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銷迷霧漸散,雲集如何走向IPO

“到2013年、2014年,即便很努力地做也只有10%—20%的增長”,焦慮像條蛇,啃咬著淘寶賣家肖尚略的心口。

有時候煩得受不了,他會讀佛經,又或者去杭州蘇堤邊跑步,一趟2.9公里,來回幾趟,在風裡夜色裡,多餘的情緒從頭頂蒸騰而出。跑完步,呼兩口氣,他依然是那個永遠冷靜的肖尚略。

今時今日,肖尚略已經有了另一重身份,雲集微店CEO。公司行將上市,新的焦慮接踵而至,當年那條蛇,依然在心頭盤踞。

01 悶聲發大財

肖尚略習慣低調。八年前,億邦動力網的記者張大紅約肖尚略採訪,剛坐了十五分鐘,肖尚略已經連說了兩遍,不用採訪,不用出稿。面對媒體,他的發言總是非常謹慎,除業務方向外,其它信息總是收得很好。

更多時候,悶頭做事才是常態,肖尚略很多年來都保持著711的作息,早上7點出門,晚上11點回家。日子一久,竟也習以為常。

他2003年做的小也香水,一直保持著某種“老古板”的執拗習慣——不碰新品類。產品線隻擴展到彩妝和護膚品,服裝和輕工百貨一概不碰。這家店在七年內拚到淘寶三星皇冠店,穩居淘寶化妝品第一,當之無愧的單品類王者。

小也香水的發展並無太多曝光,互聯網能挖到的有價值的資料無非是幾行數據。2009年11月,他有了一座2500㎡物流中心基地。2010年1月升級雙金冠。2010年11月升級為三金冠,又逐步發展為四金冠。2010年,他創立了自有品牌“素野“面膜。

很多年之後,化妝品皇冠店基因仍然在雲集微店身上延續。他一手打造的護膚品牌素野後成為雲集微店的拳頭產品,供應鏈方面的嘗試,早已悄然開始。

淘寶網上的皇冠賣家,像天上星子般多,但能扛過六年七年時光的,少之又少。非常低調的肖尚略,一定掌握了某些他人未曾觸及的規律。

同行也漸漸看出來了,小也香水的顧客忠誠度高,這意味著它不需要花大價錢去燒直通車,省下的流量費,都成了淨利。他們羨慕:“小也香水默不作聲,但卻是賺錢賺得最多的淘寶C店,60%的回頭率,五六十萬的忠實客戶。”

忠實客戶不是白來的,小也香水做了幾百個QQ群,每個群都有一兩千人。團隊靠QQ群維系用戶關係、做產品反饋,這是獨屬於小也香水的曝光通道。半封閉式社群體系的威力顯露無疑,肖尚略決定,下一次創業要引爆社群的潛力。

02 流量為重

2015年5月,肖尚略的雲集微店正式上線。

都是收割社群流量的高手,它與拚多多時常被放在一起比較,但兩者選擇了截然不同的漲粉路線。

拚多多打造了一個平台,吸引來被淘系篩除的供應商。“農村包圍城市”是拚多多的行為準則,玩法相信你也耳熟能詳,拚團、砍價免費拿、拚單。它靠“讓利策略“撬動三四線城市用戶,收割底層流量,用戶規模飛速擴大。

但這招雲集微店不適用,它的用戶畫像與淘品牌小也香水接近,都是中高客單價人群。這決定了它要做精品,得強控供應鏈。雲集的商品一部分來自公司控股的供應鏈公司,一部分是戰略簽約的供應鏈合作夥伴。

雲集的用戶畫像也決定了,幾元的讓利無法吸引這個客群,用“三級分銷+高門檻”的形式,才有望讓社群中的每一個傳播者,都極具熱情地去推廣。精準錨定新用戶後,再為其提供大額優惠券,最終完成轉化。

祭出三級分銷這一終極武器,或還與美妝品類的特質有關有關。自媒體“朱思碼記”曾分析,肖尚略從小也香水起家,做雲集時選擇了從美妝產品切入,先打細分市場。而美妝類品牌的特質是,前期競爭對手太弱,後期又太強。通過向供應商採買顯然難以形成如天貓、京東那樣的競爭優勢,以尋常手段銷售自有產品又怕用戶不買账。後退無路的情況下,只能出奇招往前衝,簡單粗暴地拉人頭。

它的模式很快變得清晰,用戶繳納365元的平台服務費即可成為店主,店主可以邀請其他新人注冊並成為店主,發展出160名新店主後(直接邀請30名和間接邀請130名),可成為導師。下線成員達到1000人後,成為合夥人。

劃定層級的同時,利益分配方式也隨之明確。店主每拉一名新成員進入雲集微店,自身無法獲得返傭,直屬導師從365元的平台服務費中抽走170元,直屬合夥人再拿走70元。且店主在雲集微店消費時,上級導師和合夥人會分到公司返還的銷售利潤的15%。

據資料稱,至2016年3月8日,雲集微店在全國範圍內的店主達到了316735人,其中繳納365元平台使用費的店主310221人,導師1805名,合夥人167名,共收取平台服務費1.13億元。

劍走偏鋒的發展路線,帶來了陡增的賣家數,雲集在2016年至2017年之間,完成了早期的用戶規模積累。招股書顯示,雲集平台買家數量2016年、2017年與2018年的數據分別為250萬、1690萬與2320萬。其付費會員也從2016年的90萬,增長到2017年的290萬,2018年達到740萬。同時,雲集用戶的複購率很高,達93.6%,讓人仿佛又看到了小也香水。

當時雲集還踩對了時間節點,2015年天貓轉型,扶持國際大牌,小也等土生土長的淘系大商家增速放緩,同時也有一批品牌的直營店導購下崗。他們與年輕“寶媽”都有掙錢需求,而有讚、微盟等利用微信流量的平台,都針對B端服務。雲集恰好收攏了這波力量,幫他們搞定供應鏈、客服、內容,因此能迅速壯大。

有趣的是,當年脫離淘系的大商家近來都到了開花結果的階段。除肖尚略外,環球捕手的李瀟幾乎同時脫離淘系,馮敏則背靠微博做起了網紅電商,後孵化出如涵。現雲集微店衝擊上市,如涵已登陸納斯達克。

03 艱難改革

2017年是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雲集因涉嫌三級分銷,被杭州濱江區市場監督局處罰958萬元。政府的“鐵拳”外,微信也表明了態度,雲集的微信公眾號、服務號被永久封禁。

對於涉傳銷的行政處罰,肖尚略專門寫了一封公開信,稱“接到了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張遲來的罰單。”肖尚略表示,2015年下半年,雲集微店採用的地推模式引起了一些外界爭議,因為存在爭議,針對2015年的處罰直到最近才下發。

無論如何,轉變勢在必行。雲集迎來長達四個月的整改,並重新設置團隊體系和發展方向。

最顯著的變化是,雲集開始走會員製電商路線。社交電商更注重拉新,只有成為店主才能購買產品;但會員製電商的口號是“自購省錢,分享賺錢”,平台開放性更高,非會員也可購買;同時平台還致力於提高用戶忠誠度,增加固定人群的分享頻次。

“店主、導師、合夥人”的架構也有所改變,成為“店主-主管-經理”。店主依然沒有返傭,雲集與主管和經理簽署勞務合約,主管和經理通過團隊納新獲得的返傭被稱為“培訓費”,由公司支付並統一發放。

同時,層級被削減了,傳銷的法律界定是“人員在三十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雲集把層級控制在三級以內。

對大店主來說,層級減少將帶來直接的收入損失。根據界面新聞的報導,在2017年底,四大店主集體離開雲集,帶著他們各自的社群成員,加入了起盤不到三個月的達令家。“雲集政策改變了,大店主利潤被削弱,團隊成員的利益激勵不足,早晚會流失。”

以雲集為典型的社交電商,在此暴露了弱點。社交電商的模式是,先以低成本模式聚集人群,建立銷售渠道,之後再考慮賣什麽。產品讓位於銷售。在渠道搭建上居功至偉的大店主,自然會挑戰產品提供方的權威,用自己的話語權要求更大的利潤空間。

改革後的另一個變化是,買家數量增速放緩,付費會員數增長加速。2018年,有66.4%的交易額是由會員自購完成的,僅有64.7%的會員有著分銷行為。會員製轉型成效顯著,雖然用戶規模增速放緩,但忠誠度如願提高。

2017年逐漸淡去,對外發言時,肖尚略總愛強調雲集一級分銷的結算模式。他曾對鋅財經說:“雲集的財務收支都由總部統一結算,每一件商品的收入匯總至雲集後,分別向供應商、品牌商支付商品成本,向物流商提供物流、倉儲成本,向每一位店主、經理、主管分配利益,我們店主的利益由上往下劃分,而非由下往上。”

但在招股書中,雲集依然在投資風險中加了這一條,“如果我們的商業模式被發現違反了適用的法律法規,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和運營結果將受到重大不利的影響。” 有關部門並未書面認可雲集的模式,“杭州有關監管部門口頭確認目前的經營活動是合法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