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附圖】國際癲癇關愛日︳我國約有癲癇患者900萬人,全國首份城市整體癲癇診療網路地圖問世

明天是第13個國際癲癇關愛日,今天上午,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專科分會主辦的相關活動上,全國首份城市整體癲癇診療網路地圖正式問世。今後,患者可按圖索驥找尋規範化診療醫療機構,為疾病控制爭取寶貴時間。


規範疾病治療,癲癇發作可以控制

儘管癲癇是古老的疾病,伴隨人類歷史進程,但長期以來,癲癇並未被廣大人民群眾深入認識,各種民間所謂「偏方」及「診所」阻礙了癲癇的規範化診療。現有數據顯示,我國癲癇患者不小於900萬人,每千人約有4至7名癲癇患者。這種導致大腦短暫功能障礙的慢性疾病,影響很多人的正常生活。專家介紹,癲癇最多見於兒童和65歲以上老年人。病情發作可表現為局灶性發作、全面性發作。前者會出現單側肢體抽動、感覺異常、自動症,可能伴有意識障礙;後者則可能出現意識喪失、四肢抽搐、失神等癥狀。

如果接受規範合理的治療,癲癇發作是可以控制的。中國抗癲癇協會現任會長洪震說,部分患者經過2至5年規範治療後,可以嘗試減葯並逐漸停葯。至於癲癇是否會伴隨終身,專家認為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50%至60%的患者在發作起始後的五年內可能得到長期緩解,但另有一部分患者會伴隨終身。


發布專科地圖,引導患者科學就診

記者了解到,在上海市衛健委領導下,神經內科疾病質控實現長足發展。迄今,上海已發布腦卒中、帕金森地圖,對市民疾病診療具有重要意義,此次癲癇專病門診地圖的發布,將有助於進一步提高上海地區癲癇診療的質量。

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專科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神經內科汪昕教授表示,上海三級醫院癲癇專家眾多,內、外、兒科醫生兼備。各級醫院之間建立充分聯繫,共同致力癲癇診治的同質化,建立上海地區整體癲癇診療網路地圖。在專家看來,網路地圖的問世,可為癲癇患者提供更全面正確的信息,同時也為三級聯動、上下轉診奠定基礎,推動癲癇從診斷到治療、從內科治療到手術治療、多學科多方案結合治療。

(請橫屏觀看)


關注患者精神,避免帶著病恥感生活

為什麼會發生癲癇?上海市醫學會腦電圖與臨床神經電生理專科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朱國行教授在活動上為市民進行科普宣教。他解釋,人體大腦中有上百萬神經細胞(神經元)相互傳遞電信號。這些電信號出現紊亂導致癲癇發作,因此會意識喪失、肢體抽動、愣神等臨床表現。

一些癲癇患者在特殊情況下,也會導致病情發作,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以下情況發生:發熱、飲酒、閃光刺激、電子遊戲、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突然停/減葯、睡眠不佳/過度。

由於癲癇有反覆發作特點,患者常合併精神障礙、情緒和認知障礙。這要求醫護人員非但關注患者發作情況,更要指導家屬關注患者的情緒狀況。專家反覆呼籲:癲癇患者無須帶著病恥感去生活,只要堅持規範化的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建立正確診療方案、樹立起戰勝癲癇的信心,便會找回生活的陽光。

另悉,為讓公眾關心和理解癲癇患者,推動疾病的認知與科普,戶外地標媒體「外灘之窗」在國際癲癇關愛日期間首次推出「癲癇與公共健康」的標語,以提升公眾對疾病的認知。


【鏈接】

癲癇發作時哪些正確措施需牢記?

1、 對於意識不清、倒地、四肢抽搐的患者,應儘快移開周圍可能對患者造成傷害的東西或將患者放置於安全地方,以免患者受到傷害;但不要強行移動患者,除非患者處於危險之中。

2、 癲癇發作開始,應立即扶患者側臥防止摔倒、碰上。

3、 保持呼吸道通暢。

4、 可用軟墊等物保護患者頭部。

5、 如有假牙及時取下,以免吸入呼吸道。

6、 將頭歪向一側,使唾液和嘔吐物盡量流出口外,以免迴流至呼吸道引起窒息。

7、 解開領帶、衣扣、腰帶等,保持呼吸順暢。

8、 當發作結束後,輕輕將患者放置於良好的恢復姿勢以改善呼吸。

9、 有條件的患者應詳實記錄發作全程,這對醫生明確診斷、掌握病情發展和觀察藥物治療效果都有重要參考價值,如有條件建議發作時錄像。

欄目主編:顧泳 本文作者:顧泳 文字編輯:顧泳 題圖來源:上海醫學會 提供 圖片編輯:曹立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