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文讀懂電影《流浪地球》沒有交代清楚的燒腦科學知識

騰訊科技 喬輝/文

大年初一,根據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流浪地球》在全國上映。我第一時間慕名到電影院去觀看了影片。整部電影氣勢恢巨集,講述了太陽將變成紅巨星,人類驅動地球逃離太陽系的故事。

看完影片,使我回想起高中時代的一個浪漫的夏日傍晚,我和幾位同學迎著落日一起騎自行車放學回家,遠方地平線上的太陽顯得又紅又大,像一隻紅紅的氣球。其中一位女同學開玩笑地問,太陽會不會要熄火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說她是杞人憂日。

從恆星的演化規律上來講,太陽是會有熄火的那一天,不過是在遙遠的50億年之後。簡單來講,當太陽核心中的氫燃燒殆盡,生成的氦元素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縮,釋放的能量進一步升高溫度,點燃核心周圍的氫殼層,然後太陽迅速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

有理論認為,太陽演化生成的紅巨星非常巨大,最遠能夠膨脹到地球軌道。這樣,水星、金星和地球都會逐漸墜入太陽而毀滅。其實,早在太陽吞噬掉地球之前,地球上的海洋早已被膨脹的紅巨星烤乾,生命不複存在。

我們可能聽說過各種版本的“世界末日”,但太陽成變紅巨星引起的“世界末日”肯定是必然會發生的!劉慈欣以太陽變紅巨星這個知識點為基礎,寫出了著名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講述人類發現太陽要變成紅巨星時,人類給地球安裝萬座巨大的核聚變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年邁的太陽,飛往最近的恆星——比鄰星的過程。

《流浪地球》場景非常巨集大,萬座核聚變發動機,高11千米,珠穆朗瑪峰在發動機面前也相形見絀,電影的細節我就不談了。我只想談一談這部科幻電影提及到的真正的科學知識部分。

燒腦的“氦閃”是什麽現象?

文章開頭我們提到了太陽演化末期會變成紅巨星,會吞噬掉行星。電影中還提到一個天體物理學中的名詞氦閃,我們再來具體介紹一下。

氦閃是發生在品質介於0.5倍到2倍太陽品質的恆星演化末期。當核心處的氫燃燒殆盡,形成的氦堆積在核心處,氦不斷積累自我壓縮,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形成“簡並態”,處於簡並態的物質靠簡並壓(一種量子力學效應)支撐著自身重力,而非靠熱壓力支撐。核心處的氦的自我壓縮,還會讓溫度升高,然而簡並態物質有一個奇怪的特性:溫度升高並不會導致其發生熱膨脹,也就不會吸收熱量,而且簡並態物質的熱傳導性非常好,當溫度一路飆升至1億度時,氦就受不了了,發生猛烈的熱核燃燒,短短幾分鐘就把核心6%的氦元素變成碳元素。對於太陽品質的恆星來講,氦閃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太陽燃燒3000萬年。

然而,據計算,如此巨大的能量並不會對紅巨星的外觀造成什麽可觀測的影響,因為這種能量釋放發生在恆星的深處,巨大的能量釋放讓熱壓力超過簡並壓,核心物質脫離簡並態而膨脹,大部分能量都耗費在驅動核心物質膨脹當中,剩餘的少部分能量被厚厚的外殼吸收。實際上,並不會發生電影中看到的劇烈景象。

本來解釋一下電影中燒腦的名詞,結果好像越解釋越燒腦。那我再來簡單總結一下氦閃的過程:氫燃燒變成的氦物質堆積在太陽核心,核心的物質越來越多,然後發生收縮溫度升高,但核心的物質處於簡並態,溫度的升高並不能使其自動停止收縮,溫度會越來越高,當跨過1億度的門檻時,就發生了猛烈的爆炸式氦燃燒,數分鐘內就把能夠燃燒的氦變成了碳。但氦閃釋放的能量都被太陽本身吸收,表面居然看不出內部發生了什麽。

品質小於0.5倍太陽的恆星沒有足夠的能力發生氦閃,而品質大於2倍太陽的恆星,發生的是穩定的、溫柔的氦燃燒,無需發生氦閃。獵戶座中大名鼎鼎的“參宿四”就是一顆品質是太陽10倍的紅巨星,核心正在發生氦平穩燃燒變成碳的過程。對於恆星的演化而言,品質幾乎決定一切,當然還要考慮其金屬豐度。

燃燒石頭的核聚變發動機

我們知道,氫彈是一種劇烈的核聚變爆炸現象,人類無法直接利用這種能量。人類需要的是可控核聚變,就是說能夠平穩輸出能量的核聚變裝置,到目前為止還處於實驗階段。如果有人問你,我們什麽時候能利用上核聚變的能量,你可以說50年後。再過10年又有人問你,你還可以說50年後,這當然是核聚變領域著名的段子,但隨著技術的提升,至少八零後應該能見到核聚變發電的那一天。

目前,中國的超導核聚變托克馬克裝置(EAST)以及國際聯合建設的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都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目前人類首先要馴服的是氘氚的核聚變,也是相對最容易的一種核聚變(具體核燃料用的是氘化鋰)。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也經常涉及核聚變堆的概念,核聚變確實是一勞永逸地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終極手段。

在電影《流浪地球》中,為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上萬座高聳入雲的核聚變發動機,燃燒的不是氫,也不是氦,而是石頭,真佩服大劉的知識面和想象力。大劉的燒石頭不是燒成石灰石的化學過程,而是組成石頭的元素的原子核發生聚變的燃燒。

石頭的組成元素非常複雜,但主要是氧、矽、鋁和鈣等等這些原子序數較大的元素。這些元素能聚變嗎?能!但實際上,難度恐怕高級外星人也做不到吧。

宇宙當中,這些元素的核聚變發生在大品質恆星演化末期的核心處,這裡的大品質最少也要8顆太陽品質以上了。實際上,我們身邊的元素,除了氫和氦,基本都是在恆星燃燒、超新星爆炸以及中子星合並過程中形成的。有句話說的很好“我們其實都是核廢料”。

移動地球有多難?

影片中,為了能夠移動地球,設定了萬台超級聚變發動機,每座11公里高,總共能產生150兆噸的推力,嚴格來講部門要用牛頓,換算一下,大約是150億億牛頓。地球的品質大約6億億億千克,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可很容易計算發動機推動地球的加速度大約等於0.000000025倍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猶如蜉蝣撼大樹,根本無法驅動地球脫離太陽。

大劉也曾後悔說“當時沒有經驗,竟把地球發動機的具體參數全部詳細列出,詳細到可以很方便地直接計算地球得到的加速度,計算的結果是:發動機只能給地球零點(N多個零)幾的加速度,別說航行,改變軌道都不可能”。

“引力彈弓”是怎麽回事兒?

影片中,地球為了逃離太陽系,設定了一個飛往木星的冒險軌道,差點毀掉地球。這種冒險的原因是為了利用木星給地球加速。這種加速的方式俗稱引力彈弓(gravitational slingshot)或者叫引力助推(gravity assist)。

引力彈弓這是一種非常成熟的航天技術,現實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人類第一次利用引力彈弓效應發生在1959年,當時蘇聯的月球3號探測器從月球南極後方飛過,借助月球的引力繞到月球背面並拍攝了人類第一幅月球背面的影像。這次的引力助推不但改變了探測器的飛行軌道平面,也少許增加了速度。

1977年,NASA著名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發射升空,各攜帶帶有人類資訊的金唱片飛往宇宙深處。目前,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分別於2013年和2018年先後成為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類探測器。這兩枚探測器就充分利用過引力彈弓效應,旅行者1號在飛掠木星和土星時,利用了這兩顆大行星進行了加速,然後才達到了太陽的逃逸速度。旅行者2號利用了木星、土星以及天王星的加速,但在接近海王星時,為了探測海王星的衛星”海衛一“,飛掠海王星的角度導致了相反的引力彈弓效應,速度下降了一些。導致最終速度旅行者1號比旅行者2號要快,首先進入星際空間。

攜帶地球名片(刻畫有裸體男人和女人那個名片)的先驅者10號和11號探測器也利用過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進行加速。卡西尼-惠更斯土星探測器,也利用過地球、金星以及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此外,還有黎明號探測器、尤利西斯探測器等等都利用過這種技術,簡直不勝枚舉。這裡再強調一句,引力彈弓效應不但能夠加速探測器,當然也可以減速探測器,訣竅在於飛掠行星的位置,這裡就不展開說啦。最近的例子是2018年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該探測器就要利用金星的彈弓效應一次次逐漸降低軌道速度,逐漸靠近太陽。

地球為什麽有被木星撕裂的危險?電影中反覆提到的“洛希極限”是什麽意思?

影片中,當推動地球前進的行星發動機發生故障時,地球離木星越來越近,即便後來發動機恢復運轉,但仍然無濟於事,地球仍然在接近木星。地球人陷入了絕望之中,到了該吃吃該喝喝的狀態。如果地球越過木星的洛希極限距離時,木星的潮汐力就會把地球撕碎!在千鈞一發時刻,人類靠點燃木星和地球氧氣混合氣體的方法,成功把地球推離危險軌道。

在天體力學中,洛希極限又稱洛希半徑,最早由法國天文學家洛希提出,因此稱為洛希極限。我們就拿地球接近木星作為特例簡單說一下:地球的物質結合在一起的主要作用力是自身的重力,當地球靠近木星的時候,木星會對地球產生強烈的潮汐撕扯作用,當潮汐力超過地球自身物質的重力結合作用時,地球就會被撕裂。地球剛開始被撕裂時,離木星的距離就是洛希極限。

土星壯觀的光環就位於土星的洛希極限內,光環中的物質無法靠自身的引力聚合成較大的天體。實際上,土星環可能就是由土星的一顆天然衛星越過洛希極限被撕裂形成的。當然也可能是土星形成時剩餘的物質。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火星的衛星“火衛一”早晚會進入火星的洛希極限內,被火星撕裂,形成圍繞火星的環狀系統。科學家估計這個時間大約只有3000萬年到5000萬年。

流浪地球的目的地——比鄰星

稍有天文常識的人都知道,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只有4.2光年,4.2光年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巨大的空間尺度了,要知道1光年大約等於9.5兆公里。

比鄰星所在的恆星系統其實是包含了三顆恆星。三顆恆星肉眼是無法分開的,看起來就像是一顆恆星。由於這三顆星是半人馬座最亮的星點,因此稱為“半人馬座α”星。半人馬座α星是由兩顆太陽大小的恆星相互圍繞公轉,外加一顆相對距離較遠的“比鄰星”組成。這個恆星系統也是劉慈欣《三體》小說的切入點。實際上,這樣的三體系統是穩定的,不會出現《三體》中所描述的“恆紀元”和“亂紀元”。

在2016年,歐洲南方天台發現一顆行星圍繞比鄰星公轉,該行星距離比鄰星約0.05個天文部門(750萬公里),品質相當於地球的1.3倍。令人興奮的是,該行星可能處於比鄰星的宜居帶上。“宜居帶”是指行星距離恆星遠近合適的區域,在這一區域內,恆星傳遞給行星的熱量適中,既不會太熱也不太冷,能夠維持液態水的存在。但由於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能量輸出不太穩定,經常有大的爆發現象,可能並不適合生命在其周圍生存。

比鄰星一直是人類設想的星際航行的首選目的地

2016年4月12日,著名的俄羅斯投資人尤裡o米爾納宣布了“突破攝星計劃”。霍金還親臨現場為該計劃月台助威。

該計劃設想在地面上建設雷射陣列,然後利用雷射產生的光壓推動極薄、極輕的光帆高速前進,在200萬千米的距離上完成加速過程,並使光帆的速度達到光速的20%!以這樣的高速奔向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所在的恆星系統僅需20年。

光帆攜帶一個厘米大小的芯片,小小的芯片上面集成有核電池、微處理器、導航系統、通信系統、以及高清相機等等,真可謂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是一枚真正的探測器。為了節約加速能量,光帆和芯片的品質限制在克量級。光帆和微芯片的組合體可以成群地運行在地球軌道上,等待雷射陣列的加速一個個奔向深空。

當然,這個激進的設想給當前人類的科技水準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雷射器的連續輸出功率要求為100吉瓦(1億千瓦),相當於五個三峽水電站的輸出功率。這樣強大的雷射對光帆來說簡直是噩夢,在承受極大光壓的同時,還要承受極高的溫度。抵達目標後,微芯片探測器想要把資訊發回4.2光年之遙的地球並接收難度極大,因為芯片的發射功率實在有限。

宇宙中還真有流浪行星

從電影回到現實中,科學家還真發現宇宙中有流浪行星(Rogue planets),這樣的行星不隸屬於任何恆星。今年年初,清華大學毛淑德教授接受我們採訪時就表示,可以利用“微引力透鏡法”探測流浪行星。簡單來說,微引力透鏡是指當有未知天體經過背景恆星時,天體的時空彎曲效應就會突然增亮背景恆星的亮度。

流浪行星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品質較大的可能是像恆星那樣獨立形成的,例如有很多行星的品質已經逼近褐矮星的程度。有些可能是中央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炸,行星被衝擊到宇宙空間。

還有一些可能是在恆星系統形成的過程中,被其他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拋出去的。自從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行星運動以來,科學家就發現,由於恆星系統是多體相互作用,其實是一個混沌系統,長期來看運動是不可預測的,有一種可能就是某顆行星會被拋出太陽系。

還有一種更精彩的情況,當恆星被黑洞吞噬的時候,其攜帶的行星有可能被拋射出去,形成速度極快的流浪行星。

更腦洞的情況就是大劉描繪的被高等智慧生命驅動,在宇宙中尋找尋找合適家園的流浪行星。

電影中還有一些其他的科學細節,就不一一解析了。這部小說的成功主要還在於故事情節,太陽變成紅巨星,人類帶著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園一起逃離,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