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疫情終於過去之時,我們還有時裝周可看嗎?

台灣時間 5 月 22 日,Gucci 現任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在 Instagram 平台上連續發布了多篇隔離日記後,於自己的第五篇公開日記裡寫道:“我將摒棄時裝秀陳腐的季節性和儀式感要求,重新找回一種新的節奏。”

從 3 月 29 日至 5 月 16 日,Alessandro Michele 於隔離期間寫下多封日記。至此,Gucci 正式宣布將脫離傳統時裝周制度,以每年舉辦兩次發布會的形式公布全新設計系列。

Gucci 於 5 月 22 日發布圖文宣布脫離傳統時裝周制度

即便沒有本次疫情的影響,傳統時裝周密集、冗長、勞民傷財的副作用,就已經被時尚產業人們列為了急需改革的目標。

早些時候,美國女裝設計師 Dries Van Noten 率先發起了一場請願活動,呼籲相關部門制定一個更明智、更可持續的時裝上新日程,如每年的 8 月至次年的 1 月,為男女秋冬系列的上架時間,1 月則為大促時間;2 月到 7 月為春夏系列的上新時間,7 月可以安排降價清理庫存。

同一時間,英國時裝協會與美國時裝設計師商協會也發布公開信,呼籲行業調整經營方式,並減少庫存累積時間,調整新品發布的時機。

雖然此後不少品牌表示會跟隨 Dries Van Noten 的倡議,對接下來一年的系列排期做出調整,但 Chanel、Louis Vuitton、Dior、Prada 等大牌並沒有加入其中,也讓整場活動缺乏了一定的權威性。

Gucci 此次的公開表態,無異於做出了示範效果,與其本身的品牌調性也十分相符。

2015 年 1 月,Alessandro Michele 一經上任品牌創意總監,就打破了時尚圈盛行多時的“性冷淡”風格。雖然爭議單品一度受到知名媒體人,時尚評論家們的質疑,甚至被稱為“紅毯災難”,但憑借多個大熱爆款手袋,Gucci 還是實現了業績逆轉,並成為了此後 3 年裡年輕消費者最喜愛的奢侈品牌之一。

Gucci 2015 秋冬系列曾引發過不小爭議

5 年之後,當 Bottega Veneta 在換上新任創意總監 Daniel Lee 後成為新晉的“奢侈品網紅”品牌時,Gucci 的一部分消費者遭到分流,關注度也有所下降。

此刻,作為首個響應“時裝周規則調整”的頭部奢侈品牌,Gucci 的這份聲明無疑是一次有效且頗具新聞點的市場策略行為。

與此同時,我們不難聯想 Gucci 今年年初針對中國市場曾推出過獨家膠囊系列,由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親自參與設計的米奇合作系列。

這一系列在發售前並沒有參與到時裝周的走秀環節,僅僅在發售前一個月內通過明星帶貨,以及各大社交平台推廣,便獲得良好的市場曝光和銷售情況。

米奇膠囊系列的成功發售,可能也讓 Gucci 意識到與其用季節來劃分單品系列,似乎用節日概念包裝單品更不失為一種高效且靈活的市場戰略。

Gucci 於今年年初推出米奇合作系列以迎接中國農歷鼠年

從另一個角度看,全球的奢侈品消費者逐步向中國市場轉移,歐洲國家的強大購買力也正逐漸瓦解。

因為新冠疫情的持續性蔓延,更多的品牌意識到中國市場可能是未來兩三年內最穩定的一大市場。取消舉辦時裝周,並不會造成中國消費者的流失,那基於此不再遵循傳統“四大”時裝周的排期日程也變得有跡可循。

另外,一年兩次的發布會形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設計師們的創作壓力。Raf Simons 就曾在離開 Dior 時直言,大牌創意總監生涯也是一場對其體力和精神意志的強大考驗,每年六個系列的發布著實讓他喘不過氣。

太陽之下無新事。今年早些時候,勞力士、百達翡麗、香奈兒、蕭邦、帝舵五大腕表品牌聯合宣布,2021 年起共同退出巴塞爾表展,並將“自立門戶”,在瑞士日內瓦新成立一個鍾表展會。傳統展商在互聯網平台急速發展的情況下,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

五大腕表品牌聯合退出巴塞爾表展,成為本年度展會界最大“灰犀牛事件”

其實在 5 年前,Tom Ford 也曾嘗試過拋棄時裝周,用音樂錄音帶的形式發布自己的 2016 春夏系列,但這一舉動並沒有在此後得到更多品牌的追隨,最終不了了之。

但這一次受到新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意識到離開傳統時裝周束縛已不再是標新立異,而是理智選擇。

傑尼亞的藝術總監 Alessandro Sartori 就表示,他將在 7 月嘗試舉辦一場“phygital”展覽以替代時裝周大秀。

2005 年,因為“非典”影響,中國的電商行業急速起飛,並造就了如今的阿里巴巴與京東。此次的奢侈品牌能否變危為機,一舉顛覆迂腐冗長的時裝周日程?讓我們靜待答案揭曉。WWD

(感謝 WWD 記者 Luisa Zargani 對本文的貢獻)

撰文Julia Zhu

圖片來源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