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人蝸居10余平方米陋室 卻是個“有錢人”

認識楊金清的人都說,這老頭真是個“有錢人”。倒不是說他日進鬥金,富得流油,而是指他家中不僅有自秦、漢以來的中國古幣1000多種,更讓人稀罕的是,他還收藏了4000多種、來自3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硬幣。

但楊金清老人所居之處,是位於閔行一套建於上世紀50年代、僅10余平方米逼仄破舊的一居室,地板用廉價的狹小木條拚成,裡裡外外沒有一件華麗的家具,兩張小木床、一隻方桌、一隻舊五鬥櫥和玻璃櫃便是所有的“家當”。

“有錢人”楊金清老人蝸居十餘平方米陋室

這裡又是一個令人震撼的錢幣小天地:用自製模板分門別類鑲嵌來自世界各地的硬幣,整齊擺放在抽屜和櫃子裡,金、銀、銅、鐵、鎳等材質應有盡有;房間四周的牆壁上,懸掛著由古今中外的硬幣拚製成的一幅幅字畫,為老人的陋室增添了一絲傳奇色彩。

楊金清老人癡迷錢幣收藏還出書

雖然三年前患上多發腔隙性腦梗塞,老人聽力和行動大不如從前,但說起自己當初“迷錢”的歷程仍然記憶猶新。

楊金清生於上海,父親曾是小馬勒船廠廠主的總管,家庭條件還不錯,兒時就非常喜歡收集錢幣郵票之類的小物件。老人回憶說,17歲那年,他去了上海真如的“善後救濟總署機器廠”做學徒,後來被招募到位於日本衝繩島的機器廠工作,因為在島上經常擺弄汽車、吊車、推土機等各種車輛,他幾乎什麽車都會開。

1951年,22歲的楊金清響應上海市勞動局招募,成為當時上海奔赴朝鮮戰場的3000多名駕駛員中的一員。後來,這位在槍林彈雨中活下來、頭部至今仍留有彈片的支前老司機,帶著兩枚“抗美援朝紀念”徽章進入上海電機廠工作。

楊金清年輕時候

楊金清平時沒有其他愛好,退休後更是將空余時間全部花在了錢幣上,在古玩、舊貨市場的錢幣路邊攤上一蹲就是大半天,翻來覆去一遍遍地倒騰,尋找自己想要的寶貝,生怕有漏網之魚。

他對錢幣收藏的癡迷程度,唯有他的女兒最清楚:“最‘上癮’的那幾年,每月工資一發,就急急忙忙拿著錢跑到舊貨市場去了,每次轉一圈下來,工資就少了一半。”女兒笑著說。

對於買回來的寶貝,楊金清都要將它們仔細清洗、晾乾、封存,同時為每個國家和地區的硬幣都量身製作了一件件精致的“外套”,亞洲和歐洲還要用不同顏色底板加以區分。一方面是為了保存和查找,另一方面,上面也清晰標注了每一枚硬幣所屬的國家(地區)、發行時間和金額,便於細細把玩和賞鑒。如此嚴謹認真的“護寶”方式,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這些都是我的寶貝”

一開始,老先生也是個收藏界的門外漢。他完全靠自己研讀《中國硬幣圖集》、《世界貨幣史》等書籍才勉強入了門,再加上多年經驗積累,如今他才躋身收藏屆行家之列。為了將硬幣專題收藏的專門知識傳授給後來的愛好者,在閔行區收藏研究會的協助下,楊金清老人在88歲高齡時還完成了《殖民地硬幣及難覓套幣藏品錄》等圖冊的編撰和印製。

88歲高齡編著《殖民地硬幣及難覓套幣藏品錄》

“我喜歡做這些,是愛好,不是投資。”楊金清強調,藏品的價值通常都是以藏品的稀缺程度決定的,儘管當初他花幾十元買回來的錢幣,現在有些已經升值了不少,但他並沒有出售的想法。“一有空,就拿出來把玩,和家人、朋友分享快樂,這種感覺很好。”楊金清說。他要將這些收藏品傳給他的下一代。

楊金清“樂在其中”

楊金清說,看上去很有“錢”,但他看中的從來不是這些“錢”的價值,正如他從不追求物質生活,他珍惜的是在尋尋覓覓中追求興趣愛好、品嚐人生快樂的過程。這幅由中外錢幣拚成的“樂在其中”字畫,也許正恰如其分傳遞了楊老先生的心聲。

【本文由smg攝界與騰訊大申網圖說上海聯合出品,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smgshootworl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