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升溫或引發糧食危機,專家建議加強農業災害預警

《財經》記者 俞琴 實習生 潘瑾睿 | 文 朱弢 | 編輯

農業、糧食生產和毀林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佔全球排放總量的23%,已成為推動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氣候變化也在反作用於糧食安全,全球升溫2 ̊C可能引發糧食危機。

這一結論來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發布的《氣候變化與土地利用特別報告》(下稱《特別報告》)。IPCC是評估與氣候變化有關的科學知識狀況、影響和未來潛在風險以及可能應對方案的全球性機構。8月2日至6日,IPCC第50次全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經歷緊張談判之後,195個國家8月8日在日內瓦通過了這份《特別報告》。

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兩百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巴黎協定》,提出要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爭取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準之上1.5攝氏度以內。

控溫“2度”目標能否實現,目前來看還有很大懸念。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2018年度排放差距報告估算,至2030年,全球將減排總計60億噸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還不足以實現控溫“2度”的目標。

IPCC第一工作組聯合主席Valérie Masson-Delmotte認為,對於全球升溫1.5攝氏度而言,旱地缺水、火災損失、永凍土退化和糧食系統不穩定的風險均有所增加。在全球升溫2攝氏度時,與永凍土退化和糧食系統不穩定相關的風險非常高。

變暖趨勢下,該如何應對糧食危機?

全球升溫或致糧食危機

IPCC警告說,我們正在過度地、不可持續地使用地球土地。森林常被砍伐轉為農田。前所未有的開採和對土地利用的強化,使得土地正在日益退化。

據《中國科學報》報導,一項對全球森林損失狀況進行的分析顯示,每年因農業產業化消失的森林大約有500萬公頃。在2001年至2015年間,大約有27%的森林損失是由於大規模發展農業和畜牧業造成的。

土地退化時,其生產力會降低,從而會限制可以耕作的土地並降低土壤吸收碳的能力。這會加劇氣候變化,而氣候變化反過來又會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加劇土地退化。

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早有共識。在2019年“應對氣候變化·記錄中國——重慶酉陽行”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氣象與氣候學家丁一匯根據科學界共識與中國實際,總結了氣候變化與極端氣候事件的十大風險:副熱帶乾旱區與中高緯多雨風暴區向北移動;全球和中國暴雨和洪水風險增加;更頻繁的夏季熱浪發生;增強的城市暴雨;大範圍乾旱發生與水資源短缺的可能風險增加;全球與中國冰川的快速融化;持續加速的全球海平面上升;全球作物產量減少造成的糧食安全風險增加;東亞季風年代際變化引起的中國東部降水格局和極端事件分布的演變;增加的環境與生態風險以及中國加劇的汙染事件。

丁一匯稱,氣候變化使得水稻等十種全球糧食作物平均減產約1%。

上述“十大風險”中,除明確提到的糧食安全風險外,包括乾旱以及暴雨、洪水等在內的幾項風險也會導致糧食減產。8月3日,山西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過程,陽城縣蟒河景區降雨量超過400毫米。據國家減災辦8月6日發布的消息,降雨引發洪澇災害,造成當地1.39萬公頃高粱、玉米等作物受災,其中絕收2800公頃。8月4日,湖北發生洪澇災害,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3200公頃,其中絕收200余公頃。

IPCC在報告中強調,氣候變化正在影響糧食安全的所有四大支柱:產量和生產、價格和獲取食物的能力、營養以及穩定性。IPCC 第三工作組聯合主席 Priyadarshi Shukla公開表示,未來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具體體現在糧食產量下降(特別在熱帶地區)、價格上漲、營養質量下降和供應鏈中斷。

關於食物的營養價值,此前《柳葉刀-星球健康》發布的相關研究顯示,如果全球碳排放保持現在的增速,在30年內,小麥、水稻、玉米、大豆、土豆等主要糧食作物中包含的核心營養元素,如蛋白質、鐵和鋅將大幅下降。儘管2050年全球糧食總產量會超過現有水準,但由於作物營養價值下降,產量增加並不能彌補營養價值下降的負面影響。

較之生活在富裕國家的居民,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的人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大。中低收入國家人口總量增長很快,預期在未來會面臨嚴重的營養供應不足。聯合國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氣候變化危機面前,貧富差距很可能會導致一種“氣候隔離”的局面,世界上最貧困人口不僅逃不開氣候變化引發的災害,還會因為缺乏必要的恢復資源變得更加貧窮,從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貧富差距有一個數據,一個是全球現在有8.2億人依然沒飯吃,要麽就沒糧食,要麽就買不起。全球另20億人是吃得過多而肥胖,造成了很多的問題。”《特別報告》的主要作者協調人之一、中科院大氣所研究員賈根鎖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說,在應對土地退化方面,發達國家有足夠的資金、機制、技術,所以制定了不錯的應對措施,然而非發達國家的土地退化問題依然非常嚴重。因此,報告提到要強化全球的共同努力,“通過技術的轉讓,通過糧食的自由貿易等各個方面,讓全球人類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這樣能夠做得更好一些。”

如何應對?

IPCC在報告中提出了解決土地退化以及預防或適應進一步氣候變化的各種方案。賈根鎖稱,需要盡早來應對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帶來的負面作用,從農業部門來講,應該把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納入到農業土地管理裡去。

IPCC向《財經》提供的一份通稿中援引了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任務組聯合主席Kiyoto Tanabe的觀點:可持續土地管理是保護社區免受土壤侵蝕和山體滑坡的不利影響的一種方式。

那麽,什麽是可持續土地管理?

賈根鎖告訴《財經》記者,從微觀上來講,可持續土地管理就是減少人為干擾,保護有效的地表植被,保護土壤的肥力、有機質。從宏觀上說,是管理的協同性。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政府為了管理方便會分很多部門,而可持續土地管理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多部門、多機構、多區域協同,把土地的有效性用到極致。“土地利用不能每個部門各乾各的,土地都是有限的,在治理荒漠化的過程還要考慮到糧食安全,還要考慮到當地的村落、林業部門的目標。”

在這一方面,賈根鎖認為,中國近年來的政府機構改革具有很好的前瞻性,是落實土地可持續發展、協同性的有效路徑。“比如說應急管理部,目前把原來隸屬於多個部門的關於災害管理的部門放在一起了,這特別有利於協同。自然資源部也是這樣,把原來好幾個分散的部門放在一起,這對於土地管理的協同性、可持續性是有好處的。”

中國幅員遼闊,從東部的濕潤區到西部的乾旱區,從南邊的熱帶到北邊的寒溫帶,氣候帶非常多樣,而氣候變化對不同氣候帶的植被或者生態系統、農業生產的影響是不同的。IPCC報告指出,中低緯度總體的氣候變化對農業、農作物產量有負面影響,在高緯度、寒溫帶地區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增值,但是另一方面由於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的增加,給農業生產增加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賈根鎖表示,災害造成的損失取決於預警和乾預的能力,如果早期預警系統能夠做得更先進,就能把負面影響降到很低。

賈根鎖建議,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強農業災害控制。“現在我們國家正在向這方面邁進,做出很多有效的預警,這方面我們還需進一步的加強,災害預警、災害的管理,特別是綜合災害管理,這可以使我們的糧食生產能夠可持續地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