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不了解的茶馬古道,比想象中更險更好看!

怒江大峽谷自駕遊的行程已經過半,我們在貢山縣休整了一天之後,繼續沿峽谷公路向北挺進丙中洛。沿途的路越來越不好走,但遊客的汽車也越來越少,壯麗的風景越來越接近“獨享”。我們一路走一路拍,並沒有出現傳說中的“審美疲勞”。

到達丙中洛鎮後再行駛大約半個小時,我們駕車經過了石門關,這裡也是怒江全線中最窄的地方。陡峭的懸崖,就像圍欄一樣試圖阻止怒江南下,但昏黃的江水卻如奔騰的馬群一往無前地衝過山勢的阻擋,咆哮而過。

前面是一段保存尚好的“茶馬古道”遺址,從這裡我們開始徒步,2小時後可以到達霧裡村。據說,這是古代茶馬古道時期一段繁忙的交通驛道。曾經有無數的貨物通過這條人馬驛道往來於雲南和西藏之間。

通往霧裡村的一段茶馬古道舊路。可見此處山形陡峭,江水滔滔,當年的馬幫們就是趕著騾馬隊每天行走在這種窄小、艱險,又不起眼的小路之上,撐起了當時最關鍵的國際貿易大旗。

大約一千年前,這條茶馬古道就已存在(歷史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古老的驛道起點大約在今雲南普洱-思茅地區,中間要經過怒江大峽谷沿溪流而上進入西藏地區,之後穿過崇山峻嶺和皚皚雪山,最終到達孟加拉、印度和其他西亞和北亞地區國家,而這條看似微不足道的古道就是當時中國與西亞各國最重要的一條陸上貿易紐帶。

除了產自雲南的茶葉以外,每天通過這條古道向外輸送的貨品還包括鹽、布匹、藥材和毛皮等物;而通過馬幫從西亞各國和藏地運回內地的貨物則以香料、日用器皿、騾馬等為主。

往來於古道上的馬幫客商,無不肩扛馬馱沉重的貨物,據說有身強體壯的馬幫,一個人可以挑著60~90公斤的貨物——貨物的重量甚至超過了自身的體重。而這些優秀的挑夫大多數來自四川和雲南兩省。

茶馬古道運送的貨物以茶為主,在運輸的過程中,茶葉被壓縮成茶餅或者茶磚,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體積,多背多扛。馬幫將貨物運送到交易地點之後,可以用茶磚換取西藏地區的良種馬和西亞、北亞及中東地區的香料、生活器皿等物,是一種互補性很強的交易方式。

據史載,早在明代初期,上等馬一匹最多可以換取茶葉120斤,相當於一位馬幫肩扛一次貨物。到了萬歷年間,則上等馬一匹可換取茶葉三十篦,中等二十篦,下等十五篦。明代文學家湯顯祖曾在《茶馬》詩中寫道:“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

我們所在的這條小路之所以被命名為“茶馬古道”,就是因為古時候的西藏人需要每天飲用酥油茶,但高海拔地區卻不產茶,而內地地區大量的軍隊和農業生產對優質良種馬的需求旺盛,於是交易雙方都有了共同的需求,進而出現了專職的馬幫和這條著名的茶馬之路。

行走茶馬古道的行程接近了尾聲,前方出現了一座古舊的吊橋。離這裡不遠的地方就是有著“人神共居”之地美名的怒族村落——秋那桶。原始的小山村裡遍布著老木屋建築。至此,我們的茶馬古道徒步之旅也暫告一段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