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拚多多們真能改變農業麽?

虎嗅精選組作品

作者丨吳倩男

有些出人意料,農業又迎來一撥互聯網改造潮。拚多多種咖啡、京東養豬,阿里將蔬菜水果當做今年618大促的主打品類,連亞朵也賣起了怒江的茶。

互聯網實踐者們似乎忘記五年前的潰敗。

對於農業的改造熱潮始於2014年前後,這一年巨頭如阿里巴巴,力推農村淘寶;創業公司如美菜網等b2b平台、一畝田等農產品撮合平台、本來生活等生鮮電商紛紛崛起。從業者們達成共識——打通農業的流通環節讓產地直接對接用戶,能極大提高農業效率,並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於是,在這一時期農業成為被追捧的掘金項目。

但在2016年之後,一眾互聯網+農業的項目紛紛沉寂下來。其原因在於,實踐之後,從業者們發現,互聯網能改造的大多是離用戶最近的分銷環節,而真要深入到生產端,打通流通鏈,需要巨額投入以及漫長的時間等待。這對於喜歡賺快錢的資本和互聯網從業者們來說,並不劃算。

那麽,為什麽在今年互聯網+農業再度興起?這一撥互聯網+農業和五年前有什麽不同?

退一步講,互聯網真的改造農業了麽?如果改造了,改造了什麽?畢竟互聯網改造農業的口號已經喊了五六年,但即便到現在,在大眾的認知中,除了能在網上購買蔬菜水果(品質還不穩定)、出現了諸如佳沃、褚橙這種農產品品牌(價格還很貴)外,似乎並無太大的變化。

4月虎嗅精選應拚多多邀請到雲南保山參訪了“多多農園”項目。本篇案例,從這個項目講起。

一、互聯網的新一輪農業改造

進山的路並不好走。先從保山市區坐大巴一個半小時到達潞江鎮,再換乘SUV走七八公里的山路到叢崗村,再從叢崗村走十幾分鐘的山間土路到山頂。這時候你才能看到一片掛滿果子的咖啡林。

雲南保山是中國主要的咖啡種植區,盛產小粒咖啡,種植面積23.5萬畝,咖啡產量3.5萬噸,佔整個雲南省的四分之一,而雲南佔據著中國咖啡總產量的98%。

當地咖啡品質如何,眾說紛紜。當地官員說,保山咖啡頻頻在國際上得獎,足以說明其品質。咖啡從業者們則說,如今市面上的雲南小粒咖啡算不上優質,大部分拿去做了速溶咖啡。

評價矛盾的原因在於,儘管保山有優越的自然條件,但種植和處理技術不夠精細。在保山,咖啡多為以家庭為部門的小作坊種植和處理。為了追求產量及減少人工成本,咖農很少對咖啡樹進行剪枝,在後期采摘時,為了省事,不分成熟度紅果青果一把擼下來。

雲南咖啡豆面臨的問題不止是種植,還有流通中的畸形利益鏈。金融數據研究服務平台JingData數據顯示,整個咖啡產業鏈中,種植環節佔利潤的1%,加工環節佔利潤的6%,流通環節佔93%。提供土地、人力以及咖啡豆的生產環節幾乎成了免費勞動力。

我們將農業產業鏈進行拆分,可以分成三個環節,上遊的種植,中遊的流通,下遊的分銷。雲南咖啡暴露了這個鏈條中每個環節裡的主要問題,是個典型的需要被改進的農業案例:

生產環節,散戶生產,缺乏標準和技術;流轉環節,各個節點層層加價;最終分銷給消費者,價格奇高,而種植戶收入微薄。

根據改造環節的不同,將互聯網+農業的項目分類,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切入到上遊生產端,如佳沃;

一類是切入到流通環節的,如淘寶、京東;

還有一類是隻做末端分銷的,如眾多生鮮電商。

虎嗅作者劉闖,在農業領域浸淫多年,在他看來,所謂的互聯網對農業的改造大多處於下遊分銷,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消費者的採購,但是對農業中上遊的問題幾乎沒有貢獻。而相比較下遊銷售,農業中上遊的問題更為突出,例如生產破碎化、食品安全問題、批發販運環節過多、標準化缺失、品牌化缺失……

拚多多想要對生產端進行改造:平台從種植到銷售全產業鏈參與,在種植上提供技術打造示範基地,在銷售提供流量扶持。

嗯,願望很美好,但實操的難度很大。

二、難以越過的兩座大山

這個難度有多大?到目前所有的互聯網企業中,沒有一家做到對上遊種植環節的規模化改造。

他們面前有兩座大山,一個是人才,“農業科技人才下鄉意願極低,找到技術過硬又能融入農民管理農民的人才太難了。”劉闖說道;一個是管理,“進行標準化種植,按照品質標準分級包裝,這些工作不是有錢有人就可以搞定的,最大的難點是管理中國土地和農民,這直接關係企業穩定運營。”

在國內,翻過這兩座大山實現現代化種植的企業,只有一個佳沃。佳沃是怎麽做的?砸錢、試錯

有佳沃離職高管向虎嗅講了兩個細節:

一個是,為了吸引人才下鄉,佳沃高薪找了幾十個本科以上學歷、農業背景的人放到山東藍莓種植基地。將1萬多畝地,以500畝為部門化成幾十個片區,一個人管一個片區,每個片區有百名職業農民。

另一個是,為了讓農民理解,將操作過程具象化。比如疏果,藍莓個頭越大價格越高,這需要人工將一部分藍莓花摘掉。兩個果子之間,最合適的距離是8厘米。為了便於農民操作,技術人員給具體成一個拳頭的距離。

但即便這樣,也沒有達到預期。“最後發現,每個人的這個手都不一樣,弄完之後,五花八門,長出來的果子有大有小。”上述高管說道。後期又改成每人發一個8厘米長的尺子,掛在手上去操作,但效果依舊不理想。

“這只是疏花,還有配比肥料、微量元素更為複雜。你是想科學種植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你會發現,科學在當地的種植現實面前什麽都不是。”他說道。

最後佳沃探索到一條路徑——“農村聯產承包責任製”。“就是這塊地承包給你,你怎麽種我不管,我按照我的標準去收,達不到標準的我不要,你看著辦。突然之間,發現變了,管得比誰都好。”

佳沃成立9年,投入大量資金,從完全租地自營到承保責任製,最終輸出了生產標準,賦予品牌價值。可你很難從全國找出再一個佳沃。對於從零開始互聯網企業來說,他需要面臨的不僅僅是資金、人才、管理等問題,也有當地政策的改變,難有企業能同時應對這三大問題。

再回到拚多多的咖啡項目。從現場採訪來看,這一項目這更像是在政府指導下的扶貧項目,而不是企業出於經濟效益考慮的行為。拚多多方面坦言,多多果園的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

不止拚多多,今年從淘寶、京東、雲集、每日優鮮等等,今年均對農產品進行資源傾斜,這波互聯網農業的興起,更像是社會效益的公益行為。

#佳沃是如何做農業管理的?成為虎嗅黑卡會員解鎖全文#

三、那互聯網們到底改造了什麽?

在2014年前後出現的一批互聯網+農業創業者們,大多將目標放在流通環節。他們想讓產地直接對接用戶,打掉70%的流通成本。

農產品生產出來後要進入市場,有一個漫長的流通環節。首先是產地批發市場,然後是轉運站地批發市場,再然後是銷地批發市場,最後進入零售。在實際流通中批發商層層倒手,進入零售需要五級六級。每次倒手要加價10%到20%。

對互聯網+農業實踐者來說,想法美麗,現實殘酷。

原因在於,其一,缺乏大規模的農業企業,生產分散。需要採購者去和個體農戶、種植戶挨個採購。“為了避免這種繁瑣,即便有巨大消耗量的家樂福、沃爾瑪,也更傾向於跟大型供應商合作。”有從業者曾告訴虎嗅精選。

其二,物流成本高,尤其是涉及冷鏈。通常物流費用佔其價格的20%,有些需要冷鏈物流的,費用更高。

其三、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不高。受氣候、施肥、病蟲害等因素的影響,要想穩定在一個較高水準上,難度比較大。

採購、建立或引入物流體系、配送,無一不重,哪個環節都夠這些創業者喝一壺的。後續我們都看到了,一大批生鮮電商扎堆出現,又迅速消失。

今天,我們再來看上述這三個問題。互聯網能解決麽?

很難,但有所改進。

諸如阿里、拚多多目前在做的事情是,把批量需求聚集起來提供給少數的合作社/批發商,扶持其壯大,並產生自有品牌。這樣起碼減少轉運站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兩個環節。

在物流上,很多生鮮電商、b2b平台、社交電商開始減少SKU,只打造幾款爆品,到產地直接整車採購,從而攤薄成本。也有諸如叮咚買菜、每日優鮮,採用前置倉模式去降低物流成本。

電商在中國發展十幾年,但農產品在線上流通量不大,有數據稱,通過互聯網渠道流通的份額卻不足1%。即便依靠互聯網起家的佳沃、褚橙,也主要依賴線下傳統批發市場和經銷商,在新發地,一進門就能看到佳沃的廣告牌。

目前,互聯網在農業流通中只是起補充作用。

四、互聯網到底能做什麽?

列舉以上困難之後,我們再問,“互聯網”農業的路該怎麽走?

可見的例子表明,互聯網企業在生產端難以直接組織生產,更適合的方式是提供生產技術。

如矽谷創業公司Plenty使用傳感器和大數據創造“高產”農場,號稱在相同區域內,他們的農作物產量是傳統農場的350%,而用水量僅相當於傳統農場的1%。

國內,京東2018年底在通州建了座植物工廠。官方宣稱,在技術手段的加持下,工廠內的蔬菜產量是常規種植的3~4倍,節水90%以上。

這些案例都處於試驗階段,沒有大面積推廣。

在流通端,除了縮減交易的中間環節外,互聯網更大的價值在於加速農產品品牌的形成。還是要提褚橙的例子。

2012年10月,一篇名為《褚橙進京》的報導刷屏,報導中85歲褚時健汗衫上的泥點、嫁接電商、新農業模式……當天該該媒體官方微博發了文章後被轉發7000多次,褚橙一夜爆紅。

褚橙的成功主要歸結於背後有一個易於傳播的好故事,不可複製。更為可行的是,借助電商的流量傾斜,打造自有品牌。

如上文所述,包括阿里、拚多多目前在做的事情是把批量需求聚集起來,提供給少數的優質合作社/批發商,扶持其壯大,並產生自有品牌。這對在農業領域創業的新農人來說是個機會。

同時,事實上,通過這篇深案例你也會發現,“互聯網”改造農業這事兒並不必然,但大的資本投入和更好解放生產力的生產方式才是提升中國農業運轉效率的真正解題思路。

最後用一組數據結尾。

有一組2014年的數據被媒體、研究機構廣泛引用:據統計,中國每年農產業及食品總規模為9.3兆元,農資為2.2兆元,加在一起超過10兆元,按照201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兆元(其中電商銷售額達13億元)來算,農業產業鏈佔據了半壁江山。

大食品的消費金額已經佔到整個社會消費品總額的20%,而通過互聯網銷售的食品總額隻佔4%到5%,在互聯網銷售的農產品則更少,隻佔1%。

這組數據說明,互聯網農業是個十兆級的藍海市場,有著絕好的創業機遇。但是農業是個特殊行業,宏觀環境、政策制度、技術、資本等共同作用,參與其中需要有商業考慮,也需要一定情懷。

#本文是互聯網農業案例的刪減版,即刻加入虎嗅精選黑卡計劃,解鎖原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