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家博物館中的珍貴文物,看似其貌不揚,卻與古代錢幣相關

古時期所流傳下來的文物中,青銅器物佔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可以說是古代鑄造器皿的最主要材料,且又因為價值適中,於是可作為日常生活所用。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器物中,又以鼎為最,當然也有如同四羊方尊這般的裝飾性雕像。在我國的博物館中,至今還陳列著許多這種年代久遠的青銅器。

而在我們的國家博物館中,就陳列著一件看似不起眼的青銅小方塊,它呈寶塔狀,底座是邊長約為1.7厘米的正方形,並且底座上還刻著兩個奇奇怪怪的字。但這件文物看似其貌不揚,卻與古代錢幣相關。這樣一塊不起眼的小銅塊,也和很多國人皆知的珍貴文物陳列在一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在還未有被大範圍承認的錢幣的古代,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國境內通用的貨幣,大部分為金銀之物。在春秋時代的楚國,為國民所承認的貨幣就是——“郢爯”。據相關存世資料記載。“郢爯”是一塊有黃金所鑄成的,重量約為一斤的勻稱方板。

它的上面又劃出了很多個面積相等的四方形,當需要使用貨幣時,就使用切割工具在這塊板上切出相應的部分去交易,因大正方形上的每塊小正方形上都刻有“郢爯”兩個字,所以就將“郢爯”作為這種貨幣的名稱。

但經專家觀察發現,每塊“郢爯”上的字都是大小相等,間隔也相等的。古代當然不存在如同現代一般的複製工藝,那麽是用怎樣的方法在每個小正方形上都敲上完全一樣的“郢爯”兩個字呢?

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就是使用我們今天所為大家介紹的主角——“郢爯印戳”。在金板製作完成之際,在還未完成凝固的金塊上敲下這個印戳,就得到了大小完全一樣的兩個字。在當時,“郢爯”兩個字也是用來判斷這塊貨幣是否為官方所承認的工具,跟我們現代鈔票上的水印一樣,可以稱為一種獨特的防偽標誌了。

這樣一說,是不是覺得這塊看似普通的青銅小方塊意義非凡呢,其實科技也是一步一步往前行進的,正因為有關古代前輩的一步步嘗試,歷史步步推動的過程中我國的工藝水準才能不斷提升。來自漫長歲月以前的這些一件件有著自己獨有意義的文物,不光具有觀賞與紀念價值,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結晶的步步傳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