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朝的紅夷大炮是怎麽來的,其威力到底有多大

明朝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六萬後金軍氣勢洶洶,圍攻孤城寧遠。不足兩萬的明軍憑借一種新式火器的出色發揮,電光石火之間,城下人仰馬翻,“火星所及,無不糜爛”。後金軍隊猛攻十二天,一無所獲,被迫撤退。這是明軍首次擊敗後金,軍心複振,朝野歡呼。

這種明末傳入中國的新種火器,就是鼎鼎大名的紅夷大炮。相較明朝的傳統火炮,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首先是射程遠。寧遠大戰的火炮射程普遍在五百米以上,最遠能達到一千米。其次口徑大,一般在110-130mm之間,是前裝滑膛加農炮。第三炮管長,炮長3長,此由意味著炮彈的初速高、威力大。第四精度高,炮身重心處有炮耳,以此為軸,調整射擊度角和火藥用量,配合準星和照門,達到精確射擊的目的。最後管壁厚,炮管從口到尾逐漸增粗,符合炮膛內壓力由高到低的原理,降低了炸膛的風險。這種大顯身手的火炮,就是紅夷大炮。

圖1 明朝時的紅夷大炮,最初為仿造荷蘭重型前膛

明朝裝備的紅夷大炮,有一部分是英國的艦載炮。約162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獨角獸”號戰艦,突遇台風,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沉沒。1625年,有漁民捕魚時,撈到了炮彈。時任廣州府推官的鄧士亮正在陽江巡視海防,獲知消息後,立即組織打撈船,裝備絞車和滑輪,雇傭精通水性的民夫,在附近海域打撈出18磅艦炮三十六門,其中的二十二門包郵北京。抵京後,有十一門炮又奔赴寧遠,擊退了後金的圍攻,勝利背後有鄧士亮的默默奉獻。

打撈沉炮,數量有限,無法滿足明朝的國防需求,海外軍購成為重要的選項。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佔領澳門。出於安全的考慮,葡萄牙人選擇險要地勢,相繼修築9座炮台。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鑄炮專家伯多祿·卜加勞(Pedro Bocarro)在西望洋山麓竹仔室村尾建立了卜加勞鑄炮廠,以此滿足澳門當地的火炮需求。

圖2 卜加勞鑄炮廠1640年鑄造的大炮

卜加勞鑄炮廠號稱“世界最好的鑄炮廠”,主營銅製和鐵製的火炮,兼營炮彈和火藥,甚至還給教堂鑄造銅鍾。鑄炮用的銅料大多數來自於日本,鐵料、硫磺等通過就地取材解決。銅炮由葡萄牙人親自製造,鐵炮由中國人代工。卜加勞的兒子萬奴·卜加勞在內港河邊新街附近的麻雀仔街,開設了“萬奴行”,專門從事軍火交易。卜加勞鑄造的火炮性能優異,威力驚人,不止中國、日本、印度、菲律賓等亞洲國家紛紛採購,英、法等歐洲國家也時常光顧。英法半島戰爭中,名將威靈頓手下的炮隊中,就有卜加勞炮的身影。

明末清初,不斷有傳教士來到明朝,在各地宣揚宗教,除此以外,他們還帶來了先進的火器技術。當時,明朝外有邊患,內有民變,多造炮、操好炮,是明軍的現實需求。在歷史變革之際,一方有傳教的意願,另一方面有軍備的需要,雙方一拍即合,西器東漸緩緩拉開了序幕。

有了頻繁往來的軍購,明朝將澳門作為一個特區,默許了葡萄牙人的存在。精明的葡萄牙人顯現出生意人的本色,一邊向明朝繳納稅金二萬兩,地稅五百兩。另一邊賄賂廣東的地方官,取得政治上的有利地位,甚至還出動戰艦幫助明軍鎮壓叛軍。

圖3 徐光啟(1562.4.24-1633.11.8),字子先,號玄扈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明朝科學家徐光啟委託李之藻等人,派張燾、孫學詩等人,以天主教徒為掩護,前往澳門,輾轉購得四門火炮。經過測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徐光啟認為“可以克敵製勝者,獨有神威大炮一器而已。”

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張燾、孫學詩以欽差大臣的身份,來到澳門,與葡萄牙商討購買火炮和聘請炮手的事宜。葡萄牙為了避免西班牙、荷蘭等國染指明朝,以優惠的價格出售了22門紅夷大炮,並且提供了23名葡籍炮手和1名翻譯。次年四月,葡籍炮手若翰哥裡亞在試炮時發生意外,炮管炸膛,當場身亡。徐光啟遭到朝中保守派的彈劾,被迫辭職返鄉。明朝第一次大規模購炮以差評告終。

隨著寧遠、寧錦兩次大捷,袁崇煥提出的“憑堅城、用大炮”的戰略,取得了成功的實踐。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崇禎皇帝重新起用徐光啟,並且派遣李逢節和王尊德遠赴澳門,採購紅夷大炮。這一回,明朝總共採購了火炮七門、大型火銃三支和西式火槍三十支,還聘請了以葡萄牙人貢薩握德謝拉為首的炮手、技師和造炮工匠等31人。

圖4 神威大將軍炮

次年十一月,皇太極率後金軍繞道龍井關、大安口,叩關入京。葡籍炮隊行至山東濟寧,遭遇後金軍襲擾。貢薩握德謝拉率隊進入遂州,在知州陸燧的支持下,紅夷大炮憑城射擊,“其聲如雷”,後金軍受創驚懼,無心戀戰,向北逃循。

崇禎三年(1630年),貢薩握德謝拉一行抵京。明朝將新購紅夷大炮安置在京師各個城防要地,崇禎皇帝給北京的紅夷大炮取名“神威大將軍”。明朝對這支葡籍雇傭軍給予了優厚的待遇。隊長貢薩握德謝拉的年薪是一百五十兩,每月額外補貼十五兩,其他人的酬勞是一百兩,再加每月夥食費十兩,這待遇相當於明朝的六品官員了。

面對後金軍咄咄逼人的氣勢,貢薩握德謝拉主動要求前往遼東,獲得批準。炮隊經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計劃經海路北上遼東。在此期間,協助登萊巡撫孫元化,設立鑄炮基地,採用炮管冷卻鑄造工藝,開發出遠勝歐美同行的加強版紅夷大炮,葡籍炮隊的規模也從13人增至40餘人。

圖5 崇禎皇帝,朱由檢(1611年—1644年)

崇禎四年(1631 年)五月十七日,後金軍大舉進攻位於鴨綠江口的皮島,先期抵達皮鳥的13名葡籍炮手,技術熟練,經驗豐富,屢屢操炮,據《火攻挈要》記載,“崇禎四年,某中丞令西洋十三人,救援皮島,殲敵萬餘,是其猛烈無敵,著奇捷之效者此也”。此後六年,後金軍沒有再犯皮島。

次年正月,孫元化部將孔有德、耿仲明發動叛亂,攻陷登州。正在城中休整的葡籍炮隊,遭遇不測,避之不及,包括貢薩握德謝拉在內的12名炮手身亡,僅1人幸免,另外15名技師和工匠受傷。叛軍念及師生之情,在傳教士陸若漢的帶領下,幸存的葡萄牙人返回澳門。

圖6 清軍改良後的紅夷大炮

明朝在卜加勞鑄炮廠總共採購了80余門紅夷大炮。卜加勞逝世後,鑄炮廠後繼無人,同時,歐美國家開始鑄造鋼炮。卜加勞鑄炮廠生產的銅炮和鐵炮開始滯銷,工廠陷入困境,最終倒閉。為了紀念鑄炮廠,當地人將其所在的街道,稱為鑄炮斜街,後改名為高可寧大街。

徐光啟得知葡籍炮隊的噩耗,痛心疾首,憂憤交加,於崇禎六年(1633)十月初七日病逝。沒有了徐光啟的支持,西器東漸陷入停滯。隨著孔有德等人的叛變,後金掌握了先進的火炮生產和使用技術,原本好轉的明朝局勢,再次惡化,國祚斷絕只是時間問題。對抗後金鐵騎的最強利器,因時局變幻,未能挽救危機,東西方的技術差距進一步拉大。

文:計白當黑

參考文獻:《火攻挈要》《明史》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