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彩黔東南,在大山深處遇見最原始的苗寨!

說起貴州,除了滋味甘醇的美酒,就是當地獨特的地質氣候和數量眾多的少數民族,造就了當地多彩的民族風情。我們跟隨北京現代“現代進行時”探索之旅走進了多彩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探訪了中國最大的苗族原始村寨——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黔東南州雷山縣東北部,距離州府凱裡市大約40公里,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村寨相連組成。我們駕駛第四代途勝在黔東南的盤山公路上穿行幾十公里後,來到了這個如同隱秘世外桃源的苗寨。

建築是對民族的最好讚美

辛勤的苗族人在山坡上開辟出了大量梯田,河流兩側則是根據地形起伏變化而建造的吊腳樓,形成了錯落有致的苗族村寨。這裡聚集著大約1200戶,白水河穿寨而過,是苗族“原始生態”文化保存完整最完整的苗寨,素有“千戶苗寨”之稱。

鼓樓是每一個苗寨最顯著的建築標誌,這種俗稱“六面倒水”的多層木質建築是苗族家族力量的象徵。古樸莊重而具有文化韻味兒的鼓樓並不用來住人,每逢節日、迎客等大型歡慶活動,寨子裡的人便聚集在鼓樓和鼓樓前的鼓樓坪載歌載舞進行慶祝。鼓樓同時也是寨子的議事場所,當寨內遇到重大事宜,就由寨老命令“管腳”登樓擊鼓,召集眾人於鼓樓內來共同商議決定。

在寨子入口,建有風雨橋,風雨橋上建多層的塔和亭,橋面兩邊設有長凳,方便行人避風遮雨,同時也是風雨橋也是苗寨迎賓的場所。如今,全木式的風雨橋已經被水泥和和木材的混合結構所替代,安全性和穩定性也都大大提升。

吊腳樓是西南地區常見的少數民族建築,而其中又以苗族吊腳樓最具特色。西江千戶苗寨的吊腳樓依山勢而建,正屋建在實地上,另一邊懸空,靠柱子進行支撐。這樣的設計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止毒蛇野獸的侵襲,樓板下還可以擺放雜物。

梁思成曾經說過:“建築是人類一切造型創造中最龐大、最複雜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藝術更顯著、更強烈,也更重要。” 西江千戶苗寨這如畫卷般的建築群,重巒疊嶂、緊密相連一直從河邊延綿到山頂,巨大的規模和恢巨集氣勢讓人歎服,也是苗族人民偉大創造力的象徵。

追尋文化的腳步

如果說苗寨的建築代表了苗族人面對自然的頑強不屈,那麽蘆笙、苗族古歌這些文化遺產則代表了苗族獨特而豐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識和民族精神。文化是一個民族賴以傳承與延續的載體,如果沒有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那麽一個民族也就沒了自己存在的痕跡。

蘆笙是苗族人特別喜愛的一種樂器,有苗族的地方就有蘆笙,踏著蘆笙起舞是西江千戶苗寨裡人們節日必備的項目。蘆笙對於苗族人們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不僅是日常節日和迎客歡慶的樂器,還是苗族青年男女之間戀愛的媒介。苗族的青年們通過蘆笙和山歌來傳遞彼此之間的愛意,男青年用蘆笙來吸引姑娘們的注意,而姑娘們則用山歌對蘆笙做出回應,踏聲而舞。蘆笙作為苗族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承,在他們心中是神聖的象徵,在吹奏蘆笙時的表情十分嚴肅。吹奏其蘆笙對於他們來說不止是演繹,更是文化的傳遞。

世代傳唱的苗族古歌則是苗族歷史的記錄,清晰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易暴露於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文字也隨之丟失。苗族古歌內容包羅萬象,從宇宙的誕生、人類和物種的起源、開天辟地、洪荒時期,到苗族的大遷徙,以及苗族的古代社會、物質生產、日常生活等等,幾乎無所不包。作為苗族口傳文學的典型代表,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社會的一部百科全書,2006年苗族古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外,苗族獨特的民族服飾也是苗寨裡一道靚麗的風景,苗繡、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苗繡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手段,苗族人通過苗繡創造了不同樣式、風格的服飾,苗繡題材豐富,有龍、鳥、魚、銅鼓、花卉、蝴蝶等,在衣服上栩栩如生。

苗族服飾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傳承千年的蠟染技藝,用蠟刀熔蠟,在布上繪出想要的圖案,然後以藍靛浸染,然後用熱水去除蠟,就會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不同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極具魅力。

如果說服飾是苗家人獨特的藝術作品,那麽銀飾就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標誌。苗族的銀飾造型獨特,全部都是由手工製作而成,將銀塊通過化銀、捶打、拉絲、掐花、鑲嵌等步驟,就可以打造出銀鈴、銀花、銀針、銀鏈、耳墜等飾品。

我們平常已經習慣了規則化的生活,每天定時上班下班,好像很少有機會停下來品味一下生活的樂趣。在平靜祥和的西江千戶苗寨,一切仿佛都慢了下來,反而可以仔細品味生活的真諦。誠然我們沒有辦法擺脫生活的羈絆,但仍然可以用一個積極的生活態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戰,而這也正是北京現代想要通過“現代進行時”活動傳遞的生活理念。

重要提示!

微信又雙叒叕要改版,不想被各種消息繞花眼?

點亮框哥的星標,無論怎樣改版,

都能第一時間找到“國家地理中文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