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700億,小米年報公布,雷軍真輸給了董明珠

文/楊劍勇

早前格力電器發布2018年度業績預告,全年營收將達2000億元,同比增長33.33%,對比小米披露數據顯示,全年營收為1749億元,至此2013年一場圍繞小米營收超越格力,並豪賭10億,依據雙方披露報表告顯示小米失敗告終。

老實人雷軍最終還是輸給了女強人董明珠,這一場維持5年的賭約,輸贏沒有那麽重要,就如董明珠所說,與雷軍的賭局本身並沒有什麽意義,但他們獲得5年熱度,足以看出這一場橫跨5年的行銷將會成為商業史的經典案例,只是這種公然豪賭做法有待商酌。

小米手機銷量1.187億台

全球智能手機下滑,而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18年下滑14%,有意思的是華為和OPPO則逆勢大漲,其中華為同比增長16%,佔據國內27%市場份額,領先小米與蘋果等手機廠商,而小米則下滑6%,這數據來自Canalys。智能手機下滑主要原因在於手機創新已見頂,消費者對新機需求不高,尤其昔日風靡全球的iPhone,也因缺乏創新以及高售價導致需求低迷,僅iPhone營收在最新一季度下滑15%至520億美元。

不過依據小米披露數據顯示,2018年共賣出1.9億台智能手機,同比增長29.8%,智能手機帶來的營收相比上一期增長41.3%至1138億元。在全球智能手機下滑的大環境下,小米依舊能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態勢。

此外,來自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增長尤為迅猛,同比增長86.9%至438億元,主要得益於小米大家電業務。在智能手機取得高速增長的格局下,帶動小米整體營收同比增長52.6%至1749億元。旗下生態鏈手環、米家電動滑板車和米家機器人等產品銷量大幅增長,截至2018年12月31日,擁有超過5台小米IoT設備用戶約為230萬名,同比增長109.5%,可以看出米粉忠誠度。

為了更好推進生態鏈智能硬體發展,小米在年初制定以手機+AIoT雙戰略,在手機以外尋求增長點,並將在未來幾年投入百億支持AIoT,不過在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看來,小米AIoT戰略其實就是一個做雜貨鋪戰略,頻繁向市場推出各種智能設備,且對消費者來說,實用價值並不高。

推進AIoT戰略,那麽能否撐起小米未來?

小米多年前就在培育智能硬體生態圈,透過百家生態鏈企業生產覆蓋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種智能設備,因具有規模和小米銷售渠道等遊戲,培育出了如雲米和華米等獨角獸企業。小米也因生態鏈初具規模,營收由2015年50億增長到2018年438億,四年間營收規模增長逾9倍,取得這樣的成績讓人驚歎,至此引發其他手機廠商積極湧入,尤其華為更是自去年開始開足馬力向智能家居領域挺進。

儘管小米生態鏈取得成績有目共睹,但在我看來這光鮮數字背後也暗藏一定的風險,畢竟帶來營收規模過於集中化,雖然小米沒有披露具體硬體銷售數據,但依據去年智米CEO蘇峻給出的數據顯示,2017年200億營收中,其中80%來自不到10款產品。這組數據可以折射出大多數產品不能創造價值。根據小米年報給出的數據顯示,小米生態鏈營收得到迅猛發展主要在於大家電,例如小米智能電話出貨量同比增長225%至840萬台。

但小米作為國內智能家居第一陣營,生態平台連接了,智能音箱和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也擠進全球前列,小米生態連接了1.51億台智能設備,搭載小愛同學並激活的設備數量高達1億台,月度活躍用戶為3880萬人,擁有超過5個小米物聯網設備用戶同比增長109%至230萬人。可以說,當華為等手機廠商還在挺進階段,小米率先取得突破,但能否保持這樣規模優勢有待市場檢驗,

最後

小米在登陸香港市場前,曾對於估值預測飆漲,千億美元,甚至兩千億美元各種估值預測和各種吆喝,然而在資本市場買入是真金白銀,最終每股發行價為17港元,對應市值543億美元。到如今市值為2919億港元(約372億美元),早已跌破發行價,甚至相比高位一度腰斬,當然動蕩劇烈的資本市場是主因。但投資者對小米未來也面臨考驗,智能手機有華為、OPPO等強勁競爭者,智能家居因競爭技術門檻不高,各界積極湧入對小米AIoT戰略也將帶來衝擊。2019年競爭異常白熱化的智能家居領域,小米能否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對於投資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作者系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2016年中金在線十大財經自媒體,2017和2018年度網易最佳簽約作者,致力於深度解讀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基於對未來物聯網洞察和對趨勢判斷,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