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股爆虧,這個業績底你敢抄嗎?

一場史上未見的業績變臉風暴正席卷A股,把投資者狠狠打翻在地。

文 / 華商韜略趙建勳

幾天來,已有超過300家公司發布預虧公告,按預虧上限來看,預虧超20億元的公司數達36家,預虧超10億的有91家之多。而去年預告2017年淨利虧損下限超10億的公司只有19家。

不少公司原本盈利幾個億,卻在突然之間巨虧十幾億甚至數十億。比如大洋電機發布公告稱,預計虧損21億元至23億元,而此前還預計2018年盈利2.3億元至4.39億元。

更讓人目瞪口呆的是市值僅17.7億的南寧糖業竟預虧13億,較上年同期下降578-622.6%,公司都要“虧沒了”!

淨利潤同比下滑的公司數量更多,較上年淨利潤減少的公司達878家,累計淨虧損1033億元,總計減少額度達到4431億元。

其中,淨利減少超10億元公司達到122家;淨利潤減少超100億的共兩家,分別為中國人壽淨利潤減少193.52億元、中興通訊減少112.68億元。

各家給出的巨額虧損原因主要有兩三個,一是商譽大額減值,二是計提壞账,三是項目巨額虧損。其中,商譽減值最為普遍,預虧超過20億元的9家公司中,8家都提及了計提商譽減值。

商譽是資產負債表裡的一個科目,通常為並購時相對於淨資產所付出的溢價。比如A公司的淨資產為500萬,但B公司收購A花了2000萬,那麽B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商譽就會多出1500萬元。

商譽減值的問題主要發生在並購重組時,如果並購的企業經營或者估值水準出現大幅下降,可能就會出現大幅商譽減值。或者標的資產估值虛高,當前很難以更高的估值出售,這種情況下也會導致減值發生。

而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應當在每年年終進行減值測試,如需減值,則上市公司財報中的利潤表要減少當期利潤,資產負債表上減少非流動資產、總資產、淨資產。

而且根據目前的會計準則,商譽不能用“攤銷”(每年按比例減少)的方式來處理,而只能採用減值的會計處理。

問題來了,為何商譽減值此時會集中發生

一種說法認為,今年1月4日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討論了商譽減值改攤銷的問題,當時大部分委員認為,攤銷比減值能更好地實現商譽減記至零的目標。

很多公司一年盈利一個億或幾個億,可账上躺著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商譽,如果按照逐年攤銷的方法,將導致上市公司出現連續年度虧損,甚至導致公司退市

所以上市公司決定趁新規沒出來前先處理掉,來一場罕見的“財務大洗澡”,通過自我“爆雷” 把商譽一次性大幅減值掉,其實就是保個殼。

第二種說法是,前幾年上市公司進行了大量的並購重組,那時往往簽訂了業績對賭協定。業績承諾的期限通常3年,承諾期過後業績下滑便成為常態——這可能也是2018年年報商譽減值的原因所在

據相關統計,截止2018年三季報,A股上市公司的商譽總值合計將近1.5兆元,共有2070家上市公司存在商譽,其中227家公司的商譽規模佔淨資產比例超40%,72家公司的商譽規模佔淨資產比例超60%,更有18家公司商譽規模超過淨資產。

如此規模的商譽集中計提,對A股的衝擊可想而知,難怪恐慌之下投資者要紛紛逃離。

因此1月30日午盤後,三大股指全線翻綠,業績“爆雷”個股集體大跌,奧馬電器、天潤數娛、飛馬國際、銀河電子、大洋電機、達華智能等70余隻個股跌停。市場人士預計,1月31日還會有不少“爆雷”現身。

那麽投資人如何避免商譽減值的“雷”?

業內人士認為,合理並購價格是避雷的關鍵,少買有大量商譽資產的上市公司,不碰有大量收購行為的公司。尤其是跨界收購是風險高發區,建議規避跨界收購、高估值收購、商譽佔淨資產比例較高的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A股天雷滾滾,但不少投資者認為這也是投資機會,所有地雷一次爆完,市場投資就更安全了,只要避開那些垃圾股、高估值股、題材股,仍有賺錢的機會

甚至有觀點認為,目前大環境不好,一些公司索性借著市場低迷,計提所有潛在的負面開支做低股價,大股東也借機抄底,等市場好轉後再次高位套現、質押,再去收購“優質”資產。而這類公司短期內也有挖掘價值。

可是這樣的公司,你真的敢出手嗎?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