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片單炸裂的上影節來了,你的錢包準備好了嗎?

還記得去年“上海內環一套房,換一張《小偷家族》”的上影節搶票盛況嗎?

本周六上午8時,將在今年上影節展映的500余部中外影片會在線上開啟售票;一周後,第22屆上影節也將正式拉開帷幕。

《痛苦與榮耀》劇組

大概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全國影迷們的觀影熱情,在距開票日不久的本周二,上影節公布了“坎城零時差”展映單元的影片,均是今年在坎城入圍主競賽或展映單元的熱門片,出自名導新秀之作。

這其中,既有在坎城大熱的阿莫多瓦《痛苦與榮耀》、肯·洛奇的《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坎城常客德斯普裡欽的《魯貝之燈》,還有拿下主競賽最佳女演員的《小小喬》、評審團獎的《悲慘世界》以及展映佳作《最美的年華》。

《最美的年華》,導演勒魯什將亮相上影節

當然,“坎城零時差”展映單元僅是今年上影節現已公布的大大小小36個展映單元之一。加上競賽單元裡的主競賽、亞洲新人獎、紀錄片、動畫長片、動畫短片以及真人短片,將上影節喻為視聽的饕餮盛宴,一點不為過。

競賽片:

新人新作多,“上影系”現端倪?

上影節作為國內唯一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也是世界15大A類國際電影節中較年輕的一個。22屆,風華正茂時。

無論從哪一個維度來衡量,上影節都是國內最重要的電影盛事。蒙吉、呂克·貝松、阿彼察邦、李滄東、王家衛等中外電影大師都曾擔任過不同單元評委,今年的金爵獎主席請來了努裡·比格·錫蘭。

主席影展單元之錫蘭的《遠方》

每年影迷們對展映單元的熱情要大於對競賽單元作品的關注,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因為就主競賽而言,畢竟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厚重傳統擺在那裡,每年數量有限的大師新作會集中在三大亮相。

相較之,尚在青年成長期的上影節,在助推華語新人新作和鼓勵美學實驗方面,算是形成了一股小勢力。“立足亞洲、關注華語、扶持新人”一直是上影節的辦節理念,一條隱性的“上影系”華語導演培養之路似乎有跡可循。

比如今年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鋌而走險》,由85後新導演甘劍宇執導。這部講述一群人被牽扯進犯罪迷局的影片,其故事調性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影片監製曹保平,以及那部在上影節大放異彩的《烈日灼心》。

曹保平與上影節的緣分不止於此。早在2006年,他執導的《光榮的憤怒》一片提名上影節亞洲新人獎的最佳影片。十年後,他因《烈日灼心》拿到最佳導演,2017年擔任主競賽評委,到如今監製作品入圍主競賽。

可以說,上影節助推曹保平的導演生涯更上一層樓,而如今《鋌而走險》的入圍是上影節對影片的肯定,也是對曹保平創作風格、眼光認可的另一種延續。

無獨有偶,入圍亞洲新人獎最佳男、女演員的影片《驕陽》,其監製為萬瑪才旦。萬瑪導演的發跡也始於上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靜靜的嘛呢石》),到主競賽評委會獎(《尋找智美更登》),再到如今監製作品入圍獎項。

總得來說,上影節與其挖掘、助力的華語導演之間保有的這層隱性聯繫,現在已傳遞到了後輩新導演之中。

除了《鋌而走險》之外,另兩部入圍主競賽的華語電影《佛鄉心》和《春潮》分別出自兩位女導演之手,也為更豐富的美學表達提供了可能。

《佛鄉心》是演員秦海璐的導演處女作,也是繼《到阜陽六百裡》(編劇和主演)之後,其打造的“歸鄉三部曲”的第二部。《春潮》一片的導演楊荔鈉曾有著豐富的紀錄片創作經歷,對祖孫三代女性內心隱秘的探尋或許是這部影片的亮點,同時郝蕾、金燕玲的表演也值得期待。

對華語新人新作的力薦,在亞洲新人獎部分更加彰顯。入圍獎項的影片中,華語電影佔了近一半席位。有一公布便備受矚目的、有姚晨參與監製並主演的《送我上青雲》(藤叢叢執導),剛從坎城導演雙周回來的《活著,唱著》(馬楠執導),《第四面牆》(張翀/張波執導)等六部作品。

而其他紀錄片、動畫片等單元均有華語電影人參與。這裡面也藏有彩蛋。比如在紀錄片入圍名單裡,有張楊導演的《大理的聲音》。這是他近年來較少為人知的,拍攝的大理三部曲中的一部。

而入圍競賽的外國影片,也一直保持著上影節多國多樣性的特色。15部主競賽裡,除去3部中國電影、2部巴西電影,余下10部分別來自亞、歐、美洲12個不同國家(包含2部合拍片)。

其中,既有俄羅斯導演帕維爾·龍金(《兄弟會》)這樣的坎城常客,也有處女作新秀巴西導演庫尼亞(《第四泳道》)以及國內最熟知的墨西哥演員蓋爾·加西亞執導的《逃離小鎮》等。

展映片:

年度狂歡與佳作萬花筒

多國多樣性的特色,從主競賽延續至了展映單元。

看看這些展映單元的名字吧,在名為“地球村”的大序列中包含了意大利、德國、印度、伊朗、泰國、印尼、南美、愛爾蘭八個分支,再加上“一帶一路”電影周和將數不清的、讓人眼花繚亂的近一年全球新作網羅的“萬花筒”單元,對於影迷而言想篩選出心儀片單不是件易事。

“地球村單元”之《印尼飲食男女》

想必此類策展的思路在於讓國內觀眾能在大銀幕上體會在全世界各個角落裡,發生的故事都有其相似處,人類的悲喜是共通的。而對於簇擁著熱門大片的影迷而言,能在某個拐角影院裡邂逅一部小片佳作,也是種驚喜。

在一眾新片裡,暗藏了幾部大熱候選。比如“萬花筒”單元裡的《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引進的是符合導演原始意圖的黑白限量版;全新修複的20周年紀念版《菊次郎的夏天》以及斯科塞斯與斯皮爾伯格聯手挑選的修複之作1939年西部片《碧血煙花》等。

而說到修複,“4K修複”單元裡寶藏太多。《辛德勒名單》、《撒旦探戈》、溝口健二的遺作《赤線地帶》、《海上花》、被忽視的英倫大師早年之作《遠方的聲音》(特倫斯·戴維斯)等等,每一部都值得重溫或再發現。

一直是日影大戶的上影節,有“日本電影周”和“霓虹映畫”兩個單元集中關注日影。有大量2019新片展映,另有矢口史靖的《與我跳舞》,匯集了藤原龍也、小栗旬的《殺手餐廳》(蜷川実花執導)將在上影節進行世界首映。

今年上影節日本動畫的看點也不少。不僅有大友克洋的《阿基拉》修複重映,平成年代“最強神作”《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兩部劇場版舊作等著影迷“膜拜”,當然為今年上影節海報提供靈感的完整版《大鬧天宮》也是熱門之一。

今年上影節還首次策展了“狂想曲”單元,集合了與音樂、音樂人有關的電影;特別策劃了“月球”單元和與亞洲神靈故事相關的異色單元“亞洲傳說與現實”,帕拉傑諾夫的《吟遊詩人》在列。

《吟遊詩人》

而說一千道一萬,最受影迷追捧的還數“向大師致敬”系列。已不是第一次被致敬的安哲羅普洛斯,今年的展映片單完整地涉及到他早年短片、長片處女作、直到遺作。今年是法國電影大師布列松逝世20周年,其有10部作品將被展映,機會難得。

還有相對冷門的美國紀錄片大師懷斯曼和美國獨立電影先驅大師卡薩維茨。還記得王家衛《重慶森林》裡林青霞的造型嗎?其靈感便來自於卡薩維茨的《女煞葛蘿莉》。

《女煞葛蘿莉》

當然,大師中還有剛過身不久的阿涅斯·瓦爾達,她的遺作《阿涅斯論瓦爾達》也將亮相上影節。

結語

想從500多部影片中拉出一個性價比最高的片單,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

上影節依靠其豐厚的電影資源,嘉年華式的放映早已成為國內影迷們一年一度的電影狂歡。別小看這股每年僅維持10天左右的觀影潮,20多年來,它潤物細無聲地也培養了上海普通市民的電影素養,成為塑造上海這座城市文化質感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電影節除了策展選片,打造國際影響力之外,其社區性、公共性的一面。

當然,上影節還在不斷成熟中。在打造自身品牌和獨特性方面,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FI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