廣告時間原地跑,自言自語地講法語,讓衣服留在烘乾機裡穿一件拿一件。把乾衣機當衣櫥、穿沾滿瓜子的燈籠褲,這些常人不會做的事情,就是卡根所稱的“獨自生活時完全放鬆、做你自己的自由,這是許多人所羨慕的”。

你開始感到憂慮:擔心自己無法擺脫對獨立生活的迷戀,擺脫在獨立生活中養成的怪癖。在我獨自生活的那些年裡,我也擔心,而且也經常有人提醒我,我的習慣變得越來越頑固,我太執著於自己的方式,以致無法讓他人走進我的生活。

這些焦慮並非毫無道理。真的是這樣,我單身的時候,會很快把有可能打擾我星期六早上生活習慣的男人們趕走。星期六的早晨是我專門留給自己的時間,我要在這個時候獨自享用早餐,我有個可笑的習慣—邊跳舞邊打掃房間,我痛恨有人打擾。追求者的電話打得太勤,我會感到壓抑;要求見面太多,我會覺得像是得了幽閉恐懼症;對方不想去我喜歡的酒吧或餐館,或是非要我提早下班,我都會覺得很煩。

我已經習慣並喜歡按自己的方式做事。而這些男人只會把一切都搞亂。我知道這話聽起來挑剔、瑣碎、自戀,連我自己都是這麽想。我擔心自己變成了一個自私的怪物。但是回想起來,我這麽努力地保護我的私人太空、作息時間和獨處的自由,也是一種防禦手段,為了不讓自己發展不是真心想要的關係。

也許我對男人們太苛刻了,但同時我也確定自己對他們並不非常感興趣。這是肯定的,因為在六年裡我沒有維持過一段能超過三次約會的關係,然而一旦出現了我喜歡的人,什麽星期六早晨,什麽破習慣,什麽早下班,我都全然不顧了,他每次打電話來我都很開心。

有人難以相信有一些人真的喜歡一輩子或在某一段時間裡過單身的生活,而沒有發展傳統的戀愛關係或性關係,他們的不信任中也混雜著對樂此不疲地耕耘自己幸福的人的不滿。

不婚人士數量的穩步上升,威脅著核心家庭最好、早婚最好、異性婚戀最好的傳統思想,獨身生活或許不久就會被說成是自私的行為。

●●●

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